“中国制造”回流美国?

2012-04-29 00:44刘西曼
IT经理世界 2012年5期
关键词:中国制造跨国企业产业链

刘西曼 民间学者

就美国再工业化,奥巴马政府是这样推动的:1月24日,在发表国情咨文时,奥巴马强调要想让美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就需重振制造业,并表示将调整税收政策。到2月22日,奥巴马政府提议将企业所得税最高税率下调,其中制造企业实际税率从目前平均的32%左右降至25%以内,该提议还要求有海外业务的美国公司最低按照某个税率就海外利润纳税——这三大举措都旨在促使美国制造业回流。

透过这些现象,我们可以观察到什么?

美国制造业是结构化衰退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谬读:美国制造业在持续衰落。事实并非如此。

根据密歇根大学的一份研究,扣除通胀因素之后,美国1995年的制造业利润约为2930亿美元,到2011年,这个数字变为6000亿美元。

常识也告诉我们,IBM、苹果等为代表的IT制造公司,GE、联合技术等为代表的机械与自动化公司,波音、福特、通用为代表的交通工具制造公司,辉瑞、强生、宝洁等医药与日化公司……这些美国顶尖企业不但没有任何衰落,而且在全球的地位不断提升。

那么,到底是谁在衰退?是制造业工人就业数量在衰退。同一份报告显示,1995年美国制造业的就业人数为1720万,到了2011年就只剩下1170万了。

但造成这一变迁的因素是复杂的:

第一,美国普通工人的薪资水平过高,导致很多工作岗位流失到国外。有数据显示,2000年之后的10年中,跨国企业在美国削减了290万个岗位,在海外新增了240万个雇员。

第二,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减少了制造业的就业需求。现在美国一个劳动力人均价值约是40年前的2.5倍。

第三,一个隐性的因素是大企业和小企业格局的变迁。随着多数产业日趋成熟,原来某产业数百家、数十家企业竞争,如今只需少数几家寡头企业存在,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大量兼并和裁员。

所以,美国所谓的制造业衰退不过是一种“结构性衰退”,而非全面衰退。面对这种结构性衰退,面对中美之间巨大的人力成本差距,奥巴马的税收新政更多是在争取欧洲企业、在欧和在日美国企业回流。

伪问题背后的真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也不难推导出更多结论:中国制造回流美国是伪问题之一。

当初,很多跨国企业到中国的最大目的就是赚钱,因为这里市场潜力大,人均成本低,且劳动力质量在中低端产业链上可以媲美美国低端工人。

但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和管理成本提升,中国的这种成本优势确实会降低。问题是,这并不是相关产业回流美国的理由:一方面,即便这些产业不在中国,还可能去越南、印度等成本更低的国家;另一方面,如果中国外流的工作岗位增多,就必然导致失业增多,相应的工资上涨进程就会打断甚至逆转,综合成本依然会远远在美国之下。

至此,我们不妨进一步追问: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到美国去大规模发展制造业、占领美国市场前景如何?少数企业可能成功,大规模则几无可能。

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本家、跨国企业之所以要把各个环节放在不同国家,就是因为这样的运营效益是最大化的。作为苹果这样的跨国企业,不会将制造环节大量迁回美国;美国本土的很多低端制造业在美国玩不转,难道以低成本取胜的中国制造业会去美国大规模进行制造业投资并能取得成功吗?那是反规律的,是找死。

问题的真相是,如果中国企业想在美国市场取得成功,其关键在于设计、物流、渠道、品牌、服务等环节,而不是制造环节。诸如服装、iPhone等产品,在全产业链利润分配上,中国从事的制造环节所得占比不到10%,而其他环节其实多数留在了美国本土。中国的制造企业确实可以到美国去,但核心挑战也是如何在美国控制研发、物流、分销、服务等环节。要想在整个产业链上获得更大的利润比重,唯有全球采购、全球运营、全球盈利才是真正的跨国运营。在这个过程中,全产业链延伸,是中国制造业沿着产业链的制造环节,向上到研发、设计,向下到物流、营销、服务的延伸,而不是说把制造业的环节搬到美国去。

所以,中国制造业回流美国虽然是伪问题,但是它折射出一个真问题:中国的产业升级,不仅仅是“向上走”,要解决发动机、生物医药、芯片等“硬实力”问题;还有,向外走,在全球市场扩展、在全产业链上扩张,实现“软实力”提升。

猜你喜欢
中国制造跨国企业产业链
大型跨国企业每年逃税885亿美元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产业链春之奏鸣
跨国企业组织与文化创新问题研究①
在华跨国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对员工关系的影响分析
跨国企业理论研究新范式探讨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