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不悲观的“唯冠们”

2012-04-29 00:44张利华
IT经理世界 2012年5期
关键词:悲情代工苹果

张利华 《华为研发》作者,产品创新战略及研发管理专家

2月17日唯冠在北京就iPad商标权事宜召开新闻发布会,大多数人不知道10年前有家叫唯冠科技的企业在预研ifamily系列产品,更不知道在苹果之前还有个叫iPad的产品曾昙花一现地在世界上销售过。

但这是一个历史事实。

20年前IBM、COMPAQ等美国著名IT企业将产业链移到台湾、深圳地区,使这些地区周边涌现了大量替其加工配件的IT企业,如当年的富士康就是给IBM加工电源线的。唯冠科技也是在那个时期走进深圳盐田区沙头角保税区,在当地研发生产电视及电脑元件及配件,成为深圳当年响当当的出口百强企业。

这些中小企业都有一个像苹果一样的创新梦,而它们只有比大厂家更快更早地推出创新产品才能在市场立足。为此,10多年前“Anywhere,Anytime,Anydevice(今天时髦的物联网概念)”已登上各家IT企业的产品概念宣传片。而正是这份共同的理想,一大批中小IT企业开始了艰难的技术创业之路。

10年过去了,富士康放弃自主品牌,走向深度代工,将代工品种从电源线扩展到全部电脑组件和手机,成为背靠国际大品牌、利润虽薄但收入稳定的“代工王”。

但是,还有不少像唯冠科技一样的企业,一条腿稳定代工的同时,另一代腿走向自主品牌和创新。《香港商报》于12年前曾对唯冠iPad产品做过相关报道,称这个“iPAD”联网器,“如果只需要上网,是最适合的产品”。但最终,这个iPAD联网器成为技术的先烈,死在了沙滩上。超前于市场的产品无人买单;缺少销售网络支持的创新产品,研发费用难以摊销。

其实,自主品牌理想破灭的又何止唯冠科技一家!美国消费电子展已有20年历史,每年都有大量怀揣进军美国市场梦想的台湾和深圳中小企业来到拉斯维加斯,其数量早已超过CES展全球其他地区参展商数量总和。但第二年或第三年,大量企业会消失。而人们也不知道它们中谁在全球第一个推出电子书、MP3……

而同时,像IBM、诺基亚、苹果、摩托罗拉等大企业的创新源泉有很大一部分就来源自各大世界展会,他们有专人去搜集中小企业冒出的尖,然后利用自己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进行再创新,利用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和销售渠道,最终推出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创新产品。

媒体总是在关注华强北“山寨”国际知名品牌,却鲜有媒体关注已十分普遍的大企业对中国中小企业创意产品或概念产品的“山寨”甚至侵权。2011年,德兴无线起诉三星,所有三星双卡双待手机都存在对其专利的侵权行为。在中国市场最早为人们所知的双卡双待手机是宇龙酷派,但把双卡双待产品推广到全球的却是三星。

中小企业是撼动创新革命的蝴蝶,但最终给世界带来深刻影响的是国际大品牌。究其原因,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缺少自主品牌的销售渠道;缺乏领先的技术内核;缺少围绕用户体验进行的内容与技术的整合;没有令人叹为观止的飞跃式创新,缺少产业链整合能力,缺少资金支持,有很多中国本土中小企业连打一场捍卫自己知识产权官司的钱都没有。

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企业家浅尝辄止,没有持续朝既定战略发力的韧性,也没有像华为、中兴那样进入自主研发芯片等更深层次的创新领域。

反观美国品牌IT企业,苹果也曾经不止一次做悲情英雄,诸如“牛顿”PDA等创新产品就死在摇篮中。但是,美国资本市场对创新概念的追捧,美国投资家认为“投资100个创新项目,只要成功1个就是成功”的风险投资理念,不甘于平庸,类似乔布斯这样的不迎合资本市场的短视、失败而不失志的企业家精神,促进了美国中小企业一浪高过一浪的创新大潮,也推动美国社会不断涌现从小企业发展起来的大品牌。

悲情的唯冠告诉我们企业转型的紧迫性,续持地、更深入地进行自主研发和创新领先的产品是保持企业利润和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如果过去10年唯冠能继续在ifamily和iPad的道路上坚持下去,那苹果要给唯冠交的就不仅仅是一个商标侵权费。

我们期待着“唯冠们”能依靠曾经的自主创新翻身,期待着未来在坚持自主创新道路上,中国中小企业能获得资本界、国家政策上及用户更多的支持。

猜你喜欢
悲情代工苹果
国内单体最大的培藻膏代工工厂落户安徽,年产能7万吨
OEM的危机与转机
悲情英雄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代工厂商创牌博弈与角色转换模式分析
收获苹果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
悲情中亦有壮怀——重读《项脊轩志》有感
陈水扁“悲情奔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