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咏梅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精通禅学和武学的大师隐于山林,一群人千里迢迢去寻他,想求得点化。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大师正在挑水,而且两只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大家为此疑惑不解——大师很有武术修为,为什么不将桶里的水盛满呢?大师微微一笑,语带禅机地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得多,而在于挑得够用就好。一味贪多,适得其反。”
众人闻言不能理解,茫然相对,大师就让其中一个自告奋勇的人来试试。那人信心百倍地将水桶装满,挑着就走。但是水很沉,山路崎岖,那人越走越吃力,晃晃悠悠地走了百十来步后,不小心跌倒在地,水洒了,膝盖也摔破了。
大师上前扶起他来,转头对众人说:“水洒了,是不是还得回头重新去挑?膝盖破了,是不是更不可能比刚才挑得多?”
众人似懂非懂地问大师“那么具体应该挑多少呢?”
大师用手在桶壁上划了一条线,说:“量力而行,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
众人又问:“这条底线应该定多低呢?”
大师说:“越低越好,因为越低的目标越容易实现,人的勇气不容易受到挫伤,相反会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循序渐进,自然会挑得更多,挑得更稳。”
我们当今的教育,不就是这个故事的现实影射吗?桶,好比孩子;水,则好比家长的期望和奢求。为了让孩子“不输于起跑线上”,不少家长从孩子0岁开始早教,3岁开始督促孩子练起琴棋书画,一上学任务就更多了,做不完的奥数题,写不完的作文,参加不完的英语口语大赛……这其中,双休日风里来雨里去,还自觉自愿地双手奉上高价培训费。家长花了那么多精力、金钱,装了那么多“水”,可孩子们却往往不胜负荷地摔倒,在无休止的忙碌中厌学、逆反。
人的一生很长,每个发展阶段有自身的规律,就像小孩子一定是先学会翻身、坐、爬行,然后才开始蹒跚学步,之后才会健步如飞一样。没有家长会奢望孩子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就能奔跑。可当孩子长大一些,尤其是进入求学这个充满竞争的阶段之后,这种浅显的道理就被遗忘了。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要才艺出众,要品学兼优,要出类拔萃,却不曾考虑过孩子的底线在哪里。没有底线的要求对孩子来说就像装满水的水桶,过于沉重。他们即便暂时挑得起,也可能摔跤。在这种超过他们自身能力的负重下,他们就可能由“起跑线”上的优胜者变成人生终点的落后者。还是让我们清醒地划出教育的底线吧,给孩子时间,给孩子减负,给孩子挑得动的水桶,让他们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而我们,应该可以在其身后看到他们稳健前行。
责编: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