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声乐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促进作用

2012-04-29 14:48:05钱甜
群文天地 2012年6期
关键词:声乐教育综合素质美育

摘要:经过长久的磨练,曲折的发展过程,声乐得到了更加健康的发展,不仅在声乐教育的过程中培养了许多专业技能的学生,更培养出能演唱深受广大人民欢迎歌曲的优秀歌唱人才。而且通过声乐教育的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文就几个方面来阐述了声乐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声乐教育;综合素质;德育;美育;思维能力;

一、声乐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促进作用

审美能力在声乐中表现主要体现在声乐的艺术性质上,美妙的音乐才能震撼人们的耳膜,达到引起人们心灵上的共鸣。因此,在声乐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是有一定指导和促进作用。

审美观是人们对于事物的赞同,是对某一事物观察之后产生的视觉上、心理上等多重感官效果。学生对于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兴趣和审美方式,对于声乐中的歌声以及作品内容也同样有着不同的理解。同时,随着社会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人们的审美在发生着大幅度的变化,再加上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部分学生受到网络不良文化的影响,对一些垃圾语言反倒朗朗上口,不仅扭曲了自身的审美观念,还让不良文化在校园及社会上传播,影响社会风气。因此,审美教育成为声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打下了基础。审美教育要求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理解,并根据词意想象音乐作品中表达的场景和意境。同时,学生通过对各种音乐的欣赏后进行评价和分析,体会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和旋律变化。声乐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声乐中的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在感受美妙音乐的同时,放松心情,感受音乐与大自然相同的清新和宁静。因此,审美教育不但为培养学生的感观能力奠定了基础,还使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对音乐的理解分辨出真善美世界,达到正确理解音乐艺术美所在的目的。

二、声乐教育中的德育能培养学生个人修养

德育主要是指对社会人员进行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教育活动,使得社会人员的思想品德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声乐教育中的德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建立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以及爱国精神上,使学生在正确人生观念的指引下对声乐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通过学习提升自身修养,达到声乐教育要求的真善美境界。

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类政治类思想的教育,例如爱国主义思想、社会道德、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在声乐教学上通常是在歌词和音乐背景上体现思想精神的。例如歌曲《松花江上》,这首歌曲是1931年日本侵入东北三省,蒋介石不予抵抗,前线的东北军官反倒遭到驱赶,被迫流离失所,四处流亡的背景下谱写而成的,从歌词上不仅能体会到当时东北人民对家乡的渴望,在整体上还充分体现了一股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已经在悄悄的发生变化,人们开始享乐生活而不是创造生活,在生活观念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利用歌曲内容以及歌曲的时代背景充分激起学生内心的精神情愫,唤起学生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体现了声乐教育的特别之处,还能让学生在声乐的德育中受益匪浅,提升自身人文素质。

三、声乐教学中的智育有助于学生观察力、记忆力的发展

智育就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教育过程,通过针对性的给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使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领悟对知识的内涵和意义。智育在声乐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首先,声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力是人们通过大脑对事物进行观察并思考获取实物信息的能力,如通过观察来发现新鲜奇特的事物等。声乐教学中,通过欣赏歌曲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学生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充分观察歌曲是如何刻画事物的形象,如何体现事物的本质,并在欣赏不同歌曲的同时,通过自身的观察力发现歌曲之间不同之处的所在,提升学生的敏锐感以及观察能力。例如,老师在演绎一首歌曲时,通过对整个演唱的状态和演唱时声音的把控观察,来跟以往相比较,从而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锻炼,这样不仅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水平的进步。

其次,声乐教育促进学生的记忆力。记忆力一般是指人们在首次认识事物并将其特点、形状储存于大脑的能力。学生的记忆力可以在声乐教育的过程中得以增强,典型的锻炼记忆的方式是学习演唱歌曲。歌词和曲调的记忆是学生演唱一首歌曲的前提,歌词和曲调记忆的快慢和精准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大脑神经对知识的反馈作用,取决于一个人的智力因素。因此,声乐的练习有助于学生左脑的反应速度,是发展左脑记忆力和提升语言技巧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记忆力的有效方法。

再次,声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体现在创新思维和想象力两个方面,学生通过歌曲的欣赏,在感受歌曲的旋律之时能在大脑中想象出歌曲表达的意境,便达到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歌曲意境的体现,是建立在学生综合素质之上的,学生对语言和音乐的理解程度不同,能感受到的意境也有所不同。

因此,无论是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还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声乐对于学生智力的培育都是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祝捷,高潺.论声乐教育中的美育[J].青春岁月,2011(1).

[2]杨兴斌,刘克利.论声乐教育中的德育[J].教育战线,2010(9).

(作者简介:钱甜(1984.4-),女,陕西大荔人,本科,助教,校团委干事,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声乐教育综合素质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 11:22:11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风采童装(2017年12期)2017-04-27 02:21:42
高校对从事声乐教育的学生钢琴伴奏的培养
艺术研究(2016年4期)2017-01-16 13:24:27
声乐教育与情感教育的辩证关系研究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04:11
美育教师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29:09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