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教育对策

2012-04-29 13:54:09杨忠东
群文天地 2012年6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摘要: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的重任,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建设的质量,因此,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使他们具有社会需要的高尚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熟练的业务本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当代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现象。本文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高专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从多角度分析,切实提高高职高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思想道德教育

一、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分析

通过在我校部分学生中的调查,我们看到尽管在高校育人主旋律高扬,有理想、有追求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体形象,但同时我们也发现,目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出现了某些新的变化,乃至于出现了某些消极现象,需要引起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1.思想道德复杂化、多元化。在转型期的市场经济的确立中,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创新观念、务实观念和正当利益观念等等,在大学生中普遍获得了青睐与张扬。参与改革、献身改革是近年来大学生中最有认同感、最有凝聚力的口号。社会变革中,一方面国家所取得的成绩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大学生中主体意识显现为“找回自我、渴望成才”,他们不再信奉那种盲目顺从与闭关自守的价值取向,他们深刻地打上了“忧国忧民、参与社会”的印记,另一方面社会变革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如极度的务实主义,无序的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也导致了广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和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这样的总趋势:追求新思想、新观念的多,而对传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日趋淡薄,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三潮交汇中,价值取向已呈现多元分流状态。

2.政治修养淡漠化。社会变革中,很多大学生已经认识到,市场经济就是按照价值规律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收入分配主要是依据效益来进行的。对于那些能提高“经济效益”的课程更是倍受学生关注,选修《市场学》、《国际金融》、《证券与投资》等课程的人数越来越多,外语与计算机一直被学生称之为“重点中的重点”,认为这些是“真才实学”,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有些政治理论课,听课学生往往不足七、八成,即使来了,有人也是心不在焉。对政治活动则采取“一避二混三通过”的策略,有的甚至将政治修养与市场经济的需要对立起来。

3.个体意识极端化。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道成长的“新生代”大学生有其时代的适应性,他们追求着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他们在重新审视社会的同时也重新审视自我,认为必须凭借自我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实现自我价值,这种自我意识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有利于他们才能的发挥。

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当今社会某些人过度强调自我意识,强调个人利益,对广大学生起到了负面引导作用。具体的表现在:对于“空对空”的宣传不感兴趣,昔日“言必称义、口不言利”的清高形象已为世俗化、功利化的态度所替代;理直气壮地追求合理的自我利益;对社会现象和群体行为的判断越来越具有商业头脑,热心参与各种有一定酬劳的社会实践活动;“会赚钱”的学生受到钦佩,死读书的学生遭到轻视;生活方式也日益开放化。有人误认为既然要发展市场经济,总要把利润放在第一位,总要讲等价交换。结果,这种价值导向的误导,使一些大学生对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效应缺乏辨别能力,甚至有人凡事以个人为中心,我行我素,为满足个人利益不惜牺牲集体利益。

4.价值评价标准多重化。社会变革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大学生思想十分活跃,他们热切关注市场经济的进程和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独立地观察社会,透视人生,日益表现出思想主体化的特征,其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实现得到了强化。但同时由于受到社会上部分人过度强调个人利益的影响,他们对人生价值评价标准出现了多重化,产生出个人与社会的错位,产生对人生价值评价的多重标准倾向:有的以对社会的奉献多少和创造力大小为标准,有的以“含金量”的多少为标准,有的以社会地位的高低和权力大小为标准,有的则以自我完善与自我实现为标准,大学校园中引发了“比尔”“保尔”谁更有价值的讨论。不少学生伴随着对过去人生价值体系的否定性思考,出现了在人生价值目标上的迷失或偏离。

二、如何加强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针对目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结合时代特征,寻找解决的新方法,在此,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

1.紧密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加强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从前面的论述中,可看到目前广大青年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现象,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方面也出现了不同程度失范与偏离。而究其根源,实际是部分学生荣辱观出现了错位,乃至于颠覆。针对青年学生思想的可塑性很大的特点,加强三个环节的教育,一是帮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二是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在他们兴趣浓厚的氛围中培养其道德素质和优良个性,如组织他们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参观革命根据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让他们在“国情”教育之中寻求与国家和社会的理解和沟通,在“国史”教育之中寻求中华民族的共识和凝聚,在“国学”教育之中寻求民族文化精神的张扬和认同,明确青年学生的神圣使命和社会责任;三要根据大学生的不同专业特点,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让他们在大学生活中,明确自己今后所肩负的责任,为他们走上社会从事自己的职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2.加强组织约束,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使他们自觉地在党团组织的领导下朝着正确的成长方向发展。学校各级党组织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和战斗堡垒,而共青团组织是青年学生实践共产主义的大学校,是青年学生活动的重要阵地,高校要搞好党组织和团组织的建设。党团组织中的“推优”“评选”各项活动要与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把思想进步的学生吸收到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队伍中,让周围学生深刻感受到党的队伍是由先进分子组成的,从而让青年学生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

3.倡导情感教育,调动大学生的一切积极因素,让教育者的思想信息和目标要求顺畅地实现。大学生是有思想感情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关心人和关心事结合起来,热切地关心青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深入了解他们的困难,关心他们的冷暖。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主动深入班级、寝室,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把学校关于学生的各项规定让学生了解透彻,了解全面,特别要做好特困生的补助发放及学费的减免工作。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思想政治工作一靠言教,二靠身教。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自己一定要有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自己一定要远离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从严要求自己,时时注意言传身教,以身为则,努力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同时对学生怀有爱心、热心和恒心,经常深入学生,与学生交朋友,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5.对于个别受社会不良现象影响极深的大学生,要加强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现在,社会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对个别学生影响极深,加之大学生处于青春期,生理发育、心理发展不平衡、不稳定,有的学生可能已患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对于他们,我们不能等闲视之,我们要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方法,通过心理商谈的程序,稳定其情绪,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端正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谭希平.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现状调查研宄[J].高教研究,2003(5).

[2]孙巧丽,赵康生.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其教育对策[J].莱阳农学院学报,2004(5).

[3]罗国杰.思想道德修养教师教学参考用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爱弥尔·涂尔干著.陈光金等译.道德教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杨忠东(1974.10-),男,四川商务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副教授,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在职硕士研究生,全国高级职业指导师,研究方向:高校大学生就业管理与就业指导。)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分析
东方教育(2016年14期)2017-01-16 00:32:15
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研究
职教论坛(2016年26期)2017-01-06 19:11:21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与教育方式分析及阐释
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探析
浅议农村留守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教师·下(2016年10期)2016-12-03 08:54:10
如何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资治文摘(2016年7期)2016-11-23 02:12:10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54:08
儒家“君子人格”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启示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00:54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39期)2016-06-12 16: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