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
【摘要】创办于1987年的法国FIPA电视节,是目前世界电视业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电视大奖赛之一。1992年,完全以纪实手法创作的中国纪录片《藏北人家》入围FIPA,这是中国纪录片第一次入围FIPA。自此,中国纪录片成为FIPA的“常客”,中国纪录片人也与FIPA结下了不解之缘。本文希望以FIPA为坐标,通过梳理历史,关照现实,为中国纪录片发展提供一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FIPA;纪录片;《藏北人家》
1987年,法国电视界颇负盛名的Michel Mitrani创办了“法国FIPA国际电视节”,意在嘉奖全球的高品质电视节目。到今天,FIPA国际电视节已经举办了25届。1992年,我国完全以纪实手法创作的纪录片《藏北人家》入围FIPA,影片导演王海滨作为亚洲唯一的代表,带着这部片子飞往法国参赛。这是中国纪录片第一次入围FIPA,自此,中国纪录片成为了FIPA的“常客”,中国纪录片人也与FIPA结下了不解之缘。
别具一格的FIPA国际电视节
“20世纪即将结束,我们到底该如何运用视听语言?”①FIPA的诞生源于这样一个思考,而“独立性、高品质、广泛性、创新性”是25年来不变的标准。
FIPA国际电视节由法国政府支持,是目前世界电视业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电视大奖赛之一。以2011年为例,FIPA电视节初评阶段有100多个国家的近3000部作品参加评选,仅70部作品进入决赛阶段。FIPA电视节以其广泛的征片范围、严格的评选过程,成为国际电视制作最高水平的象征。
FIPA电视节设有六个评委会,是世界上评委会最多的电视大奖赛。这六个评委会涉及到电视制作的各种题材和拍摄方式,分别负责评审戏剧、影视剧、纪录片等主竞赛单元影片及青年创意、特别展映等非竞赛单元影片。
戏剧、影视剧、创意类纪录片、时事报道类纪录片、表演艺术、短片是FIPA常设的6类主竞赛单元,涵盖了电视创作的各类题材。2008年,短片单元并入其他五类主竞赛单元,而随着网络媒体成为视频创作越来越重要的传播途径,2012年,网络创意单元成为FIPA新的主竞赛单元。
FIPA电视节一直以来对时事高度关注,因此将涉及时事类的影片从纪录片中抽出,设立“时事报道纪录片单元”。在主竞赛单元中,时事报道纪录片单元分量最重,每年入选的影片数量最多,其评委会也是六个评委会中最严格的,评委会成员均为国际资深评委、权威媒体人士。在2012年举办的第25届FIPA电视节时事报道纪录片单元中,涉及突尼斯、巴以民族问题、世界能源危机等国际热点话题的纪录片占非常大的比重,FIPA对现实题材纪录片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与主竞赛单元不同,FIPA的各类非竞赛单元并不涉及金、银奖的评比,而更多地是一个展示平台。欧洲作品单元和法国作品单元是两类常设非竞赛单元,旨在给“自家人”更多的展示平台。从这一设置上也可以看出FIPA对于欧洲,尤其是法国本土纪录片的扶持。为了鼓励和支持各国高校影视专业之间的交流,FIPA还特地设立了青年创意单元。FIPA组委会每年会从世界各地高校中选择数所专业类高校,对其提交的学生作品进行评选,入选作品在电视节举办期间集中展映。中国传媒大学曾连续6年入围该单元,入选影片19部,秦瑜明副教授是其中8部影片的指导老师,“对于年輕的影像创作者来说,这样的机会很难得。通过参与FIPA的一系列活动,学生导演对影像语言的国家化表达有很多新的认识。”
除了影片展映和评奖外,FIPA还为影片出品方与买家建立了Fipatel这样一个交易市场,其中囊括了主竞赛单元的所有影片和部分非竞赛类影片。在FIPA的主会场,有一个专门为Fipatel设立的展厅。注册买家持卡进入,点播感兴趣的影片,出品方则会在每天晚上收到一封邮件,其中包含了所有观看过自己影片的买家信息。这是FIPA市场化运作的一种方式,也为影片出品方与买家建立了沟通的渠道。
作为FIPA的举办地,比亚里茨每年在电视节举办期间吸引着来自各地的观众,这其中就有为数众多的学生。为培养更广泛的年轻观众,FIPA推选欧洲青年评委,邀请中学生观影团,将电视节举办期间所有转播、采访活动交给当地高校学生完成,并一年三次举办“FIPA影片中学巡展”。从2002年开始,FIPA每年在欧盟国家中挑选13名15-17岁的高中生成立欧洲青年评审团,参与到时事报道纪录片单元中,旨在鼓励其关注政治、经济等社会问题,FIPA为其评选结果单独设立该单元的“欧洲青年评审团奖”。更年轻的中学生观众更多的以观摩和讨论的方式参与到电视节中,而这一观众群的人数常年维持在400人以上。对于欧洲年轻观众的培养,体现了FIPA在影视文化传播中的战略远见,也维护了FIPA持续而广泛的影响力。
中国纪录片与FIPA的渊源
1992年,王海滨导演的《藏北人家》入围FIPA,这是中国纪录片第一次入围FIPA。之后,尤其是在2000年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国纪录片走进FIPA。在2000年至2012年的13年间,共有107部中国影片入围FIPA,20部入围主竞赛单元,《山洞里的村庄》和《海路十八里》获特别提名奖,和渊执导的纪录片《父与子》获纪录片大奖。(见左表)
事实上,第一位获FIPA大奖的中国人是旅日华人刘庆云,其作品《病人的长龙》获时事报道纪录片单元大奖。影片在2008年由日本NHK电视台出品,以中国医改为背景,通过追踪采访北京同仁医院在医疗体制改革上的探索和患者治疗过程,对错综复杂的中国医疗改革的现状和难题进行了深入挖掘和剖析。两年后,和渊以《父与子》一片赢得创意类纪录片大奖。影片讲述了一对父与子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生与死的故事。父亲曾是金沙江北岸深山峡谷中纳西族歌手,儿子是年届中年的智障人士。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时光中,两人相依为命,平静的等待着启程、离开。
2011年,纪录片《3.1415…》入围FIPA主竞赛单元。作为导演,笔者参加了第24届FIPA的各项活动。在观摩主竞赛单元其他影片过程中,很容易注意到,很多纪录片都在故事化叙事和导演观点表达上下了功夫,而这也常在大家的讨论中提及:纪录片如果仅仅是原生态的纪录过程,那就只能是一本流水账,观点表达也只能趋于浅显。好的纪录片应该是导演对现象背后的本质有更深入的思考,通过故事化、逻辑化的叙事方式吸引观众,在表达导演个人观点的同时,让观众有更多的思考和感悟。FIPA国际电视节秘书长让·米歇尔也曾有过类似的表达:一部片子的价值在于表达个人的观点。不论是何种类型的节目,纪录片也好,故事片也罢,都是对其它人或事物的观点、看法,或许是一种批判性的观点……都应当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②
对于中国电视人,参加FIPA一个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找到差距、找准定位。曾任FIPA评委的中视协纪录片委员会副会长的冷冶夫曾说,国外评委普遍感觉,中国纪录片言说和讲述太多了。在国际上流通的纪录片必须让世界能看懂,而不是让世界能听懂。FIPA国际电视节上有很多纪录片买家选片,这些人不会懂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语言,他们选片的基本标准就是影像中的画面,对他们来讲这就是“世界语言”。
在电视节举办期间,每位入围的导演都有机会观看到其他入围的影片。通过对不同文化语境下各类影片独特表达方式的比较和分析,差异或者说差距不难发现,而这也正是推动中国纪录片使用更加国际化表达方式的契机。
FIPA的舞台从来不缺乏中国导演的身影,更不乏国外电视人眼中的中国形象,然而却鲜有中国导演涉足国外题材的作品。吉恩·佩雷特是2006年FIPA的评委,他曾在2002年参加中国四川电视节评审时说过,中国纪录片的长处就在于编导们用了很多时间来与片中人接触,描写不同的人。但中国人的纪录片选材习惯是关起门来,讲述中国自己的人和故事,关注国内的情况……国际化题材的片子更容易获奖,更容易获得高收视率。
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合作步伐自《望长城》时就已起步,但包括入围FIPA的一些合拍片在内,国际化的合作范围仍停留在国内题材上。纪录片创作虽然从来不是以获奖为终极目的,但如何扩展视野、在国际影视舞台上争取更多的话语权,显然应该成为中国电视人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①FIPA官网,http://www.fipa.tm.fr/en/the-festival/history.html
②中国电视纪录片网,http://www.cdaa.com.cn/xueshu/ShowArticle.asp?ArticleID=188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2010级传播学硕士)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