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N”多主体的合作学院是一种创新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文章首先分析该模式的内涵,接着通过合作战略、合作内容、选择标准、资源库建立、选择合作企业、洽谈合作事宜、合作学院组建、动态管理等方面分析该办学模式的构建过程。最后,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建设为例,对“1+N”多主体合作学院保障机制的建立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合作学院;构建;过程分析;保障机制
[作者简介]杨益华,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430
[中图分类号] G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6-0093-0004
一、“1+N”多主体合作学院的内涵
“1+N”多主体合作学院是指以一个高职学院为主体,联合一家或多家有一定规模或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的“1+N”的多主体合作办学模式,是在学院为办学主体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与众多有一定规模和特点的企业共同办学,形成吸引企业积极参与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在此机制下,通过分析学校、企业各自的优缺点,寻找发挥各自优势、扬长避短的合作实体。通过合作院校,把校企合作落到实处[1] 。“1+N”多主体合作学院,人力资源与技术是联接校企双方的主要纽带,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能产生两项成果,即对企业有用的人才和给企业提供技术(智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参与合作办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校应有能力和意愿主动承担合作企业职工的学历提升及技能培训,以高职院校独特的校园文化对企业产生影响,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及企业创新提供帮助。对合作企业而言,应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心,把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特别是合作学院的发展作为自身责任,积极参与到产学合作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从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师资力量的共享、学生技能的培训、实践设备的提供等方面给学校大力支持[2]。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并将逐步建立起互促互补、互惠互利、共生双赢的紧密型合作关系。
二、“1+N”合作学院构建过程分析
根据Das&Teng(2000)所定义的战略联盟——企业间自愿的协议合作,目的是使合作企业所涉及的各方获得竞争优势[3]。而校企战略联盟是指从校企发展战略角度所考察的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该界定包括:A.校企合作的相互性:既不是研究一个学校,也不是研究一个企业,而是研究学校与一个或多个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B.合作共赢性:共赢性是指校企合作的结果能使合作成员各取所需,通过合作后,能在最大限度内实现协同效应;C.战略性合作伙伴:是指从发展战略的高度而不是从微观层面上看校企的合作关系[4]。通过建立“1+N” 多主体合作学院,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战略合作发展:一方面,可以使校企文化进行融合,一般来说,学校与企业合作双方通过对各自的文化进行比较,发掘出各自的优势与不足,然后分析整合协调的可行性,校企双方通过适当的切入点和合作模式的选择,共建适合双方发展并融合了各自优势的新的文化。合作伙伴要维护校企合作参与人的平等性,通过高层管理人员的合作,求同存异。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实现校企合作一致性的目标,虽说校企合作双方在工作任务、管理理念、利益诉求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在对高素质人才的实践技能的提升方面的需要是一致的。有些企业加入校企合作学院的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校企合作成功给它们带来的共同利益,其加盟的目的在于借助校企合作的资源优势去开发一些新的项目[5]。
由于“1+N”合作学院与企业联战略盟环境有着相同的内涵与特点,故可借助后者的构建过程与方法,来分析“1+N”合作学院构建过程。“1+N”合作学院一般是由学院主导,合作企业积极参与,其构建过程见图1:
(一)分析合作学院的发展战略
合作学院的发展战略是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给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与此同时,合作企业的发展定位决定了其对人才、技术的需求数量和层次。因此,在构建合作学院之前,学校与企业应该相互理解对方的需求,以确定“1+N”合作学院合作的范围。
(二)确定“1+N”合作学院的内容
根据合作学院的发展战略确定“1+N”合作学院将会覆盖的范围。确定合作共建的内容:共建“培养方案”——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师资队伍”——与企业共同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共建“教学基地”——与企业共同建设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共建“课程与课堂”——与企业共同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课程,并由学院与企业教师共同完成授课,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有效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三)制定潜在合作企业选择标准
合作学院应制定相应的选择标准,来选择潜在合作企业加盟。考虑到“1+N”合作学院是一个优质资源库,合作企业应该选择信誉好、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具备较强的技术力量、规模较大、对学生将来的就业有一定需求、对学生的对口就业起到一定帮助的企业。
1.企业经营状况指标:包括:企业的资产及财务经营状况、企业治理结构、企业人员整体素质情况。
2.管理水平指标:包括:管理的创造性、财务的稳定性、对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人员的专业培训状况。
3.合作意愿:“1+N”合作学院的成员企业要有与学校及其他企业进行良好合作与沟通的意愿与能力,共同完成办学时取得良好的效果。
4.信誉指标:指合作企业在合作办学过程中的名誉声望。反映企业合作运作经验的口碑。
(四)建立备选企业数据库
建立了合作企业选择标准后,就可以根据该标准选择合适的潜在合作伙伴并建立关于合作学院的数据库。具体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发出邀请:通过政府组织及行业协会,按照既定的标准初步寻找希望建立合作关系企业。初步说明加盟“1+N”合作学院的利益所在,并与之保持联系。然后在不同专业(群)领域内,初步确定若干家考察对象并发出邀请。
2.与初步选定的企业进行联系,提出合作意向,并要求对方提供与考察标准相关的各类数据资料。
3.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核实,建立备选企业数据库。核实时,重点应向备选企业员工了解以下情况:他们为什么要选择该企业?该企业发展提升空间的情况如何?该企业对专业技能的需求及培训程度如何?
4.选择备选企业时,有三条原则需要遵循:备选企业必须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备选企业必须具备不断提升人力资源意识;备选企业有加入“1+N”合作学院的意愿和动力。
(五)选定合作企业
对备选企业数据库中的企业进行比较评价,将比较评价结果记入数据库。根据专业技能发展的不同要求,选择多家最适合的企业加入“1+N”合作学院。
(六)与选定企业洽谈合作事宜
合作学院要对合作方式、合作章程的制定等相关问题达成一致并签订相关协议。其中关键的一条是信息共享,即合作学院的企业必须将最新发展动向,及时通知合作学院;合作学院也要将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学习情况及意向及时告知合作企业。通过建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企业与企业专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或修订工作,认真听取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七)组成“1+N”合作学院
与选定的企业构成一个功能完备的“1+N”合作学院。在以后的运作中,合作学院首先选择“1+N”合作学院中的成员企业构建。如果某一企业出现了问题或者不适合构建的需要,则可以从备选企业库中重新挑选新的企业。
(八)对“1+N”合作学院进行动态管理
“1+N”合作学院建立以后,就要共同制定成员合作章程,并由合作学院建立企业的评级标准和考核体系。考核企业的发展状况、业务执行情况、信息共享状况等。对于新出现的发展良好的企业,要及时吸纳进入备选企业数据库。“1+N”合作学院是一个动态的合作联盟,它的边界是不确定和可以无限延伸的,它的成员也不是一成不变的[6]。
三、建立良好的运行保障机制
“1+N”合作学院既是高职院校的创新项目,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难题,对于保障机制的建立,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规章制度,学者们从宏观层面对制度的实施进行了较充分的论证。本文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就如何构建“1+N”多主体合作学院构建的微观层面的保障机制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一)组织机构保障
1.成立项目领导小组:为保障“1+N”多主体合作学院建设项目,成立由学院、政府、行业、企业组成的四方联动领导小组,即: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发挥行业协会的引导协调作用,依托行业内典型企业的真实工作场景,引入典型工作项目,开展合作育人。
2.成立项目建设工作小组:为了保障“1+N”多主体合作学院建设高效有序实施,学院全体骨干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组建项目工作小组,在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具体负责建设项目的方案制定与实施。
(二)制度保障
1.合作学院管理制度
为健全校企合作机制,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拓展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发展、人才培养、职业培训、合作生产、科技研发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学院制定的《合作学院建设与管理办法》、《合作学院董事会章程》、《企业兼职教师政府津贴管理与发放办法》和《订单班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校企合作管理制度,结合专业建设的特点,制定实施细则,规范专业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实施。
2.合作学院专项管理制度
落实学院制定的项目管理办法,明确各管理机构职责,实施项目责任制、项目建设情况定期报告制度,落实考核、奖惩制度,确保建设目标的实现。
3.人事管理制度
为打造“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提高专业教学团队水平,学院制定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教师实行与企业互派挂职交流办法》、《教师联系企业制度》、《教师持双证书上岗管理意见》和《教师职业能力考核细则》等文件,建立以突出实践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为考核指标的双师素质教师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制度,将专任教师联系企业计入工作量,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强调专任教师双师素质为推荐评审和聘任职称的重要条件;开展对兼职教师的培训,提高兼职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确保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适应“1+N”多主体合作学院人才培养要求[7]。
4.教学管理制度
适应“1+N”多主体合作学院项目建设的要求,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落实《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学生管理细则》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学生专业实习实训管理工作,确保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益华.基于战略联盟的多主体合作学院运行机制研究[J].华章,2012,(9).
[2]祝士明.现代教育技术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7).
[3]Das T K,Teng B S.Instabilities of Strategic Alliances:An Internal Tensions Perspective[J].Organization Science,2000,(11).
[4]贺修炎.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1).
[5]吴海民.论德鲁克的不确定性管理思想及对现代管理理论的启示[J].现代管理科学,2006,(4).
[6]William H.Davidow, Miehael S.Malone. The virtual corporaton: structing andd revitalizing the corpor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J].haroer, 1992,(2).
[7]傅伟,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内涵与特征[J].高职教育,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