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合广西藤县图书馆的实践探索,对基层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征集、整理和有效利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整理
[中图分类号]G253.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41(2012)06-0081-03
1引言
地方文献的征集和整理,是公共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极具亮点的一项特色业务。但仍有一些图书馆在此项工作中裹足不前,这大大地削弱图书馆的作用,更不利于地方文献建设的长远发展。笔者结合广西藤县图书馆的实践,从以下五个方面探索地方文献的征集和整理工作,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2以专题为主线,突出重点、形成特色,是征集、整理的基础
要让征集的地方文献得到有效利用,加工、整理是前提。许多有价值的资料也是通过科学的编辑、汇集、整理,让文献“说话”,才能使读者顺利阅读[1]84。在遵循《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编目的基础上,把主要内容相接近的地方文献按专题集中整理归类,并形成专柜(架),以方便读者查阅,这是地方文献整理的一个好措施。藤县图书馆自1993年起,就对分散于各类目的12020种、12415册地方文献(其中电子文献11230种、11275册)进行专题整理。经过近20年的精耕细作,现已初步形成地方史志、家谱、袁崇焕专题研究、太平天国运动(以反映藤县籍忠王李秀成、英王陈玉成等后期将领相关内容为主)、藤县舞狮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藤县牛歌戏(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名人著作和图形图像(电子文档)等文献专柜(架)。如家谱文献专柜,就征集了35个姓氏的谱牒文献60种72册,在品种和数量上都处于广西县级图书馆的前列;而袁崇焕研究专柜,则包含了各类专著、论文集、文学、戏剧、美术、书法作品文献67种/95册,JPG、CDR、PDR等图形图像格式的电子文献137种155册(其中尚未公开发表的11册/种),在全国来说,都极其珍贵。实践证明,这种突出重点、以专题为主线进行整理的做法,有利于发现征集文献中存在的问题,也为及时跟踪、补充欠缺文献和进行数据库建设提供依据。对读者而言,设立专题文献专柜(架),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查找地方文献难和成功率低的瓶颈问题,而且也为有序查阅、把握方向、追踪某个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3设置专室、专人、专款,是有效进行征集和整理的关键
让文献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这是地方文献工作的归宿。就目前的情况来说,社会各界对地方文献的认知度还不大理想,这与地方文献整理工作的完善与否有着很大的关系。若能在县级馆建立一个专职服务平台,设置一个专室,配备专职管理员来进行文献整理,那将会使地方文献更具吸引力。藤县图书馆率先在广西县级馆中建立地方文献室,落实专职工作人员,配置了专用台式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专业扫描仪和用于保存珍贵文献的电子恒温氮气柜等设施,为专职管理员开展征集整理工作配备手提电脑、单反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移动硬盘等现代设备。在每年县财政预算的图书馆业务费中拿出不少于1万元的地方文献专用经费(据《2011年藤县图书馆预算项目汇总表》载)进行投入,并在全天开放的综合阅览室设置地方文献专架,定期将经过整理的期刊《今日藤县》《紫藤》《藤县诗词》等置于架上,让读者自由取阅,使地方文献不至于“藏在深闺人未知”。为了提高专职管理员的业务素质,馆里多次让他们参加全国和自治区举办的古籍与地方文献征集整理利用协作培训班培训,并到广东、广西各地图书馆观摩学习。由于有专用经费作保障,还能根据整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查漏补缺,及时增添某些利用率较高和欠齐全的文献,对各时期的热门书和读者急需而本馆没有的特色文献也能采取复印、补购等方式及时增加入藏,并开展地方文献征集等宣传活动。近十年来,该馆利用整理后的文献,先后为藤县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建设、“南国新陶都”建设、市县共建廉政基地建设、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建设、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藤县历史文化研究等50多次重大项目(研究)提供了3250人/次的地方文献资料服务,为全县32个姓氏的修谱人员提供文献资料服务217人/次,向县政府等单位提供了全面、系统、准确、及时的二次文献服务107份/次。
4借助社会力量建立征集平台,是征集的好方式
从某种角度来说,地方文献的征集是图书馆工作中的难点,一些图书馆在这方面的工作一直停滞不前,而藤县图书馆在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为业界提供了借鉴。
4.1借助社会力量,宣传普及,拓宽地方文献征集渠道
地方文献的征集,单靠图书馆难以全面完成,需要靠全社会的认知和协作。藤县图书馆的做法是:1)加强横向联系。经常深入县直各部门和乡村普查采访,宣传地方文献的特殊性和重要作用,并获得县文化教育等一大批部门和乡村文化人士的认可和长期支持,使征集、整理如有源之水。如通过长期的努力,使县教育局、县诗词学会等单位定期将《藤县教育》《藤县诗词》等文献送给图书馆。2)发挥名人和文化人的作用。如退休县领导力排众议,促成了某些部门把即将作废纸卖掉的300多册《可爱的藤县》等文献捐赠给图书馆;县文联领导也多次在全县文联界业务会上宣传地方文献的重要性,要求所属各协会将印刷的图书、资料至少留一份给县图书馆。3)动员热心社会人士参与。如发动民间收藏家和摄影爱好者等社会人士参与《吾乡吾土——藤县地方文献历史图片展》等作品的征集,与民间文化名人和本县籍外地热心人士保持长期的书信往来,等等,使地方文献征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4.2建立征集平台,提高征集率
以“走出去、查资源、请进来、建档案”等方式,与相关作者(读者)建立起地方文献的搜集平台,通过平台向社会反馈需要征集的地方文献,从而创造了一个收获地方文献的好环境。在当地形成“调查题材→作者创作(搜集整理)、出版→图书馆收藏→读者利用→地方文献研究”的良性循环模式,让社会通过参与地方文献搜集整理的同时分享地方文献资源,大大提高了地方文献的征集率[2]。以此方式,藤县图书馆在近十年间就征集到了现代家谱27种34册。
4.3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网络技术征集地方文献
在当今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活动中,人们对地方文献的利用也有着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要求。藤县图书馆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在做好传统地方文献征集项目工作的基础上,运用馆里配置的现代设备和互联网等设施,适时增加了信息预约、代扫描、代拍摄等服务,借助电子邮箱、QQ等信息传递方式,拓展地方文献的整理渠道,使图书馆工作人员“足不出户”就能与地方文献持有者交流采集信息。这些做法既扩大了征集范围,又提高了征集整理的效率。
5有针对性地征集新型电子类型地方文献,是扩大征集范围的好措施
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靠计算机及网络、传输技术来应用、反映当地社会情况,并被图书馆作为地方文献保存、利用的声像等新型电子文献,虽然出现的时间不长,却深受社会各界用户的青睐,并已在各行业、部门进行的形象展示、宣传交流等活动中大量运用。这些逼真、形象的新型电子文献,已有了较高的社会认知度,更有不断扩大使用的势头。在地方文献工作中,藤县图书馆敏锐地意识到:展现历史及现状的照片、多媒体文献与传统的文字文献相比,更能加深读者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当前反映社会情况的电子文献的大量形成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极有可能成为现代地方文献的“香饽饽”。这类新型地方文献将大有可为。
5.1结合县情,有针对性地征集整理新型文献
专职管理员通过调查了解县内各职能部门、乡镇和社会各界对这方面的需求情况,多视角、全方位地搜集本地历史文化、山川风光、建设成就、民俗风情、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各行业、部门工作情况等JPG格式电子照片和视频资料,并面向社会,扩大宣传,发动社会各界对图书馆进行捐赠;还积极接收相关部门及摄影爱好者给予的影像资料;对一些特别重要而又无法通过免费途径获得的此类文献,则用馆里的地方文献专用经费购置,以保证能更及时、有效地征集到全面、翔实的地方文献。
5.2充分运用人员、设施等优势,通过跟踪、参与活动来征集、整理地方文献
专职管理员发挥熟悉本地历史、知晓馆藏文献家底和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等优势,努力学习计算机图像处理知识,主动积极跟踪、参与市、县里各类大型活动的策划、宣传,运用馆里配备的专业设施协助相关部门做好此类文献资料整理工作,从中搜集整理文献并形成物理归档。仅1998年到2011年,就以此方式搜集和整理了地方文献图片9050种。并在搜集整理中为120多个部门和2150多名提供者解难释疑,使征集工作又上一个新台阶。
6探索、研究地方文献的健康发展之路
基层公共图书馆在开展征集、整理地方文献的实务中,若能重视对征集、整理方式的探索和研究,将会为提升和完善业务提供更好的行动依据。藤县图书馆鼓励员工结合征集、整理的实践,积极探索促进地方文献工作提高之路。在2008年第四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复评检查中,该馆的地方文献业务获评估组专家的一致肯定。专职管理员潜心笔耕,结合业务撰写的《对县(区)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难问题的思考》《袁崇焕研究文献综述》等多篇论文在《图书馆界》等专业期刊上发表。还结合整理、征集工作创作了地方文献类美术、摄影等作品5135幅,其中,反映藤县旅游事业的美术作品《蝴蝶谷》刊登在《广西文学》2011年2期封二,美术作品《狮山神韵》获“八桂群星奖”梧州赛区一等奖,反映藤县农民学习的纪实摄影作品《老农读新书》获“美丽广西新农村摄影大赛”优秀奖,《分享》获2006年自治区知识工程办“全区图书馆服务与利用摄影大赛”鼓励奖,《这个更酷!》《妙!》《共享》等3幅摄影作品分别获“全国少儿读书活动摄影大赛”金奖、银奖,还有《袁崇焕故里风采》等41幅摄影作品被《袁崇焕》《藤州十俊杰》等公开出版的图书选用。
7结语
藤县图书馆对地方文献的征集、整理和利用的实践和探索,给业界一个启示:若创建平台、深挖资源,并结合当地的社会需求调整征集范围,科学归类,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就会使地方文献征集实现良性循环;若持之以恒,努力探索,开拓创新,就可拓宽地方文献征集、整理之路。
[参考文献]
[1]罗解三.小草集[M].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0:84—112.
[2]何锦奋.对县(区)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难问题的思考[J].图书馆界2010(2):67—68.
[3]崔勇.民族民间文化要注重品牌建设[N].中国文化报,2012-08-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