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扶有
父母在,不远游。这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礼教要求做儿女的对父母的孝道。可时代发展到今天,这句千年古训似乎已失去意义。做儿女的要找寻自己的一片天空,成就一番事业,远离故土已是司空见惯,只要你心中永远装着父母,依然可以尽孝。因为,空间拉长的是父母与儿女的身体距离,心的距离依然很近。
我生长在榕城的一个小镇,父母都是手工业者,尽管他们低微的收入不能承载我接受高等教育的高昂费用,但我依然很感激爸妈,他们已经尽力了,他们抚养我成人的岁月痕迹已过早地刻在他们的脸上。我决定到南方闯荡,将来好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几年后,我在事业上有了点小发展。一天,我放下公司繁忙的业务专程回家接父母,让他们随我到广州定居。可爸妈说,他们的根在小镇,几十年都过来了,家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梦中都不会记错,不想去陌生的城市。我懂爸妈对小镇的深情眷恋,那是一份浓得化不开的悠悠情愫啊。可看到爸妈日渐衰老的神情,我为不能陪伴在他们左右感到内疚。“爸妈,你们不愿去,儿子也不勉强。我给你们留1万块钱,儿子不能在你们身边孝敬你们,不要苦了自己。”“苦日子已过去,我们有工资,够花就行。你拿回去做大事吧。”妈说着,挪动她那已显佝偻的身子把钱放进我的包里。临近归期,我给家里装了一部电话,又领着一个机灵的女孩回家对爸妈说:“从今天起,小红就跟你们住在一起,负责你们的一切日常生活,你们就把她当作自己的女儿,让她代替我陪伴在你们左右吧。”爸妈见我用情至深,也不便再推辞。
回到广州后,无论我工作再忙,总忘不了经常与爸妈通电话。我问爸妈:“小红没惹你们生气吧?”妈顿了一下说:“人家还是一个孩子嘛。前两天我已经让她走了。”我知道妈的弦外之音,女孩玩性大啊。后来,我又托家乡的朋友给爸妈找了一个老太太,不仅做事经验丰富,会体贴人,而且还可以陪爸妈唠嗑。然而,没过多久,妈在电话里说:“你就别费心事了,你的孝心爸妈心领了。只要你把事业做好,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孝心。”我问怎么回事?妈支吾说:“人家跟我们的年龄差不多,凭什么要伺候咱们啊?”我知道爸妈一定是碍于情面,不方便支使老太太。怎么办?总不能让爸妈的后半辈子在孤寂中度过吧。
没隔多久,我到区福利院办事,发现那里有许多身体健康、精神饱满的老人,便问院长:“福利院不是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人住的吗,健康的老人怎么也进福利院?”院长说:“你这是传统观念上的福利院,现在许多做儿女的因为不能在身边孝敬父母,为了解决他们的孤独寂寞和生活不便等问题,就出钱把父母送到福利院养老。这样,老年人在一起共同语言多,生活规律安逸,还可以参加各种健身、娱乐活动,定期进行体检,进了福利院,就像进了快乐园啊。”院长的话对我触动很大。
经过一番思考,我又回到家乡,找到县里的福利院,给他们出了一笔钱,办妥相关入院事宜。回到家,我对爸妈说:“我明天带你们去参观一个人间乐园。”在小镇人的思想意识里,只有那些没有子女管的老人才进福利院,我要做通爸妈的思想工作,只有先从感性上去解放他们的思想。第二天,我们如期到达县福利院,他们一下就被那个特殊的群体氛围感染了,经过一天的活动,我没费多少口舌,爸妈就顺利住进了福利院。看着爸妈整天生活开心的样子,我真的感到比自己赚了100万还满足。
(编辑汤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