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明 闫昌
【摘要】要想在信息大爆炸时代赢得观众的认可和好评就必须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制作新闻节目。接受美学的“读者(受众)中心论和受众的积极能动作用”的观点,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和制作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央视《新闻1+1》节目的成功正是接受美学观点在新闻传播中运用的成功典型,因此,分析其成功的具体原因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接受美学;电视新闻评论;《新闻1+1》;期待视野
在资讯类节目信息量已经非常丰富的情况下,电视媒体工作者必须认识到,一档电视节目要想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节目的制作就必须从受众出发,抓住受众的兴趣点,并努力做到超出受众的期待。央视《新闻1+1》节目从2008年3月24日创办以来,其新颖的节目形式和深入的内容解析,很快赢得了观众的好评,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同时在业界赚足了口碑。用接受美学研究法的观点来分析央视《新闻1+1》成功的原因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一、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
德国康茨坦斯大学的文艺学教授尧斯于1967年首先提出的美学概念。这一概念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紧紧抓住“作者-作品-读者”这一全面动态过程,认为读者能动的接受意识是文学作品的效果的主要的、决定性的因素,读者的地位超过了作者的地位,读者是使文本得以成为作品的不可或缺的关键①。
伊塞尔是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读者和文本之间的关系,不是“赋予”与“接受”的简单关系。读者在阅读文本时会发挥主观能动性,文本所传达的信息是双向流动的。用接受美学的观点来分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可以发现,在节目传达观点和态度的整个过程中,受众不只是接受者,更是创造者,受众才是使电视节目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二、接受美学观点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启示
将接受美学的观点引入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其主要启示在于电视新闻节目要“说”什么、如何“说”,才能正确处理好传播者和受众间的关系,从而使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1、“说”什么——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内容要满足受众的需求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作用,认为“文学作品的诸价值在读者身上的具体实现,是文学效果,是文学多元价值的实现,文学价值的实现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达到。”②事实上,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也是如此,节目不被观众认可和接受,就不会实现有效传播,其社会价值就不会实现。受众的喜好和需求是影响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要想获得受众的认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新闻内容要以受众的需求为基础,充分考虑受众的喜好。
因此,观众的需求应该是电视媒体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节目的制作者要了解观众对什么话题感兴趣,希望听到什么。在确定电视新闻节目的选题时,要选择社会热点、舆论焦点,选择关系百姓民生,选择观众欲知而未知的新鲜事,“说”的目的应该是帮助观众了解最新动态、开阔眼界、引起兴趣,同时对新闻事件背景资料进行必要的补充,在此基础上生发出专业的评论和独特的解析观点。
2、如何“说”——充分利用“隐在的观众”,超出观众的“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将“读者”以及读者的“接受”看的非常重要。伊赛尔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隐在的读者”,他认为文学作品在创造过程中,一个隐在的读者始终存在作者的头脑里,这个隐在的读者会影响到作者内容的写作,也就是说,读者的作用已经蕴含在文章内容之中。他的这一观点与传播学中的受众理论相吻合,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制作者的心目中也始终有这样“隐在的受众”,他们会影响到节目内容的制作。
另外,接受美学引用“期待视野”这个概念来解释阅读中的审美现象。由于每个时代的环境不同,所以不同时代的读者的期待水平也不同,一旦读者的阅读感受与自己的期待视野一致,就会觉得作品缺少新意,反之,读者会觉得新鲜振奋,获得强烈的美感。对于电视受众来说也是如此,“他们一般都倾向于接受与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相符合的信息,而对于与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不符合的信息,则往往会表示怀疑或者拒绝。”③
三、从接收美学角度分析《新闻1+1》节目成功的原因
央视《新闻1+1》节目的成功在于在新闻内容与节日形式两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下面就从这两大方面来探讨《新闻1+1》是如何运用接受美学的观点,从而赢得观众的认可和业界的高度好评的。
(一)《新闻1+1》的内容
(1)新闻内容选题包含范围广、价值高
《新闻1+1》节目的选题以时事政策、公共事件、突发事件三大类为主,范围非常广,同时选题要求有一定的深度和显著的新闻性,这样才能很好地吸引观众。2011年,冻雨灾害、壹基金独立、中美关系、家乐福欺诈、房产调控、企业用工荒、丰田召回、日本大地震、药家鑫案件到问题馒头、酒驾入刑、大运会、香河圈地、奥巴马见达赖、新婚姻法、郭美美事件、欧债危机、国考热、2011民间慈善等新闻事件都成为了《新闻1+1》的解读对象。从选题的设置上可以发现,节目选题从国内到国际,从民生热点到政治事件,从网络话题道社会焦点,基本上涉及了2011年所有的热点新闻事件。丰富的节目选题内容就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对热点、焦点事件的欲知心理。
(2)对新闻事件评论观点独到、深入
敏感的社会问题在《新闻1+1》节目中常常受到关注,新闻事件发生后,及时通过各种方式掌握翔实、准确的材料,从而对事件评论做到独到、深入、异质的阐释。这样一来就会使节目的内容超出受众的期待视野。比如在2011年12月27日的节目《如何医治“医患之伤”》中对医患关系这一公共话题从一个不一样角度进行了解析。之前在媒体关于医患关系的报道中更多的把患者当成弱势群体,把医院当成所谓的强势群体。然而,在这期节目中,不再仅仅强调病人是弱势群体,医院同样是弱势群体,同样需要人们的理解和关注,从侧面告诉我们之前对医患关系存在错误认识,引导观众理性看待医患关系问题。
(3)新闻报道内容少问责、多寻因
解析新闻事件是《新闻1+1》节目的立足点,把追问新闻事件背后的成因和潜在影响,从而让观众在理性的分析中获得启示作为节目的目标。这个特征,从《新闻1+1》每期的节目标题上就可以看出。《新闻1+1》每期节目的标题字数不多,基本不超过十个字,多使用问句或者感叹句。以2011年《新闻1+1》官网可统计的216期的节目为例,统计发现节目标题以问句形式出现的有56个,以感叹句形式出现的有131个,分别占到了总数的25.93%和60.65%。具体到每期的节目内容的安排,也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以2011年9月18日的节目《“我爸是市长”谁在说?》为例,本期节目为我们解析了为什么“我爸是市长”这本没有说出的话语会出现,这样的话语出现后为什么产生那么大的效应等问题。让我们看到了整个事件给我们的反思。在节目寻因的过程中起到了帮助观众解疑的作用,从而也满足了观众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其节目赢得忠实的观众也就成为顺其自然的事了。
(二)《新闻1+1》的形式
1、主持人与新闻观察员双向互动,形成开放的话语平台
《新闻1+1》节目在言论发出者这个层面上做了大胆的创新,其开创了一种以主持人加新闻观察员为主要形式的新的演播方式。新闻观察员除了扮演内容的播出者这一角色之外,也成为了叙述内容的生产者,节目中主持人和新闻观察员分工明确,避免了因为主持人和评论员因分工不明确而出现对话散漫,节目话题方向难以把握等情况,从而使节目的叙事节奏得到很好的控制。《新闻1+1》这种开创性的节目形式给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顺畅的播出节奏和资深主持人的电视话语经验在满足了观众信息获取的需求之外还提高了节目的美感。
2、节目内容形式多样化,提供全面的事实论据
《新闻1+1》在节目的形式上也有创新之处,主要采用现场直播评论和背景短片相结合的展现形式来对当天或近期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深度解析。除此之外,充分使用视频、电话连线等形式,使得节目信息的展现形式十分丰富,让观众更容易理解信息。有的时候为了结合新闻事件的发展做最新的解读,节目中经常一边做现场连线,一边对新闻事件进行解析。在2009年12月3日播出的《拆迁之死》这期节目中,主持人董倩在直播中说道:“本来按计划,今天晚上9点半,这个时候金牛区会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但是据我们的最新消息,这个会目前还是没有召开。”这样充分及时的信息在新闻评论节目中,不仅向观众彰显了信息的快捷和同步,也为现场评论员的评论提供了更确凿的材料。另外,《新闻1+1》为了发挥图像展示丰富信息的功能,同时运用字幕、现场连线、人物同期声等多种方式,为主持人和新闻观察员更好的解析新闻事件提供便利。
结语
接受美学的观点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制作很有帮助,要做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就要加大对电视受众的分析研究,充分考虑不同受众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利用好“隐在的受众”,选择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在反应受众态度的同时,努力超出受众的“期待视野”,从而让节目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获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央视《新闻1+1》节目可以算是运用接受美学观点而获得成功的一个典型案例。
参考文献
①胡经之、王岳川:《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9
②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268
③鄭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新华出版社,1999:169
(作者:均为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