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立台 质量兴台

2012-04-29 20:09刘冰
新闻世界 2012年6期

刘冰

【摘要】县级电视台与上级台相比无论是编辑记者的队伍水平,还是技术设备条件,都相去甚远。严峻的形势迫使县级电视台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其最贴近基层、最接近生活的优势,以新闻立台、质量兴台,努力提高办台水平,在夹缝中拓出一条生路。

【关键词】新闻立台;质量兴台;办台水平

县级广播电视台同其它新闻媒體一样,肩负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重任。因此,不断提高县级广播电视台的办台水平和新闻舆论引导水平,是摆在每一位县级台新闻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实践证明,要办好县级电视台节目,一定要掌握县级电视台的优势,处理好与其他媒体的关系,按照自己的特色办台,以新闻立台、质量兴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县级电视台有着与其他媒体不同的优势,有着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一、地域优势

县级台不同于中央级和省级新闻媒体,也不同于地(市)级新闻媒体,它的宣传覆盖范围只是一个县。同时,各县之间由于地理区位和经济、人文状况的差异,又呈现出不同的区位特色和发展态势。因此,县级电视台是一个有着强烈区域特色的宣传群体,它体现出独特的区域性。

二、边缘覆盖优势

县级电视台所接收的各种信息,相对于中央、省、市新闻媒体而言,处于信息覆盖的边缘地带。这种边缘性对县级台产生了直接影响,造成信息的时效性和广泛性的差异。县级台的边缘性还体现在它是中央、省、市新闻信息向下延伸扩散的最终载体,是大众接受新闻信息的最后一道关口。

三、以播报本县新闻为主要任务的新闻媒体

县级电视台在一个县的范围内,是唯一以播报本县新闻为主要任务的新闻媒体,是县委、县政府的喉舌,是一个地方的新闻总汇。

要办好县级电视台,首先要在掌握县级台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牢固树立“新闻立台”的理念,在电视新闻节目的采访、拍摄、编排中,做到“求新、求活、求深”。“求新”就是在采编过程中,要力求做到“寓意新、视觉新、组合新”。“寓意新”就是指新闻报道要选择角度,不同的角度表现出的主题是不一样的。对采访的每一个典型,假如都从一个角度切入,文章必然都是一个面孔。如果注意选择最宜表现主题的角度,文章就会显得富有生气和活力。“视觉新”就是指电视画面要捕捉其变换的瞬间,这种运动、变化的过程反映得越具体,其效果就越生动感人。“组合新”就是指新闻编排要有新意。一组新闻要适当打破常规,不用每次都把重点稿件放在头条,而可以用配发短评加编后语的方式来处理,以突出其重要性。与此同时,再组合一些知识性、服务性的内容,使节目丰富多彩,更具可视性。总之,“组合新”就是要做到既有红花,又有绿叶,使整组节目成为一个综合多样、五光十色的“拼盘”,以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要。这样,才能使观众受到很强的视觉感染,感觉耳目一新。

“求活”就是要把县级台的新闻办出新意。文稿写得生动形象,图像选取得鲜活感人,使其达到图文并茂、声像合一的境地,应是县级电视台的追求和选择。首先,反映的内容要力求鲜活。其次,记者平时脚印要留在基层,笔头要对准百姓,要深入到实践中去,深入到群众中去,深入火热的生产、生活一线中去,把笔触伸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去。新闻编排上也要注重内容的轻重搭配和节目的包装,采取穿插口播、字幕和扣像等多种手法,做到编排形式上求活、播出形式上求活、主持风格上求活,使新闻办得有起有伏、有声有色。每组新闻,若是在表现形式上有消息、有特写、有见闻、有访谈、有简讯,轻重搭配,相得益彰,那新闻节目一定会常办常新,受众百看不厌。

“求深”就是要在“深”字上挖掘。一档能引起观众兴趣的电视新闻,在有了新鲜的内容、灵活的表现形式外,还要讲求“深”度,挖掘得越深,其生命力就越强,冲击越猛,其穿透力就越大。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之所以多年来常办常新,颇受观众的欢迎,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一直把“求深”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县级电视台要把握好新闻节目的深度,应做到如下几点:第一,增强编辑记者的深度意识。记者在报道一个事件、一个典型时,挖掘一定要深,力求挖掘出其精髓。要做到这一步,关键是提高编辑记者队伍的业务素质。第二,增强策划意识。一组新闻节目只有十几分钟,它需要很大的信息量,不可能只播出一篇典型报道。既要达到宣传的目的,又要达到宣传的效果,就必须进行科学的策划。第三,开展业务讲评与优秀节目评选活动。要全面提高编辑记者队伍的整体水平,按照“质量兴台”的要求,建立稿件讲评制度等,让编辑记者找出自身的差异,选准努力的方向。

四、充分发挥优势,办出特色

县级电视台要提高办台水平和舆论引导水平,要在新闻立台、质量兴台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办出自己的特点,吸引广大受众。

1、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找到转播节目与自办节目的最佳结合点

县级电视台是以转播上级台节目为主,还是以自办节目为主?这个问题长期以来没有一个明确的回答。其实,就县级台每天播出的节目数量而言,转播上级台节目数量占据了80%。就县级台投入的资金、人力来说,自办节目又占据了主要精力。为此,县级台必须要找到转播节目与自办节目的最佳结合点。转播好上级台的节目能够增加节目频道、丰富节目内容、增强信息总量。特别是转播好中央、省、地电视台的节目,这是保证正确舆论导向的大前提,来不得半点马虎。县级电视台的特色体现要靠自办节目。自办节目必须发挥县级台的特点和优势,面向基层、贴近群众、正确反映群众呼声、增强服务功能,使县级台真正成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县级电视台处于最基层,县级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也是最基层的新闻工作者。他们长期生活在基层,奔波在乡村,对基层情况较熟悉,但对全局性的东西有时缺乏把握。这就要求县级电视台的记者在掌握本县情况的同时,要从全局角度考虑问题,把握全局性的东西。所以县级台的新闻工作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准确把握宣传的“度”;遵循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从实际出发,用事实说话,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和客观规律;强调正面宜传为主,正确开展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要着眼全局,因势利导,注意方式,入情入理。既让群众看到解决问题的希望,又让有关部门感到是对他们工作的—种帮助,帮忙不添乱。解决问题、增进团结、维护稳定,也是开展舆论监督的基本准则。

2、提高宣传质量,办出地方特色

提高县级台宣传质量,重点要在“本县新闻”上下功夫。县级电视台的新闻主要是围绕县委、县政府一个阶段的中心工作,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本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和各项成果。在一个县的范围内,它无疑是群众最为关注的内容。由于受到财力、人力的局限,部分县级台本县新闻每周只发三组,每组10-15分钟,播出新闻10条左右。由于受播出时间的限制,本县新闻的时效性较差,信息汇集量也不及上级台。目前,困扰县级台,也是观众最不满意的就是县级台的新闻“三多三少”,即:会议报道多、实际工作报道少;领导活动报道多、群众活动报道少;一般化报道多、典型深度报道少。县级电视台在解决“三多三少”问题上确实需要下一番功夫,多做些工作。关于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报道问题,有必要由宣传主管部门做出明确规定,除了事关全局的重要会议和领导的重要活动外,一般性的会议和领导活动不做报道,需要报道的也要变换角度,突出新闻内容。同时,要坚持“三贴近”,增强舆论引导的吸引力、感染力。把镜头和话筒对准基层,把栏目和时间留给群众,多关注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多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多报道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这样,县级台就能够成为众多媒体中的一枝独秀,有效地引导舆论。

3、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台水平

优化资源配置,首先要优化人才队伍的配置。县级台的编辑记者、播音主持大多来自本县,大学新闻专业、播音专业的毕业生很少。这就要求县级台在人才的培养上要有战略眼光,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对年轻、素质好、有发展前途的编辑记者、主持播音,可送入新闻、播音专业院校定向委托培养。并鼓励在职人员参加新闻函授学习,同时以参加短训班等形式,进行速成训练,解决眼前的人才短缺问题。其次,要加强设备、技术力量等资源的配置。要下大力气,不断更新摄像机、编辑机、制作播音及播出、传输系统的设备,引进先进的传输技术,实现采、编、播数字一体化。

综上所述,要提高县级电视台办台水平,涉及方方面面,只要我们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扎实推进“三贴近”、“三创新”,努力改进舆论监督,深入研究,准确把握新形式下人们思想活动和接受信息的特点,就一定会实现这一目标。

(作者单位:太和广播电视台)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