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镇一品牌 一校一特色”展台

2012-04-29 00:44
中国德育 2012年6期
关键词:德育活动学校

沙溪镇:开辟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新阵地

沙溪镇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加强未成年人校外教育辅导站建设,实现了校外教育辅导站在全镇各村、社区的全覆盖,形成了青少年校内外教育无缝覆盖的良好格局。

强化管理,制度建设规范化。在社区新农村建设中,镇党委十分重视青少年校外教育辅导站建设,将其纳入创建文明村(社区)考核目标和党建工作考核项目。全镇15个村相继建立了校外教育辅导站领导小组,并明确提出了“五有”“五落实”政策。“五有”即有领导班子、有辅导员队伍、有规章制度、有活动计划、有活动记录;“五落实”即活动场地落实、桌椅书橱等必要设施落实、报刊书籍等教育材料落实、文体活动器材落实、活动经费落实。同时,建立健全家访制度、安全制度、帮教制度等。

因地制宜,办站方式多样化。沙溪镇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创办灵活多样的校外教育辅导站。一是由社区、行政村举办,依托农村社区“十个一”工程的创建,为青少年活动提供良好的教育阵地,同时聘请辅导员有组织地开展教育活动;二是由村(社区)校联办,由村(社区)提供活动场所,聘请教员,学校负责组织学生和带队老师联合组织教育活动;三是利用学校的教室和设备建立辅导站,聘请离退休教师、在校大学生志愿者和社区(村)“五老”人员担任辅导员,在节假日和双休日为学生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广泛参与,倾情关怀社会化。在各村辅导站建设过程中,镇教科文卫办、关工委等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镇教科文卫办将一些学校更新后多出的电脑捐赠给村辅导站,建起绿色网吧;镇关工委发动40多位退休教师等“五老”人员参与各辅导站的管理和辅导工作;各村委会为辅导站提供场地、经费等各方面的保障等等。

创新载体,活动内容多样化。各校外教育辅导站创新思路,开展了多种主题教育活动:云汉辅导站在暑假期间举办了“快乐暑假”主题活动,历时30天,近300名学生参加了各项辅导和培训,内容涉及学科辅导、武术健身、国际象棋、军体操练、乡土教育课、家乡经济发展史以及参观村容村貌、农场和苗木基地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教育性;不少辅导站还开展艺体培训、文化辅导、心理疏导、结对帮教、社会实践等活动。两年来,全镇参与校外教育辅导站活动的学生达2万余人次,有力促进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汪锋,中山市沙溪镇教科文卫办副主任】

小榄镇:小镇兴大德众心育百花

小榄镇位于中山市的北面,享有“菊城”美誉,这个总面积75.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5.77万人的小镇,在大德育的建构上开拓创新,独具特色,已跻身“广东省教育强镇”。

高起点筹谋,培育小榄德育沃土

小榄镇综合实力排名广东省第二、全国第五。在此背景下,小榄镇党委、政府高瞻远瞩,提出了要破解“富不过三代”的难题,并且清醒的认识到,“人”是最关键的因素,是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全镇坚持“分数很重要、做人更重要”的教育理念,明确“在实践中提高、在探索中完善、在普及中升华”的工作思路,以课堂为中心,以养成良好习惯和学会做人为重点,创新性的开展德育工作,旨在培养具备“特别有礼貌、特别讲文明、特别有爱心”的个性特质的小榄学子。

全方位布局,构造小榄大德育格局

小榄镇创新管理机制,注重多方联动,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设立了镇、社区两级“社区教育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150多人,指导监督全镇各学校以及各社区的青少年教育及家庭教育工作。镇教办与关工委、文化、司法等部门形成了良好的联动机制,为各学校、幼儿园聘请了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和镇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规范交通秩序、优化周边环境。

重特殊学生,搭建公平教育平台

针对校内问题学生,小榄镇专门出台了《帮扶“学困生”工作意见》和《转化“行为偏差生”工作意见》,设立100多万元的学困生帮扶专项经费,建立“校内家长制”,全面帮扶行为偏差生和学困生。针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小榄镇成立了“教育援助中心”,先后有80名年龄在13—19岁的青少年入读该中心。开办四年多来,效果很好,不仅使学生犯罪率下降为零,而且较好地解决了青少年辍学问题。

全民提素质,打造小榄德育品牌

小榄人认识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提升全镇人民的综合素质。小榄镇党委、政府联合出台《关于推进全民基础素质教育的决定》,让全镇尚未达到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户籍居民,通过参加两年制的成人高中或者成人中专培训,学习掌握一定程度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一次以镇为单位的切合实际的德育大行动,六年来培训人数近八千人次。广东省副省长宋海称赞小榄镇此举“开中山之先河,在全省乃至全国也有积极的意义,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

此外,小榄镇还在全镇中小学推行全员激励、轮流担任班干部的制度,全镇志愿者活动开展得也是有声有色,真正做到了小镇兴大德,众心育百花。

【刘鹏,中山市小榄镇教育办公室德育专干】

市华侨中学:教育女孩就是培养整个民族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福禄贝尔曾讲过:“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握在掌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握在母亲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社会的发展、政治文明及现代化的程度和标准,从一定意义上讲,必须以女性素质的提高、女性成才的进程为尺度。所以,女生教育是“母亲工程”,是“民族的希望工程”。针对男女学生在生理、心理以及学业成绩方面存在的差异,学校主张要因材施教,也要因性施教,着力培养刚健(Energetic)、关爱(Caring)、优雅(Elegant)的ECE女孩。通俗一点来讲,ECE的女生就是具有“两自”“两心”“两美”特征的女孩。用下图表示:

学校专门成立了女生工作领导小组,强化性别意识,采取下列措施,来保证女生教育的健康开展。 1.以成才教育,营造女生群体发展氛围。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励志报告、优秀女家长国旗下演讲,对全校女生进行青春期指导,激励女生用崇高的理想鞭策自己,用美好的情操陶冶自己,用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勤奋学习,不畏艰辛,敢于竞争,追求上进。2.以社团活动,拓展女生成长发展空间。采取团委、学生会、年级组、学科组相结合的条块组合模式和学校、家庭、社区立体组合模式,充分挖掘学校内部资源和家庭、社区、社会资源,指导女生参加“女生节”等各种活动,培养审美情趣,开发内在潜力。3.以课程建设,推动女生教育纵深发展。开发校本教材,自编《心中的女神》等女生青春期教育校本教材,指导女生认识女性之美,追求女性之美;开展心理教育,专设女生心理辅导中心、增设“阳光女生部”心理社团、设立“女生心理热线”,建立女生心理网站,培养女生健康人格。4.以教法改革,促进女生全面发展。纠正“女孩不如男孩”的性别偏见,改革教法学法,增强女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增添女生探究的勇气,提高女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其良好的智能和品行。

女生教育已经成为市侨中育人的新亮点。学校课题《青春期女生教育研究》荣获2008年首届广东省中小学德育创新奖二等奖,研究成果《优先女生教育》获得2009年全国中小学德育创新成果一等奖。学校“女生教育优先”的理念和做法,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实践永无止境,发展永无止境。我们会坚定信心,努力创新思路,开创女生教育的新局面。

【林加良,中山市华侨中学书记、校长】

实验高级中学:实施自主德育培育“三高”新人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先”,坚持活动育人、文化育人、心育育人,德育工作特色凸显,成效显著,形成了“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三元自主育人”的特色德育模式,努力培养“志向高远、人格高尚、情趣高雅”的新时代高中生。

为有效实施自主德育,学校构建了团委会、学生会和学生自治委员会“三会一体”的学生自治德育体系,充分发挥“三会”在学生管理中的自治作用,让学生自主策划和开展艺术节、科技节等各种大型活动。同时,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加学校的各项常规检查评比工作,使学生成为行为规范的制定者、维护者和践行者,主动追求身心的健康成长。

自主德育以班级特色文化的营造为基石,而特色班级评价由校学生会负责。班委会主要负责营造班级特色文化和创建特色班级。在特色班级和班级特色文化的创建过程中,作为德育主体的学生提交创建特色班级的计划,开展各项创建活动和积累资料,并对各班特色班级创建工作进行评价。在班级精神和班级活动中促进班级特色文化的形成,使特色班级的创建过程成为学生追求共同精神成长的过程。全班同学在不断思考、行动和总结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实现可持续地自主发展。

活动是自主德育的重要载体。学校根据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年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一月庆祝元旦的学生游园活动,二月的红十字会慈善活动,三、四月的科技节、艺术节、学雷锋活动,五月的“525”心理健康活动,九月的新生入学教育,十月的爱国主义教育,十一月的体育节,十二月的全民修身活动,每天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每周一次的学校文化广场的才艺表演以及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等。各项活动均由学生自主发起、策划和实施,德育处和团委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指导,让学生在这些德育活动中提高自主能力,实现自主发展。

近年来,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的素质教育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2010届校友苏妙玲获得2011年“快乐女声”全国总决赛第四名;2011届校友徐晋获得2011年新丝路中国模特大赛总决赛潮模组亚军;2011届校友梁晓彤在2011年获得有漫画界奥斯卡之称的OACC第八届金龙奖“最佳漫画新人奖”和“最佳少女漫画作品提名奖”。2011年,学校在中山市素质教育评估中荣列全市普通高中第一名,成为学校自主德育成效的重要见证。

【张海经,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校长;吴明红,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副校长】

沙溪理工学校:构建中职生的健康“人格大厦”

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德育抓住中职学生的特点,在德育科研的引领下,从心理健康着手,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健康人格。

科研课题促进德育科学发展

学校在“教学生学会做人、学好技能,为自己美好幸福的生活打下坚实基础”的办学宗旨下,遵循德育工作规律,坚持不懈地开展科研活动,如“整体构建中职学校德育体系的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一体育人方法探索研究”“利用优秀电影资源提高德育实效性”“营造校园心育环境的实践与研究”“‘6S管理与‘德育管理融合实践研究”等等,培养了一批“能干事,善总结,有智慧”的德育工作者,完善了学校—专业部—班级—家庭的育人管理网络,构建了完整的激励和奖惩制度,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心理教育塑造自信自强人格

在“自信自强”的人格方面,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在整体上存在差距。因此,全体师生人员齐参与,从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着手,成立了心理活动小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建设心理咨询室,共同营造尊重、理解、平等、互助、互爱的心育环境,编写了心理课校本教材《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出版了《银幕与心理》特刊,编创了心理教育舞台剧,在学生中普遍开展心理教育,学生精神面貌普遍改观,乐观、自信、阳光的精神面貌得以形成,自信自强的人格日益显现。

社团活动引领校园主流文化

“构筑文明和谐校园”是学校系列社团活动的主题,内容包括师德垂范、励志修身、处世以礼、文化修身。目前全校共成立社团28个,为学生展示自我、提升综合素质提供了广阔舞台。学校时装表演队代表广东省在全国服装技能比赛中披金夺银,龙狮队活跃在省市各类赛场上;跆拳道队与高校选手同台竞技也能勇夺省赛一等奖。此外,动漫社、书法社、文学社、管乐队、健美体操队等都在校园内大放光彩,培养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庆苗、中山市“十杰市民”陈嘉庆等大批优秀学生。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营造了一个优质的德育工作环境,在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我们将继续努力,以更高的标准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陈仕楷,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书记、校长】

沙溪初级中学:“影视教育”让教师培训大放异彩

随着全国电影课研究的兴起与发展,电影课辅助教学已在国内中小学得到普及,影视教育研究达到一定高度。2008年初,中山市沙溪中学开始尝试从全新的视角探索“影视教育”,用“教师电影课”开展教师队伍校本培训,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教师电影课”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和谐师生关系建设为主要目标,开发能够反映教师教育观念、职业道德、教学技能的影视资源,继而追求师生共同“情感体验”“道德内化”“知德合一”。在“教师电影课”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学校采用成立经营团队开发资源和举办研发大赛海选汇集素材的素材选取方式,选取单一影视作品展开培训,或选取多部影视作品展开综合培训,通过讲座式(即应用影视素材片段展示加点评)、情景答辩式(即结合问题展示有关影视素材,组织教师情景答辩或论坛)来深化电影素材的感染力。不仅如此,学校还注意到,素材的选择必须为培训目标服务,不可牵强附会,同时还应遵循时代特点,符合“观众”(教师)“口味”(好看),或幽默捧腹,或催人泪下,或效果震撼,力求“小故事蕴含大道理”。

在“教师电影课”的影响下,沙溪中学教师队伍校本培训早已成果丰硕。到目前为止,学校先后研发出教师电影课精品课例15课:《放牛班的春天》《热血教师》《龙樱》《惊涛大冒险》《音乐之声》《花儿怒放》《我的老师》等,形成“教师电影课”资源库;教师电影课例《好大一棵树》(综合类)于2010年12月在全国电影课研究年会上作唯一展示,与《叫我第一名》《自由作家》《放牛班的春天》等课例分获全国一、二等奖。通过“教师电影课”的实践,沙溪中学的教师教育观念得到转变,“优秀是教出来的”“资源放错地方就是垃圾,垃圾放对地方就是资源”“关注孩子的成长,而不是只关注孩子的成果”等思想已深入广大教师的内心,和谐的师生关系建设成为教师们的普遍共识,与此同时,教师教学技能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影视素材型教学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全国电影课教育协会秘书长雷帧孝教授评价沙溪中学“教师电影课”研究为全国首创。2010—2012年,沙溪中学教师电影课成果先后20余次赴云南、江西、深圳、东莞、茂名等地交流展示,接待了香港、江西、东莞、广州、佛山等地同行组团参观,“教师电影课”成果还成为中山市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深受各界认可与欢迎。

【华峻,中山市沙溪初级中学校长】

雍景园小学:家校深度合作“两手抓”

中山市东区雍景园小学一直致力于家校合作的实践性研究。为了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突破固化了的学校决策框架,学校历时九年,以课题的形式进行了《打造伙伴式家校关系研究》《家校合作共育学生现代公民素质研究》《家校深度合作促进学校优质发展》三个阶段的研究。现阶段的《启发潜能教育视阈下的家校深度合作》研究,是学校对家校深度合作的重要反思。家校深度合作的去功利化与去单一化“两手抓”,为发展不同类型的家校合作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去合作功利化,纯粹家校合作关系

深度合作是一种建立在民主、尊重、平等、互信基础上的互惠合作关系。传统的家校合作观念使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学校之间的部分合作演化为双方利益的链条。为此,学校提出“去合作的功利化”,尝试从两个层面纯化家校关系:学校层面,谢绝一切家长的资金和物件的赞助,只允许家长适度解决在开展家校活动时所需的经费;教师层面,从拒绝一盒月饼做起,做到不赴宴、不收礼、不有偿家教,谢绝一切经济性活动,通过共同参与,引导家长和教师淡化功利意识,共同营造和维护好家校之间的健康氛围。

去合作单向化,完善民主合作机制

为同步、同向、同心、开展家校合作,学校引进“亲师”“亲子”“志愿者”等理念开展家校深度合作,成立了学校发展咨询委员会、级亲会和班亲会,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学校发展咨询委员会主要参与学校发展、规划、与学生发展有关的具体项目,所有成员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咨询权、建议权,在学校层面履行相关的权利与责任,目的是在形成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合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级亲会是在学校的整体育人目标下,根据年级的特征自主策划、自主实施、自主评价,逐步形成年级组的育人个性,在级组层面履行相关权利与责任,根据各年级特色合理规划、引领和带动级亲会发展;班亲会主要是以开展户外教学、走进课堂教学等形式,让家长更为深入、细致、融洽的与学校进行沟通、交流,推动和参与班级管理。每一层面的机构既独立又统一,在学校的统一指导下各自发挥其管理及育人职能。

学校从去功利化和去单向化两个重要方面来深化家校合作,用纯粹的心做纯粹的教育,让教育的真谛在家校携手的路上得到诠释。

【郑凤姚,中山市雍景园小学校长】

坦洲林东小学:构建走进学生心灵的叙事德育

叙事德育是指教育者叙述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或生活事件,影响和促进学习者道德生成的一种德育模式。

叙事德育寓教育于生动感人的故事之中,让德育走进学生的心灵,有效破解了德育难题。中山市坦洲林东小学通过叙事德育课题研究,走出了一条特色育人之路。

以探究促叙事理论的提高

叙事德育并不仅仅是讲故事,而是一种包含系统性理论知识的独特育人模式。学校多次邀请知名专家来校作专题报告,为老师们指点迷津;组织全校教师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订阅、购买了多种德育期刊和书籍,供大家平时研读参考。通过个人听课学习、集体交流研讨、组员外出交流,不断积累理论经验,逐步提高应用水平。

以实践促叙事研究的开展

学校“小学叙事德育模式研究”成功申报广东省重点德育课题。以此为契机,学校在全校范围推动研究工作,通过主题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学科教学、少先队活动、课外实践活动、家委会活动、个别谈心等途径全面开展叙事德育实践,使广大教师对叙事德育入脑入心,学生也在叙事德育的引导下健康成长。

以反思促叙事经验的提炼

叙事德育的开展为我校德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学校鼓励大家在学习交流的基础上,联系教育教学实际进行反思总结,积极撰写案例随笔和德育论文,先后结集了三部作品集,另有数十篇论文发表。学校小学叙事德育模式得以初步形成,为小学德育工作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以交流促叙事模式的推广

学校多次开展叙事德育交流活动,先后接待了本镇以及市内外数十所学校和相关单位的德育领导及学科教师300余人次。活动期间,来宾详细了解叙事德育相关理论和课题研究资料,深入课堂听课,感受校园的人文氛围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并与学校教师交流、探讨,对展示学校研究成果、借鉴同行经验以及打造学校德育品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家教促叙事领域的扩大

学校将叙事德育延伸到家庭,动员家长广泛参与。通过各种形式指导家长掌握叙事德育的方法;邀请素质较高的家长走进课堂,用自己的经历和智慧去引导孩子;鼓励家长及时总结并记录家教心得;结合家委会活动推广成功的家教经验。叙事家教受到家长们的热烈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经过近3年的研究,叙事文化已经在林东小学生根发芽。叙事德育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养,加速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课题也因此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优秀等次。然而,结题并不意味着结束,目前,学校正在深入开展叙事精品课建设,探索更有效的叙事家教模式,并将继续沿着叙事德育这条特色之路坚定地走下去。

【王祖慧,中山市坦洲林东小学校长】

菊城小学:根植菊花文化打造先锋队伍

菊城小学创办于2000年,怀着“昂首向东天一方”的办学理想,以培养有菊花四种气节(雅气、灵气、正气、大气)的队员为己任,扎实地开展少先队活动。

少先队阵地凸显菊花特质:校徽、班名、班徽、园地、路名、种植园、菊苑等形象标志都以菊花为主题,这样的阵地文化体现了人文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走进菊小,菊花“美德合一”的气节时时在召人,菊之君子风范的神韵处处在影响人。

“小雏菊”争章达标:菊小将“小雏菊”激励机制和个人成长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学初,队员根据自己的优势为自己制定学期发展目标并以相应的“小雏菊”来命名,如“才艺小雏菊”“智慧小雏菊”等等。到了学期末,老师、同学、家长一起考评队员目标是否达成,对达成者授予相应奖励。这种激励机制在实现了全员奖励的同时也尊重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实现了学生自定目标、自我激励和自我发展。

“三人小组合作学习”:由三名队员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小组名、小组口号。队员在团队中既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又有互助性的学习活动。辅导员以团队成绩为奖励依据,引导学生养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良好习惯,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菊花少儿诗社”:“菊花少儿诗社”是广东省第一个“中国儿童诗写作教学基地”,荣膺“全国九十九佳文学社团”。诗社出版了队员诗集《一米童心》;小诗人施彦希出版诗集《倾听花开》;何乐彦成为著名诗人汪国真的关门弟子并出版诗集《太阳是一朵花》,300多名队员们在《中国少年报》《辅导员》等多家全国有影响力的少儿刊物上发表诗歌600多首。新浪网、搜狐网等知名网站及《南方日报》等多家媒体对诗社进行了相关报道。

亲子感恩慈善会:由学校家长委员会发起的亲子感恩慈善会活跃在特殊学校、敬老院、贫困山区。每年的“助残日”,全校师生在社会上义卖义演,用所得收入扶困帮贫。2004年全校师生捐款9万元挽救了身患癌症的一位年轻老师的生命;5•12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慈善万人行”活动捐款中,学校师生家长慷慨解囊共捐资200多万元;2007年学校师生为贵州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捐款、捐物达8万多元,有15个家庭自愿提供贵州贫困优秀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资助……

菊小的少先队工作特色明显,亮点突出,多次荣获省、市先进奖项。少先队的特色建设经验在《南方日报》《广东教育》《南方都市报》等媒体相继得到报道。

【张蓉,中山市菊城小学书记、校长】

石岐西厂小学:让体验成为“活力德育”的土壤

2009年,学校“享受童年 变出精彩”庆“六一”暨三好表彰主题活动现场,五(4)班正在表演“魅力体操”。两名表演者配合默契,动作流畅,把体操鞍马运动员训练的情景刻画得惟妙惟肖,博得观众的阵阵喝彩。活动结束后,扮演“运动员”双腿的小卢兴奋地跑到班主任面前说:“老师,这是我在小学过得最有意义的儿童节,也是最难忘的儿童节!”班主任高老师看着兴奋的小卢,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因为眼前的小卢,就是曾经任性、骄纵、经常以大欺小的班级“小霸王”。在石岐西厂小学,像小卢这样通过参与学校体验活动从而实现飞跃性转变的孩子还有很多。

体验是生活积累,人生积淀,是儿童成长的土壤。只有让孩子亲自去参与、经历,生命才能成长,心灵才能感悟,品德才能修善。学校打造的“活力德育”就是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实施以“参与-体验-感悟-内化”为特征的活力德育课程体系,激发和培养学生以积极心态、创意思维、主动探索和自主发展精神为核心的活力品格,为学生的活力人生奠基。

一个孩子若在学校总是当“观众”,他是很难真正长大的。学校活力德育的研究与实践,依据“析茧”—“破茧”—“蝶变”的“破茧化蝶”原理,彻底改变让少部分孩子做“演员”,而让绝大部分孩子做“看客”的传统做法,为孩子们搭建起一系列参与体验的活动平台——

创意儿童节:学校鼓励孩子认真观察生活、积极体验生活,大胆编创富有创造性和趣味性的情景剧,先后开展了“享受创新 变出精彩”“魔术变变变,变出活力童年”以及“弟子规唱响和美校园 踢踏舞舞乐活力少年”暨庆“六一”主题活动等别出心裁而又妙趣横生的活动。欣赏着身边伙伴的精彩表演,孩子们开怀大笑的同时又深受鼓舞和启发,创造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然而生。

慈善拍卖会:学校把中山市享誉全国的新民俗“慈善万人行”与元旦庆祝活动有机结合,让孩子们发动脑筋准备各种各样的精美“拍品”,通过台上台下互动结合的形式进行慈善拍卖。一年一度的拍卖盛事成为孩子最期待的事,“博爱 创新 包容 和谐”的中山精神也在活动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此外,“活力特色班”“活力志愿团”“德育训练营”“数学体验营”“风采展示台”特色运动会”“毕业典礼秀”“实践型作业”等十四项常态德育体验活动,破茧而出,翩翩起舞。为学生提供的是丰富情感、增长见识、扩大视野的窗口;是锻炼能力、展示自我、提升信心的机会;是互动交际、合作成功、修身感悟的平台。丰富多彩的德育体验活动,让校园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尽情抒发情感,张扬个性,幸福成长。

【李园萍,中山市石岐西厂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宋立文

猜你喜欢
德育活动学校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