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解疑”的误区及对策

2012-04-29 00:44林丽蓉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2年6期
关键词:成因阅读教学对策

林丽蓉

摘要: 学生质疑问难,是对教学活动更深入的参与,有利于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在进行课堂阅读教学改革时,首先应考虑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大胆质疑问难,积极动脑筋思考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想方设法多争取时机激发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善于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而有了众多的问题,应如何跳出“解疑”的误区,正确把握“解疑”的方法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阅读教学;解疑的误区;成因;对策

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质疑、解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质疑问难,是对教学活动更深入的参与,有利于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在进行课堂阅读教学改革时,首先应考虑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大胆质疑问难,积极动脑筋思考问题。而有了众多的问题,应如何跳出“解疑”的误区,正确把握“解疑”的方法呢?笔者就此问题谈谈自己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问题的提出及解疑的误区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要的一环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想方设法多争取时机激发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善于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一要提倡,二要鼓励,三要引导,使学生乐于质疑,善于质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就会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而学生质疑后,教师在引导他们解疑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误区。

l.课堂解疑成了“虚晃一枪”

课堂上学生质疑后,教师简单地总结几句,以示鼓励,然后撇开学生的问题,出示学生未曾提及的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教师按既定方针教学,质疑成了虚晃一枪,教与学形成两张皮,教师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课堂解疑成了“蜻蜒点水”

课堂上教师正讲得眉飞色舞,突然某同学提出了出乎意料的问题,教师不是令其坐下,就是“自告奋勇”草草解释,然后继续滔滔不绝地进行讲学,质疑的学生仍是一知半解。

3.课堂解疑成了“记者招待会”

学生质疑后,教师立即解释,跟着学生的问题跑,教师失去了主导作用,教材也被肢解得支离破碎,这是“儿童中心论”的反映。

二、问题分析及其对策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问题呢?笔者认为,这与质疑的特点有关。教学中的质疑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的信息交流活动,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有的比较一般,课堂上不难解决;有的却是“奇思异想”,令老师一时难以回答。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产生疑难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学生理解错误产生的,有的是没有读懂上下文产生的,有的是领悟不透文章的主旨造成的,还有的是教材本身不够严密导致的。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迅速敏锐地捕捉住这些问题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偏差,再调控输出信息,这就给课堂教学的控制带来较大的困难。以上误区的产生,说到底就是因质疑信息交流的这种多向、活跃、散漫性和随机性强的特点造成的。

那么,如何处理好学生不同类型的质疑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和吸收现代科学“控制论”的基本思想,运用系统综摄的方法对学生的质疑进行归纳,然后分类解决。所谓系统综摄,就是教师集中学生的提问,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说说哪些问题与出示的教学目标无关,哪些与教学目标有关但并不在点子上,哪些问在点子上、关键处,再作统筹解决。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我组织学生讨论后,将这些问题归纳成以下三类:①与教学目标无关,属于“开横炮”式的问题,如小女孩的妈妈是生什么病死的?②与教学目标有关,但并不在点子上的问题,如火柴怎么可以在墙上擦燃?“铜把手”是什么东西?蜡烛怎么点在树上?③与教学目标有关,且问在点子上的关键性问题,如爸爸为什么不疼爱小女孩?人死了脸上是没有表情的,脸色是灰白色的,可小女孩为什么“两腮通红”“带着微笑”呢?

对第①类问题,教师一般当堂不作解答(有些也解答不了),可以告诉学生留待课后交流。这样既保护了学生质疑的积极性,也不至于花费过多的时间而影响教学进度;对第②类问题,教师一般可采用等值反馈的方法解决。所谓等值反馈,就是教师以解释性的等量信息,直接作出解答。因为有些疑难问题,既没有多大的讨论价值,学生又难以自己解决,教师如能用简易明白的语言直接作答,帮助学生扫除理解课文的障碍,就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这些问题多属背景材料介绍或名词解释一类;对第③类问题,往往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能激起学生思维涟漪,教师要善于组织,让质疑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引导学生自己解疑,发动学生互相解疑,从而培养学生的解疑能力。对于这一类质疑,教师只要巧妙引导,并合理运用各种方法,就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会和理解,并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

1.展示过程

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有时由于思维的深度不够,不能理解课文中那些看似矛盾而确又在情理之中的地方,因此产生了疑问,便向老师质疑。如有一次,我在教《穷人》一课时,正要分析桑娜这个人物,突然有学生问:“老师,课文中说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这说明时间已经很晚了,可课文中为什么说睡觉还早呢?”乍听,我一愣,但一转念:这不正是反映桑娜勤劳善良的品质吗?想到这,我一面表扬这个同学读书肯动脑,一面诱导说:“这里初看似乎有点儿毛病,但大家想一想,课文中谁认为睡觉还早呢?”学生说是桑娜。我接着诱导:“大家再把课文第一部分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天已经很晚了而桑娜却认为睡觉还早?”思考片刻,一个学生说:“从课文第一部分的叙述中,我知道她每天很晚才睡觉是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干活到深夜是常事。”另一个学生补充说:“尽管天已经很晚了,但桑娜的丈夫还没回来,她放心不下,所以说睡觉还早。”我听了连忙称赞:“说得好,那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桑娜的什么品质呢?”这样,把学生的质疑用来服务于教学,既解了学生的疑,又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谓一箭双雕。

2.正向诱导

所谓正向诱导,就是鼓励每一个学生能针对学习目标发表意见,教师不过早作结论。在质疑问难时,教师应当积极诱导学生对疑难问题作群体讨论,自己不急于作解答,这样既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论辩思维,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又有助于教师集思广益,撷取有效的反馈信息。如在学习《穷人》一文时,一个学生提出:“一股清新的海风冲进屋子,上文交待屋外‘寒风呼啸,而这儿却又说‘清新,这不是矛盾吗?”对此教师不是包办代替,而是启发学生联系上文桑娜的内心活动来考虑。有的学生认为刚才桑娜还在担心丈夫的安全,现在丈夫终于平安回来了,桑娜很高兴,所以用“清新”这个词;有的认为用上“清新”是想告诉读者,事情正向好的方向发展,它告诉我们桑娜的担心是多余的,渔夫会同意她把孩子抱回来。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这儿用上“清新”一词并不矛盾,反而更能反映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这样的讨论既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深刻理解,又对学生进行了思维训练,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对词语的整体感知能力。

3.反向控制

有些疑难问题具有各种发展的可能性,这就要采用合适的控制手段,促其向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目标前进,防止误入歧途。如我在教《凡卡》一文时,一个学生问:“没有写清地址的信,邮局会把信退还给寄信人,凡卡吸取教训,重新正确书写信封,爷爷不就能收到他的信了吗?这样,疼爱他的爷爷肯定会接他回家了。”显然,这样的问题教师如果不加以控制,放手让学生讨论爷爷能不能收到信就会误入歧途,如果教师作一番正确的解释,又不易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这里较好的控制方法是采用反问,让学生再作深思,教师用情感暗示,启发学生自己去解疑,这是一种“反问法”。对上面的问题,教师不妨反问:“爷爷接到信后就一定会接凡卡回家吗?”

4.定势调节

所谓“定势”,指的是教师帮助学生作“势能积贮”,即引导他们去形成一种解决问题的动力准备状态,从而实现解疑答难的目的。如在学习《参观刘家峡水电站》一课时,一学生问:“课文中写进电机房为什么要用‘钻进,而不用‘进入?”这时教师并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引导学生去找一找有关于说明电机房的位置和重要性的句子,学生找到了“我们从坝顶乘电梯下了大坝,钻进水电站的心脏——电机房”一句。通过反复诵读,学生恍然大悟:因为电机房的位置在坝底,“我们”是从坝顶下去的。又因为电机房好像是水电站的“心脏”,所以用“钻进”确实比“进入”生动、确切多了。

5.弹性处理

“弹性原则”是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质疑问难的教学环节中,对有些问题一时难以解决的,也可作“弹性处理”。如可坦率对学生说:“这个问题老师一时说不清,我们都去课外找找有关资料,看谁能最先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样处理留下的“期待环节”能造成强烈的悬念,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不断地引导学生登上知识的殿堂。

解疑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于永正老师说过:教师要得心应手地处理学生的课堂质疑,就必须在平时苦练教学基本功,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业余时间要多读书,培养自己多种兴趣爱好。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使课堂上有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能早有所料。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帮助学生解开他们心中的疑团,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责任编辑:符 洁)

猜你喜欢
成因阅读教学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