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永娟
我心中的“五味”数学是指:体现数学教学本质的“数学味”、关联数学与生活的“生活味”、体会数学知识文化背景的“文化味”、品味数学教学潜移默化而熏陶的“美味”、凸显数学学习的“趣味”。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有效整合,努力构建“五味”合一、“多滋多味”而又充满魅力的数学课堂。
一、彰显魅力的数学味
舞蹈注重一个“韵”味,语文注重一个“品”味,数学课要体现学科价值——要有“数学味”。有“数学味”的课堂是指课堂结构的设计有条理、有实效,数学问题的提出严谨、合乎逻辑、带有思考性。有“数学味”的课堂在形式上表现为简洁、明了,在内容与方法上则体现为丰富、深刻,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简练深刻,充满智慧和活力。
教学时,教师应充分挖掘资源,精心设计教案,创设有效情境,制造认知冲突,诱发探究热情,渗透数学思想,努力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具有浓郁的“数学味”。
例如:让学生理解“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这一知识,教学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1)理解“不相交”
师:同学们,屏幕上有两只小动物,它们是什么呀?(蚂蚁)
如果把这两只小蚂蚁看做两个点,当它们这样一直走下去,它们的行走路线就可以看作两条直直的线。(课件显示:蚂蚁变点,点成线)
师:如果继续往前走,这两只小蚂蚁就会——(相遇)
对,它们会碰到一起,也就是它们会相遇,(线继续往前相交)因此这两条线会相交。(板书:相交)
同学们继续看屏幕,如果两只小蚂蚁这样行走,它们还会相遇吗?(课件显示两只小蚂蚁走的线路互相平行)
也就是说这两条线不会相交。(板书:不相交)
(2)理解“在同一平面内”
师:我们课桌的表面可以看做一个平面,教室的地面也可以看做一个平面,谁来说说还有什么可以看做一个平面?(学生举一到两个例子)
师:(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在课桌面上也画了一条直线)问:这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吗?
(师在黑板上又画了一条直线)问:黑板上的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吗?
(板书:同一平面)
数学教学不能仅仅让学生获得结论,更应引导学生经历结论的探索过程。这样,才能使数学教学从“浅尝辄止”走向“深度建构”,彰显浓浓的“数学味”。
二、真实贴切的生活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早就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此乃对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的最精彩描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和灵性。
构建“生活味”的数学课堂应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植根于儿童的生活,与儿童现实的生活境遇发生关联。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教学才具有“生活味”,学生的学习才是有用的、有趣的学习。
例如:教学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认识公顷》时,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公顷”,但对于“公顷”的概念仍然比较陌生。因此如何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认知1公顷的大小就显得特别重要。教材的编写拘于篇幅的原因,只有南京明孝陵、中华世纪坛、台湾日月坛等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素材。因此,我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精选了许多现实素材,校园、学校附近的电影院、市民广场、环西文化广场、文峰公园、啬园、园博园……这些都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素材。通过这些现实的生活材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再借助课件呈现直观景象,通过观察、想象、发现、交流等活动,建立1公顷的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生机盎然的趣味
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一个显著特点和难点就是在于它的抽象性。在部分学生眼里,它似乎不如语文那样具有生动性,不如美术、音乐那样具有形象性和优美性……正因为如此,很多中高年级的学生觉得数学高深莫测、枯燥乏味,出现怕学、厌学情绪。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注重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他们变“厌学、怕学”为“要学、乐学”,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
为了增强数学的趣味性,教学时我们可以采用巧设悬疑、借用游戏、动手操作、新颖练习等方法使学生乐学不疲。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用激励性的语言也能吸引学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持久的注意力。
例如:如用“手势”帮助学生理解“植树类问题”,化难为易,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植树类问题”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种成一排的:一只手手掌张开,手指代表树,空隙代表间隔,理解“树的棵数=间隔数+1”或“间隔数=树的棵数-1”;二是种成环形的:5个手指围成环形,手指代表树,空隙代表间隔,理解“树的棵数=间隔数”。理解植树类问题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诸如数楼梯、锯木头、钟打点等有间隔的实例。
四、意韵丰满的文化味
什么是“文化味”呢?《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应当只有抽象的数字、符号、运算和图形,不应仅仅只是传授数学知识,还应当向学生传递数学文化,使学生对数学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有所了解,对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和价值有所体会。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插入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发现与发展的知识,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史的整体认识。如介绍历史上各种记数法,让学生体会十进制记数法的优越性;介绍七巧板的有关史料,特别是古人给出的七巧板构图,让学生感受几何构图的优美和祖先的智慧;介绍“圆周率”的历史,渗透数学思想和文化,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诚然,数学文化的渗透要有助于揭示数学教学内容的本质,要用得恰到好处。
例如: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时,圆是数学中一种非常特殊的图形,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试图通过一些充满哲理的毕达哥拉斯的名言“在一切图形中,圆最美”以及墨子“圆,一中同长也”的话来引领整个课堂,使学生在领略古人智慧文明的同时,充分体验到圆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深入理解圆的本质特征。
五、沁人心脾的美味
数学中的“美味”区别于菜肴中的“美味”,正如罗素所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有至高的美。”数学的“美味”是蕴藏于它所特有的抽象概念、公式符号、思维方法等之中的。它是指数学独具的简洁美、和谐美、严谨美、奇异美等等。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挖掘教材美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使学生享受到数学“美味”。
例如:如学完了“比的意义”及“比值”后,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数学的“美味”,我及时进行了“资料链接”——“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从数和数的比例中为了求得美与美的和谐,从五角星中发现的,后来人们进而得到黄金分割比。从古希腊到现在,一直有人认为把黄金比应用于造型艺术,可以使作品给人以最美的感觉。因此,黄金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黄金比的比值约等于0.618。通过这个知识的了解,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给数学课增添了“美味”。
又如:如教学“平行线”一课时,我用了这样的结尾让学生体会“美味”(屏幕显示有平行线物体的画面):同学们,看着这些画面,你一定会惊奇地发现原来我们这个斑斓的世界里处处充溢着平行的元素,如果说我们的生活是一首灵动的乐曲,那么平行就是那最为和谐的一串音符;如果说我们的世界是一幅绚烂的图画,那么平行就是那最为亮丽的一抹色彩。同学们,让我们静静地去发现,细细地去感受,你眼中的平行一定会有异样的美丽……教师语言的美、课件画面的美,学生感受的是数学真正的“美味”。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教师本身具备这种品质——能够领会和体验生活和艺术中的美,才能在学生身上培养出这种品质。”数学老师要想在课堂上洒播浓郁的“美味”,自己得先拥有丰厚的“美源”。这就要求数学老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和审美表达力等美学修养,再深入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心灵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感染。
只要我们的数学课不断地进行“五味”调和、特色鲜明,那样数学课堂一定使人品之有余味,嚼之有回味!如此数学课堂也会绽放出无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