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俊
一番热捧和膨胀之后,国内葡萄酒市场渐趋冷静。
据悉,波尔多葡萄酒典型代表拉菲期酒价格跌幅达30%,部分酒跌幅甚至超过50%。这是拉菲价格在中国市场8年来的首次下调。上海红酒行情系统显示,截至5月8日,2008年份拉菲的外高桥保税价已从15500元/瓶高位跌至7230元/瓶,2004年份的玛歌则从4900元/瓶落至2850元/瓶。
“目前消费者对葡萄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目前拉斐等名庄酒的价格浮动可以明显地看出市场已经开始趋于理性。”进口葡萄酒销售平台也买酒(Yesmywine)副总裁汪洋在接受《中国对外贸易》记者采访时说。
汪洋对记者分析说,名庄酒的价格下滑主要原因是运输费的下降、渠道的多样化以及葡萄酒价格的透明化。消费者可以在从WINE-SEARCH等网站查到欧洲的价格,并在中国的各大渠道做比较。
“追逐高价酒的现象已经降温,消费者越来越成熟,逐渐转向追求葡萄酒品质,而非其带来的虚荣。”上海拓米酒业工作人员王巍告诉本刊记者。
进口乱象
5月21日,由西班牙驻华使馆经济商务处主办的西班牙标志酒庄品酒汇亚洲巡回品酒会(Grandes Pagos De Espana Tasting)在北京举行。来自西班牙“单一葡萄园”的24家酒庄48款葡萄酒悉数登场。两天之后,该品酒会移师上海。
面对各国葡萄酒不遗余力抢滩中国,西班牙自然不甘落后。“中国市场很大,我们在中国开展业务已有5年,生意很好,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湖南、福建等地设有分销处。”品酒会上,主营西班牙葡萄酒的大连帕卡斯贸易有限公司的帕卡·西门尼斯(Paca Jimenez)告诉本刊记者。
葡萄酒及烈酒商贸展(VINEXPO)早前发布的研究报告称,中国已跻身世界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国。另据统计,过去4年,中国进口葡萄酒数量增长60%,远远超过国产葡萄酒产量的增长,进口葡萄酒市场占有率也已从不到十分之一上升至约三分之一。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进口葡萄酒品牌达上万种。预计到2015年,中国有可能仅次于英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葡萄酒进口国。
然而,伴随着进口葡萄酒的来势汹汹,市场上山寨产品、无牌产品、仿冒产品也纷纷出现。“傍名牌”大行其道,各种“大拉菲”、“小拉菲”、“皇家卡斯特”层出不穷。不仅商标如此,葡萄酒本身也如此,众多假酒以次充好,招摇过市。同时,进口知名葡萄酒频遭炒作,导致价格虚高。
此外,红酒还存在定价“层层加码”。一瓶进货价很低的进口葡萄酒,加上税项及运费,再经过转手,零售终端价高达初始价格的数倍。不仅如此,商家在葡萄酒消费中也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在国外,葡萄酒是日常餐饮的一部分,而在中国却被很多商家宣传为高端消费品。
种种乱象,最终受害的还是消费者。比如,葡萄酒的真伪就成为消费者最头疼的事情。
市场逐渐成熟
然而,随着葡萄酒文化的日益普及,消费者日渐变得成熟,不再盲目崇拜洋品牌,投资者、收藏者对进口葡萄酒的投资热情逐渐趋于理性,这都将挤压“山寨”名酒的生存空间,也将还原正常的市场秩序。
“过去几年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一些商家的贪欲等因素,进口红酒市场非常混乱,一度成为暴力行业,如今消费者的理性购物越来越强,对进口红酒的认识也越来越多。”专注进口商品的进口中国网CEO邹雯对本刊记者表示。与线下流行喝名庄酒不同的是,该网更多的线上消费者愿意尝试新的红酒。
“随着消费者的需求升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追求高性价比的产品,即50-100元的口感上佳的原瓶进口葡萄酒。消费者对葡萄酒接受程度的提高,更多的消费者买红酒是自己消费,而不是简单送人或聚会。”汪洋对记者表示。他介绍说,去年也买酒网站法国AOC拉昂销售突破十五万瓶即是一例。
相比国外,“国内葡萄酒业从采摘、生产、运输、储存等多个环节还需向进口品牌学习。”邹雯告诉记者。
“中国市场很大,但需要规范和疏导,加强监管,当客户成熟、酒商成熟、销售和推广体系成熟时,市场就成熟了。”王巍对记者说。
而据工信部消费司透露,葡萄酒行业“十二五”规划正在修订当中,有望在6月份出台,这将给行业发展吹来一股“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