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猛 梅小兵
摘要:长期以来,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资产管理意识淡薄、资产过度购置、资产利用率低等问题,不仅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也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健康发展,因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查找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的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各项对策意义重大。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全国国有资产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的研究是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的全面思考,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资产的闲置浪费,从而提高财政配置资源效率,减小财政负担,转变政府职能;还有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通过法制、监督机制的完善及行之有效的操作办法可以规避在资产购置、使用以及处置过程中不同程度的腐败现象,有助于建设高效节约政府。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内涵的界定
根据《中华民共和国国有资产法》中的规定,“本法所称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以各种形式投以及其收益、拨款、接受馈赠、凭借国家权利取得或者依据法律认定的各种类的财产和财产权利”。国有资产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经营性国有资产、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属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是指由其占有和使用、在法律上确认为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具体包括国家直接拨付的资产、按照政策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接受捐赠等。
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在会计核算时又可以划分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使用年限一年以上,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具体包括建筑物和房屋、专用设备(包括机械设备和各种仪器)、一般设备(包括文件设备,办公与事务用的家具设备等)、交通运输工具、图书、陈列品和文物等其他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主要指可在一年内变现、耗用的资产,具体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无形资产则具体包括行政事业单位拥有的专有技术、土地使用权、政府特许授权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中未对无形资产的范围、种类以及会计核算方法等内容未做出明确规定,因而文中所涉及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在管理过程中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由于我国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机制并不完善,致使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诸如产权不明,帐实不符、超编配置资产、资产使用效率低下等许多问题,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认为因素,另一个方面是制度因素。
(一)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思想觉悟有待提高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人员的思想觉悟有待提高,主要是因为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由于人为因素产生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一方面存在部分国有资产管理人员中饱私囊,侵吞、挪用国有资产的现象。目前各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各种手段变相侵蚀国有资产的现象普遍存在,如在部分单位将房屋、土地等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对外出租、投资,所获收益占为己有;挪用行政事业单位流动资金炒股、炒房赚取收益,甚至投资失败形成呆账、坏账等。另一方面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不注重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普遍存在重钱轻物、成本效益意识淡薄的现象。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往往不真实考虑单位所需经费,拼命争取国家财政资金,然后在进行资产配置时财大气粗,造成资源浪费;在进行项目决策时,往往搞政绩工程,如兴建的公益设施非但不能发挥其公益作用,反而背上经济负担;再者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普遍不高,固定资产明细账(台账、卡片)缺失等现象司空见惯。
(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管理制度不完善首先体现在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各单位要不是没有设置固定资产账目,就是设置了固定资产总账,没有固定资产明细账,只有总金额,没有实物及明细分类账,也没有固定资产卡片账;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出入库和领用也不登记,长久下来造成国有资产管理混乱。其次,行政事业单位普遍缺乏健全的资产管理监管制度,在资产购置环节,缺乏民主决策机制和严格的审批制度,导致重复购置、购置用处不大的资产或购买质次价高的产品及工程,这与我国没有建立健全完整、规范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审批制度有关;在资产验收环节,对购进的资产没有严格的验收交接手续和记录,往往助长了购置环节的浪费气焰;在资产使用环节,单位工作人员往往对办公用品、机械、仪表等缺乏合理的维护和保养,使其使用寿命缩短;在资产处置环节,往往很多资产没有经过报废等手续就不见了踪影,有些甚至将还在使用中的车辆、设备等私自作价出售给其他单位或个人,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国有资产安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利于提高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率,建设高效、廉洁政府。
(一)建立健全国有资产购置审批和调剂制度
国家应该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建立健全国有资产购置审批和调剂制度。资产购置审批制度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购置是建立在科学、合理的资产绩效预算制度基础上的,对购置资产履行的工作职能、资产配置标准、资产的市场化价格都进行了科学分析,金额较大的资产购置要报上级单位审批后购买,对审批的金额可采用上下限的办法,在加以规范的同时还能保证一定的灵活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调剂是指将闲置的国有资产通过无偿调拨或捐赠等方式为其他行政事业单位配备的行为,这样可以有效缓解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闲置,而另外部分单位申报预算资金购买的财政经费使用不经济。
(二)加强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应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意识,加强国有资产的日产管理工作。首先要实现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管理,有效解决资产实际使用者和管理人员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一步增强资产日常管理的严密性、规范性;其次要建立固定资产的入库验收、保管、分发使用、维护、清查等制度和办法。对每一件固定资产按照名称、型号、规格、购置时间、金额、使用去向等详细内容,建立资产卡片和资产分类明细账,做到物、卡、账的统一,通过定期的盘点清查,对占有及使用固定资产状况和资产管理的状况进行综合评审;最后要严格按照单位规范进行国有资产处置。在国有资产处置过程中,要对国有资产报废、报损进行审核和技术鉴定,避免利用资产未达到规定使用年限,还必须采用市场化处置方式,对进行报废的资产进行评估和公开拍卖,以避免将国有资产低价出售,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三)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职业教育和日常工作考核
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人员普遍缺乏保护国有资产的意思,因此首先应对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其认识到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一名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应尽的责任,是一位政府工作人员的使命。其次,还要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种资产使用管理培训班,对资产管理和使用人员进行有关资产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以及专业使用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资产管理和使用人员的业务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引进现代企业对于职员的激励考评机制,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人员日常工作的考核工作,虽然考评结果不能与薪酬直接挂钩,但是可以与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晋升和职称评定相挂钩,以使其重视国有资产管理,做好单位各项资产的具体管理工作。
(四)建立全方位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机制
建立全方位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机制要从国家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三个方面展开。在国家制度方面,要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考核制度,对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互相攀比、大肆购置,造成财政经费浪费的现象进行监督;对固定资产的盘点不及时,固定资产管理混乱、账实不符,出售、报废、转让固定资产不按规定的办理的现象进行监督;在建立考核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国有资产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对因管理疏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追究责任。在行政事业单位方面,单位应建立资产管理、使用人员责任制,把固定资产或流动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个人,管理人员应与资产的使用人员签订有关资产的保管与使用责任制,以约束其严格按规定用途和操作规程使用资产,并做好资产的保管与安全使用工作。在社会方面,应强化部门联动,通过与审计部门、物价部门的合作共同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做出监督。
四、结论
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政府向社会提供各种公共产品的重要物质基础,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有利于创建高效服务的廉洁政府形象。然而,国家对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核后发现了账实不符、资金挪用等问题,暴露出了我国行政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本文在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国有资产购置审批和调剂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职业教育和日常工作考核和建立全方位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机制四项建议。
参考文献:
[1]许海扇,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财会研究,2009年第11期
[2]王海鹏,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资产运营机制探讨,财会通讯,2010年第9期
[3]吴祥云,建立国有资本预算的若干思考,当代财经,2005年第4期李
[4]田华,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思考,财经界,2009年第1期
[5]红莉,王清丽,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山西财税,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