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塞恢复期54例疗效观察

2012-04-29 00:44王恒麻志恒施志琴张汉新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恢复期疗效观察脑梗塞

王恒 麻志恒 施志琴 张汉新

摘 要: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对照组42例。2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另外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方。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血黏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9%,76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黏度指标均有所下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有所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比较,部分指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方有助于提高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加减;脑梗塞;恢复期;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6-0047-02

脑梗塞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致残率较高,严重危害着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脑梗塞恢复期是指发病2周或1个月至半年以内,这段时间是中风病康复的关键时期,如果这段时间治疗方法得当,则患者会最大程度地康复,大大降低致残率。中医中药在此阶段对中风病的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补阳还五汤系经典处方,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切中脑梗塞恢复期气虚血瘀病机,本科以补阳还五汤为主方,临床辨证加减,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54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有对象均为2009年1月~2010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存在梗塞病灶,具有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病程14~180 d,无明显脑萎缩者。症见半身不遂,肢软乏力,偏身麻木,舌强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淡暗,苔薄白,或白腻,脉细涩或细缓等气虚血瘀为主。治疗组54例,男35例,女19例;平均年龄(612±117)岁;平均病程(263±97)d。对照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平均年龄(625±96)岁;平均病程(291±67)d。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血黏度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糖尿病患者调节血糖,高血压患者降压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服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方,基本组方:黄芪45 g~60 g,当归15 g,赤芍15 g,川芎9 g,桃仁9 g,红花9 g,地龙9 g。临床辨证加减:气虚明显加太子参9 g,党参12 g,鸡血藤15 g;痰湿明显加南星9 g,半夏9 g,菖蒲12 g;瘀血重加三七9 g,水蛭9 g,全蝎9 g;肝阳偏亢加钩藤9 g,菊花12 g,牛膝12 g;口眼歪斜加僵蚕9 g,白附子9 g(开水先煎2 h),全蝎9 g;久病入络酌情加用全蝎9 g,蜈蚣2条,桑枝15 g。水煎服,每日1剂,煎取200 mL分2次服,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血黏度指标变化,评价其临床疗效。

13 统计学处理 结果以 ( ±s )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 治疗标准 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定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1]。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可恢复工作和操持家务;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部分生活自理;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7%以内;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ADL量表积分方法[2]。

22 治疗结果

2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组别 n 基本痊愈 显效进步 进步 无变化 恶化 总有效率/%

观察组 54 10(185) 21(388) 17(315) 6(111) 0(0)889*

对照组 42 7(167) 15(357) 10(238) 9(214) 1(24) 762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s )

组别 n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观察组 54 治疗前 1421±497

5417±1022

治疗后 775±241* # 9025±1010* #

对照组 42 治疗前 1395±614 5680±945

治疗后 912±166* 8253±927*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223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 ±s )

组别 n低切 中切 高切 血浆黏度

观察组 54 治疗前 1115±173

1018±072

856±084

201±019

治疗后 821±114* # 656±068* # 602±017* # 167±030* #

对照组 42 治疗前 1115±173 1115±173 842±053 197±052

治疗后 1050±327* 765±200* 657±092* 182±041*

与本组治疗前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23 副作用 2组用药后患者未出现不适主诉,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脑梗塞是常见的中老年疾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进程,本病发病呈逐年增加趋势,并且向年轻化发展,而且一旦发病后复发的危险性大大提高[3]。脑梗塞属于中医中风的范畴,现代有学者研究认为,本病是由于体内气血虚弱,脏腑阴阳失调,在各种激发因素的作用下,风、火、痰、虚、气、瘀等因素交错为患[4]。中风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其急性期的“风”(肝风、外风)、“火”(肝火、心火)等邪盛状态已经控制,正气不足、阴阳失调以及痰浊血瘀的征象渐趋明显。“虚”(气虚、阴虚)、“痰”(风痰、湿痰)、“瘀”(血瘀)的改变成为主要病机[5]。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主治正气亏虚,脉络瘀阻之中风后遗症,方中黄芪大补元气,气旺血行,祛瘀不伤正,活血通络;当归活血养血为臣;地龙通经活络,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佐当归,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目前,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已日渐深入,研究对象从传统的后遗症、恢复期患者,转向急性期患者,并扩大到预防复发和提高生存率的研究[6]。大量实验表明,补阳还五汤具有改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抗血栓与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扩张脑血管,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降血脂,减少缺血后神经细胞的凋亡等作用[7]。笔者根据前期临床实验,结合患者特点,认为中风恢复期以气虚为本,痰瘀交阻为标,故用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益气活血化瘀为主,再根据痰,瘀,虚等证的不同,辨证论治,临床疗效较好。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加减补阳还五汤能有效改善患者自觉症状,通过改善血黏度而改善血液高凝、高聚、高黏、高浓状态,减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更加明显,临床可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蹦宰渲谢颊吡俅采窬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46(1):62~64

[2]中华神经科学会蹦宰渲谢颊吡俅采窬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0

[3]王伊龙,栾景,王拥军蹦宰渲卸级预防的药物治疗证据[J].继续医学教育,2005,19(1):31

[4]张伯谀敝幸侥诳蒲В跰].5版鄙虾#荷虾?萍汲霭嫔纾1995:208

[5]赵骥,张建荣鼻澄鲋蟹绮』指雌诘牟』与治疗[J].山西中医,2008,(5):32

[6]钱瑛辈寡艋刮逄乐瘟迫毖性中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近况[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3):195~196

[7]黄小平辈寡艋刮逄乐瘟颇怨H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J].临床实践,2009,(3):143~145

(收稿日期:2012-03-27)

猜你喜欢
恢复期疗效观察脑梗塞
安全护理对于全身麻醉患者恢复期的应用效果
咪达唑仑与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期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恢复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舒适护理在脑梗塞患者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41例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梗塞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