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吟

2012-04-29 00:44许延滨
领导文萃 2012年6期
关键词:装甲兵湖南人

许延滨

许光达(1908~1969):原名许德华,湖南长沙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第一任司令员兼坦克学校校长和装甲兵学院院长,国防部副部长,被誉为中国“装甲兵之父”。1955年获授大将军衔,“文革”中遭迫害致死。

隔着湘江的雾,淋着萝卜冲村的雨,走出生养您的茅草屋,从爱晚亭扑向黄埔、大革命乃至北伐的洪流。

您使外公遇险,却转战千里寻找党组织,“咬定青山不放松”。

1927年8月,您接到组织命令:速去南昌参加起义。抵达时,起义部队已经败退。有人问:“起义军已败,知道吗?”答曰:“知道。”再问:“为何还追败军之师?”答曰:“虽败犹荣。”又问:“这不是去送死吗?”答曰:“虽死犹生。”

面对“肃反委员会”罗织的莫须有罪名,您掷地有声:“让我战死!活着,我来说明……”

1945年底,部队攻打包头受挫,被迫紧急撤退。身为纵队司令员的您带头抬起了担架,硬是不落下一个伤员。

湖南人有一种铁血精神,一种大悲怆与大沉痛舍我其谁的豪情。它可化彩虹,可化担当牺牲的侠气、楚湘霸气和天地孤愤之气。湖南人活的就是这一口气呀!辛亥革命时,影响最大、牺牲最惨烈者属谁?中国革命史上,开国元勋中,处处可见湘人身影。军史学家评点中国1989年认定的33位军事家:唯湘籍军事家真是一本让人百读不厌的“天书”,毛泽东用兵如神,彭德怀、粟裕指挥磅礴恢弘,年纪最轻的许光达打的是精品中的极品!

军事小说家称您是“党中央的守护神”。

南昌起义后血战三河坝,朱总司令赞叹:“好一个娃娃连长许光达!”

湘鄂西中央党代表、特派员邓中夏在鹤峰茅坝召开的全委会上说:“许光达这次救了我们红二兵团!”您则说:“这不是功劳,是耻辱!是红六军四分之一烈士的鲜血救了我们红二军团!是洪湖儿女用生命救了我们红二军团!”

保卫延安的乌龙铺战役,周恩来赞叹:“许光达功不可没!”史学家则说:“这一仗许光达如果打败了,中国历史将改写。”

1955年,共和国首次授衔。您获知自己将授大将衔,夜不能寐,三次提交“降衔申请报告”,要求:“授我上将衔,另授功勋卓著者以大将。”毛泽东拊掌慨叹:“500年前,大将徐达,二度平西,智勇冠中州;500年后,大将许光达,几番让衔,英名天下扬。”最后,中央坚持授您大将军衔。

功成名就,您对家人的要求更加严格。1960年冬,全国出现严重粮荒,四伯和六叔从湖南老家来京求助。您拿出作为特殊营养品配给自己的三斤黄豆,按规定留住三天,便让他们带上家里仅有的50斤全国通用粮票回家。两天后,六叔在安阳火车站病倒,送北京抢救无效去世,死因是长期挨饿。这也成了您心中永远的痛。

历史,本来就是从为它而献身的人们尸体上踏过去才进步的。蒙难接受审查期间,您在《毛泽东选集》扉页上题诗明志:“百战沙场驱虎豹,万苦千辛胆未寒,只为人民谋解放,粉身碎骨若等闲。”1969年5月,我和爱人带着1岁的女儿,在专案人员的监护下与弥留之际的您诀别。您说:“我这一生,无怨无悔!”

其实,您还是一位内心果决丰盈的奇男子、伟丈夫。新婚10天,您就因为叛徒出卖而匆匆离开了妈妈,一别竟是10年。其间曾有消息说您在战场上牺牲,妈妈悲痛欲绝。等到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重逢时,您已是苏联归来的教育长,年轻有为,儒雅俊朗,也是许多女青年追慕的偶像。然而,您还是等着妈妈。

而对于我——您唯一的儿子,您甚至有着不近情理的严苛。上学填表时,您不许我写您的名字和职务。学校推荐我到国外学习,您一口回绝。多年之后,我凭借自己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就更能理解您当时的用心和境界:您用“冷漠”给我指引了方向,温暖着我;只有心里装着国家和军队,一个将军才会真正做到无私而忠诚!(摘自《装甲兵》)

猜你喜欢
装甲兵湖南人
湖南人“辣”不怕
我是湖南人
“建党100周年”系列故事 装甲兵的创建者许光达
湖南人精神的深度开掘——读《湖南人的精神》有感
浅论德国装甲车的发展
高寒山地作战装甲兵战术运用研究
湖南人
大数据告诉你湖南人如何“打年货”
湖南人
装甲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