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小军 杨芳
摘要:教育对话与对话教育存有相通之处,但二者之哲学异趣也决定了教育对话与对话教育的分殊。对话教育不是教育对话的子属范畴,对话教育不能代替教育对话。对二者认识上的模糊,必然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进一步研究教育对话论,具有极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教育对话;对话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3-0046-04
教育对话与对话教育存有相通之处,但二者之哲学异趣也决定了教育对话与对话教育的分殊。对话教育不是教育对话的子属范畴,教育对话不能代替对话教育。对二者认识上的模糊,必然影响教育对话理论的建构和目标的实现。
一、教育对话与对话教育之异趣
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很多,如教育价值、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育过程、教育内容与课程、师生关系等。在笔者看来,“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则是教育学的第一问题。因为,如果连“什么是教育”都不清楚,何谈教育目的、教育过程等其他问题?因此,本文将从“教育是什么”问题入手去探讨教育学的理论范式问题。笔者认为 “教育对话”是对一种特殊的对话的称呼,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对话。“教育即对话”并不是说教育等于对话或教育就是对话。教育对话是对“教育是什么”的理论追问和探索,教育内涵是多重的,教育对话是多重教育内涵中的一种教育范式。教育对话论倡导的“对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对话,也不是作为一种手段,而是作为一种教育理论,是一种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质的教育学范式。教育对话论最富有革命意义的地方就是创建一种教育学理论范式,构造一个完整的教育学理论体系,从而使教育学走向独立,不再依赖其他理论而生存。在教学理论走向交往与对话的时代,师生关系的重塑、学生观的重审、教师角色的重新确认、课程观的重构、教学“场境“的重设,这不仅是教学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需。而教育对话论正是体现了这些教学理念的新的教育理论。教育学的理论范式只能从对教育领域的基本问题的研究中产生。
对话这一哲学概念被移植到教育学领域之后,便有一些学者倡导建立一种对话式的教育观。对话教育是“对话哲学”在教育领域的回应,与教育对话最根本的差异点就是对话教育是以哲学作为理论基础即第一原理,它的整体理论构建、内容设置和思维方式无不体现着哲学脉络,它没有脱离哲学束缚,走向独立。笔者认为哲学等学科只能是给我们以启示或方法论的作用,而不能直接移植过来,作为教育学的理论或理论基础。对话教育认为对话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甚至是教学原则和教学的基本途径;对话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一种新的师生观;对话是一种教育教学模式;对话是教育教学的目的;对话是教育教学的本质。从已有的研究情况来看,对话教育认为对话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过程、教育的方法等等,好像对话教育什么都是,是包罗万象的一种理论。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对话教育的商榷之处就在于它认为对话可以解决一切教育问题,对话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医治”教育问题的“灵丹妙药”。而教育对话则把对话看做是教育的过程或内涵,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来研究教育的目的、课程、师生关系等教育基本问题。
可见,教育对话与对话教育实际上属于两个不同的教育理论。教育对话主要指向教育过程和内涵,强调教育过程和内涵中对话的教育品性等,倾向于在教育无论表述为“教育即对话”还是“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对话”,教育对话的功能在于它作为一种教育学范式,要求教育需在过程中体现对话的教育意蕴。对话教育以对话为主要内容,指向对话中人的价值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应然意义。它以哲学理念为基础,是一种哲学的对话精神而非教育学精神。所以,对话教育是对话哲学特有的一种附属品,缺乏教育学属性。而认为对话教育是教育的最本质特征,这更是不可取的。
二、教育对话与对话教育的关系
无论是教育对话还是对话教育都是对教育理论的一种探索,都是在多元的教育学范式下对教育理论的积极建构和对教育的基本问题进行研究,然而二者的基本立意不同。从理论上厘清教育对话与对话教育的关系,对于提升教育理论层次,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育对话与对话教育的联系
教育对话与对话教育作为一种理论研究,两者在形式上有所重叠,因而,教育对话与对话教育亦存相通之处。
首先,从一般性目标上讲,二者均旨在促进个体由“工具人”向“自由人”转化。个体要由“工具人”发展到“自由人”,最重要的是通过对话使自己接受教育的过程是对话的过程,而非按照外在束缚、强迫式的灌输和不合自身实际等的盲目服从。因为教育不是一种谋利益的工具而是培养人身心健康,自由、全面发展的一种实践活动。在理解和掌握社会知识,接受社会认可的价值观念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形成一定的行为方式和习惯。这其中既包括对对话精神和能力的掌握,也包括对话的教育品质的建构。从一般意义上讲,教育对话与对话教育都是指向这一基本目标的。
其次,从内容上看,教育对话中包含着一定的对话教育内容。教育往往以对话的形式存在,对话是否是教育的重要评判指标就在于其内容是否有教育意义。教育对话虽然追求受教育者对话能力、对话精神的养成,但也重视个体外在对话行为的规范性。实际上,教育必须有对话的辅助。没有对话,教育行为就会失去践行的标准。并且,受教育者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在其道德理性成熟之前,还有必要利用外在的规限促进其对话行为能力与习惯的养成。从一般意义上讲,我们从教育的角度评价一个人,也首先是从其对话的合规范程度开始的。因此,教育对话必然包含对话教育的内容,教育对话首先表现为一种对话教育。
最后,教育对话也体现着对话教育的要求。对话往往是某种社会价值观念的具体体现,其目的是建立和维持一定的社会秩序,以保证社会所认可的人与人之间特定关系的存在和发展。所以,对话本身就包含了一定的伦理价值预设。规范性的对话在限制人们行为的同时,也期望人们能够接受其所预设的道德价值。因此,教育对话在塑造受教育者对话能力的同时,也必然影响到受教育者的道德倾向。这与对话教育是一致的。
(二)教育对话与对话教育的分野
教育对话的规范性与规范价值的伦理性使得教育对话与对话教育两者之间必然存在联系。然而,就教育学的意义而言,教育对话与对话教育存在内涵上的差异,一言以蔽之,二者殊途亦不同归。
首先,教育对话与对话教育的目的与结果不同。教育对话的意义在于建构一种教育学范式,形成属于自己的教育学第一原理,对教育进行整体的、系统的理论探索,在此基础上解决教育的基本问题。教育对话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养成对话的习惯,在对话中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知识水平、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而对话教育局限于教育的某一局部,没有构建独立的教育学范式,把教育的基本问题当作是第一原理来研究。对话教育大多从哲学的角度对对话教育思想的梳理,对对话教育进行阐述,理论嫁接、移植的痕迹明显,要么从基础教育改革谈对话教育的适切性,要么从哲学层面谈对话教育,缺少从教育的本真上去研究对话教育。对教育即对话的教育学范式研究,大多简约论述,轻描淡写,尤其是对对话教育论自己的理论建设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研究把对话教育建立在其他理论的基础上,严重依赖其他学科理论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或思想。可以说,对话教育研究更多是从方法论和认识论的视角阐释对话教育的内涵,教育研究只停留于对话教育的表层认识。
其次,教育对话与对话教育的层次相异。教育对话属于理论建构层次,是对“教育是什么”的追问与审视,旨在从理论的视角下进一步研究教育的基本问题。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凝聚智慧,提炼理论精髓,不断完善教育对话论的理论范式。同时随着教育对话理论范式的形成,使教育基本问题的研究有了理论支撑和研究范式。教育对话论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特征。对话教育属于实践操作层次的局部探究,是从教育教学的某一领域来阐述对话的作用与意义。所以,其研究比较零散,大多数研究局限于某一方面或停留在教育教学的表层,没有深入探讨教育对话的本源性或整体性,没有建构对话教育独立的理论体系。
再次,教育对话与对话教育的内容分殊。教育对话力求帮助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德性,建构一种品质,这种品质一般表现为复杂的精神或心理结构。所以,教育对话的内容不仅是丰富的,更是能影响受教育者心灵并使之产生深层信仰的。它不是简单的、重复式的对话教条的堆积,而是以基于良心和爱的正义为核心,以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为主线,以日常生活经验为依托,以生活的价值意义为目标的道德知识的有机构成和呈现,它突出善的价值和深沉的情感,突出精神上的信仰,更着眼于人生活的未来和可能。而对话教育的目的是行为的简单化,其教育内容相对简单得多,其中更多的是有关哲学的知识、信念等,倾向于对人对话行为的范围、方向、程序等的说明、解释,很少关涉人的深层信仰。也就是说,对话教育的内容主要着眼于现实与现时。
三、对教育对话与对话教育认识模糊的实践后果
对教育对话与对话教育认识上的模糊,集中表现为人们对教育对话的误读,而这种误读归根结底是由于人们混淆了二者发展的不同意义。这种认识上的混乱不仅使教育对话的目标错位,亦使其内容、方法论发生偏转,以致教育对话的本有价值难以实现。这主要表现在:
首先,把教育对话与对话教育看作是一回事,用对话教育的某些观点来解读教育对话,容易造成理论上的混淆。对话教育认为教育就是对话,教育本质是对话,是一种精神生成的过程。“教育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的精神发展”,而“师生交往的本质就是教师人格精神与学生的人格精神在教育中的相遇”。[1]需要说明的是,教育对话认为教育的内涵是多重的,不存在统一的内涵,教育的过程是对话。对话教育的偏颇在于把精神的生成和发展看成是教育的本质特征。教育无疑要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但现代教育并不仅仅把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作为惟一的职责。教育既要提升精神,但也要使学生掌握科学领域中的非人文性的科学知识。教育对话并不反对知识的传授,教育对话提倡“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融合,而不是只强调一个方面,实际上就是承认教育并不完全以引导学生的精神发展为惟一任务。另外,教育对话不认可对话教育所认为的“教育本质就是对话”,对话只是教育的过程。
其次,用对话教育的逻辑看待教育对话,以简单推衍代替事实诉求,很可能把教育对话变成为偏离实际的空泛说词。例如:对话教育推崇这样的理念,即教育中不存在“教师是知识权威”的现象,师生在知识的拥有上是平等的。对此,教育对话反对这种说法,师生之间“闻道有先后”,师生关系的平等只能是人格上的平等,在知识拥有上是不可能平等的。对话教育推崇这一理念是基于对授受式教育中常常出现的师生人格上的不平等现象的大力批判,而衍生出对教师知识权威的否定的。在他们看来,一旦教师把自己看成是知识的权威,这就很有可能把这种权威泛化到其他的领域,如人格尊严上等。因此,教育中出现的师生在人格上不平等的现象很可能是源于师生在知识上的不平等,故对话教育就要消解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师生在知识上的不平等是教育得以进行下去的前提条件。如果教师的知识跟学生相差无几,那么我们还有必要让学校教育存在下去吗?教育对话不是无条件式的漫谈和对知识权威的蔑视,而是在对话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学习知识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人与知识对话的过程。通过掌握知识而提高对话能力,对话水平的提高又为进一步获取知识打开通道。用对话教育的逻辑代替教育对话的逻辑,就会使教育对话失去方向和根本,最终泛泛而谈,何谈理论建树。
再次,用对话教育的方式进行教育对话,容易使教育对话成了先验性的假命题,教育变成了漫谈式的对话。教育对话认为拥有知识的过程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对话的前提并不是学生已经拥有了知识,那样对话就偏离了教育的方向。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就是一个从未知到有知的过程。对话教育的一个前提预设是学生先验地就拥有知识,或者说知识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人心固有的。教育的过程不是教师从外部对学生传授知识,而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把学生头脑中先验性的知识诱导出来。如“在对话的交互关系中,教师从不作为知识的占有者和给予者,而是通过对话启迪学生的知识和智慧”,“对话并不是把某种真理、意义、态度传授给另一方的方式和手段,对话过程本身揭示了真理,它使真理显现出来”,而“苏格拉底与孔子就是这样的对话”[2]。这种说法有失偏颇,苏格拉底反对把现成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通过引导、诘问使学生自己领会明白,但苏格拉底是从神学观出发,认为神已经授予了人们知识、灵魂。这是一种唯心论,对话教育借此立论是站不住脚的。教育者应该依靠知识的内在属性与受教育者进行对话,引导其追求知识的意义。
最后,用对话教育简单线性的思维涵盖复杂的教育对话理论,忽略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非线性的关系,容易使教育对话变得没有理论深度。教育对话认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各要素相互协调、配合,共同作用的整体性实践行为。教育的过程是对话,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不偏离教育主题和意义的对话过程。这与对话教育所倡导的:教育如何进行并没有一个预定的计划,它仅仅相涉于师生之间“当下”的对话状态是相反的。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强调“我——你关系的直接性”,[3]这实际上是说在我与你之间不应存在任何具有意图和目的之类的中介手段,要达到一种真正的直接性关系,就应抛弃一切中介物。如果对话式教育根据布伯的理解去抛弃一切预设的教育中介,其结果只能使教育变成一种“摸不着”的虚幻形式。因为教育活动的基本因素必须包含教育者、受教育者和作为中介的教育影响。特别是教育影响中的教育内容更是应该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预定性。如叶澜教授所说,“学校、教师要培养怎样的人,希望学生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就必须选择相应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最基本的和大量的是在教育活动进行前就选择好的,并不是随机捕捉到的或偶然决定的。”[4]
总之,教育对话认为对话不是教育教学的本质,不是教育的唯一目标,它对丰富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有一些启发作用,而不必成为一种师生关系;对话只能成为教育教学的方法或原则之一,而不能成为全部[5]。这与对话教育是大相径庭的。
参考文献:
[1][2]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3]马丁·布伯.我与你[M].陈维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4]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5]张正和,张正江,曹照洁. 论对话在教育中的地位[J].教育科学论坛,2009(11).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Education Dialogue and Dialogue Education
MIAO Xiao-jun & YANG F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Education dialogue is somewhat similar to dialogue education, while they are also different at the angle of philosophy. Dialogue education is not the sub-domain of education dialogue and they can not replace each other, either. Indistinct knowledge of the two terms will necessarily have an influence on realizing the educational goals. Thus clarification of their relationships is very important for further research into this field.
Key words: education dialogue; dialogue education
收稿日期:2011-10-10
作者简介:苗小军,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400715),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杨芳,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广州,510275),研究方向为教育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