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废名在抗战期间,从北大回到故乡湖北黄梅,从事小学教育。其自传体小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有大量的儿童教育片断描写,集中表现了其儿童观和儿童教育思想。废名认为“每个儿童都有他的世界”,教育者应尊重儿童本有的世界;“自然”是儿童的好学校,主张让儿童接受“自然”的教育;学校教学要从儿童的生活和心理出发。废名对儿童天性的尊重以及对以儿童为本的教育思想的倡导,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废名;儿童教育思想;《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3-0057-04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废名于1937年11月从北大回到故乡湖北黄梅,从事小学教育。废名以自己在黄梅的生活、教育为基础,创作了自传体小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小说除了描写废名的人生思考、生活历程外,也写下了他在黄梅教育小儿女及从事中小学教育的过程,集中体现了其儿童观和儿童教育思想。在小说里,莫须有先生经常在儿童世界中流连忘返、悠然忘我,与他们一起体味喜怒哀乐,并从他们的天性出发,积极探索适合于他们成长的教育方式,表现出废名以儿童为本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应遵循儿童本有的世界
废名指出:儿童有不同于成人世界的个性爱好、思维习惯,父母或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尊重儿童天性,并在了解其个性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引导。莫须有先生作为父亲,在对子女的命名上即体现了其对儿童天性的重视。他有一对儿女,女儿叫止慈,是因为莫须有先生欣赏“为人父,止于慈”这一句话,加上常常觉得自己对小孩子太严,尤其是对女儿,所以给女儿起这个名字,把它当作自己当父亲的标准。儿子名叫思纯,这是因为莫须有先生小时候很不受家庭的重视,所提的愿望总得不到满足,故缺乏自尊心,经常与街市上一些小贩为友,受到诱惑,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自认为是一个坏孩子,因此他羡慕那些受到家庭重视、纯朴善良的好孩子,“小儿命名思纯,殆有感也”[1]。“止慈”与“思纯”这两个名字,既表明了废名对儿童纯美天性的尊重、向往,也表明了他对家长在教育儿童时所应持的理解、宽容等态度的期望。
在实际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莫须有先生经常自觉地沉入儿童世界,设身处地地从儿童视角来观察、思考和理解问题,并从儿童的经验和思维特点出发给予引导和教育。如有一次莫须有先生问纯:“你说叶子有几多样子?”当莫须有先生问这句话的时候,自己心里想起了荷叶,想起自己喜爱的“池荷贴水圆”、“荷叶似云香不断”等句子。纯却回答:“松树的叶子奇怪,像针!”这个答案大大出乎莫须有先生的意料。他本以为小孩会“童话”般地驰骋想象,却不料听到如此经验性的答案。但莫须有先生并没有批评纯缺乏想象力,相反却自己反省起来,醒悟到:或许因为小孩子正在接受经验,以经验为稀奇,所以才处处以经验为比喻。这么一想,莫须有先生不禁赞叹起小孩子的“无处不用心”了。接着,莫须有先生从松叶的联想出发,用启发式问答引导纯认识了植物的叶子、秆子及其区别,并得出“世上的东西都有一定的规矩”的道理[2]。再如,祖父去世时,纯问:“人死了,头发还长不长?”莫须有先生惊讶小孩子的用心,且欣赏纯的善于发问和善于归纳。因为他不是简单地问“祖父头发现在还长不长?”而是问“人死了,头发还长不长?”莫须有先生在这一句可能会被一般大人斥之为“胡言乱语”的简单问话中,发现了孩子的“智慧”,甚至担心,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明智来督促小孩子的“用功”。同样体现莫须有先生对儿童思维的重视与赞赏的例子还有关于“两个心”的发问。有一回,莫须有先生买了三个橘子,给了纯两个,慈一个,纯三口两口便吃完了,慈递给他一半,纯觉得不好意思,但还是吃了。莫须有先生就问纯:“人有两个心,一个是要吃的心,一个是该吃不该吃的心,你说应该服从哪一个心?”纯回答说:“应该服从后一个心”,按常理,回答中“后一个心”显然应该是指“该吃不该吃的心”,但莫须有先生却偏要问:“哪一个是后一个心?”问完自己也觉得好笑,但慈却出人意料地回答:“要吃的心是后一个心,因为该吃不该吃的心还要来得快一些”[3]。可见,成人认为理所当然的问题,在儿童那里可能并不尽然,儿童有不同于成人的思维特征和习惯,成人应避免先入为主、主观臆测,否则无法了解儿童思维的独特性。莫须有先生每次都以“灵魂探险”的心情来观察和了解儿童。对儿童本有的世界的潜入与探察,正是进行儿童教育的前提。在小说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有关莫须有先生和小儿女的精彩片断,它们都体现了废名对儿童天性的探索与尊重。
“儿童本来有他的世界”,教育要遵循儿童本有的世界,这是废名的教育主张,也是现代儿童教育的逻辑起点。但他又同时指出:尊重并不等于放纵,大人应当时刻“注意小孩子的生活”,并及时给予适当的教育和引导。废名曾举例说自己小时候偷父亲的钱,“那确乎不能怪我,因为关于这方面大人们没有给我们以教育,不注意小孩子的犯规,简直是在那里驰骋我的幻想,有如东方朔偷桃了”[4]。废名看来,成人只有了解儿童世界的独特性,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二、“自然”是儿童的好学校
追求自然,是废名的人生观,也是他的教育观。废名反对传统学校教育对儿童个性的禁锢,他认为教育要顺应儿童天性,主张让儿童在自然中接受符合其天性的教育。他从自身受教育的经历出发,严厉抨击了旧教育制度的刻板无趣、封建僵化。废名认为旧教育是一种压抑儿童天性、束缚自由神志的教育,如女人裹脚,“乌烟瘴气,把一颗种子被盖住了”,而私塾如同“地狱”,“人何以能从束缚里得自由呢?”他斩钉截铁地说:“我所受教育完全于我无好处,只有害处,这是我明明白白地可以告诉天下教育家的”,“只有‘自然对于我是好的,家在城市,外家在距城二里的乡村,十岁以前,乃合于陶渊明的‘怀良辰以孤往,而成就了二十年后的文学事业”[5]。他在从家到外家的路上,认识了野鸡、松鼠、螳螂、鱼,还认识了一些草木花果,并跟他们“神交不已”。虽然当时没有先生教给他这些动植物的名字和相关知识,但废名在大自然中童心得到自由地释放,享受到了学校里所没有的快乐,“自然”成了废名儿童时代的好学校。
废名在《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中对儿童教育的反思也是从童年回忆开始的:“莫须有先生每每想起他小时读书的那个学塾,那真是一座地狱了。做父母的送小孩子上学,要小孩子受教育,其为善意是绝对的,然而他们是把自己的小孩子送到黑暗的监狱里去”。“教育本身确乎是罪行,学校是监狱”。莫须有先生称自己“小时所受的教育确是等于有期徒刑”,而将小时候读《四书》的心理追记下来,可以“算得儿童的狱中日记”:“读‘赐也尔爱其羊觉得喜悦,心里便在那里爱羊。……读‘暴虎冯河觉得喜悦,因为有一个‘冯字,这是我的姓了。但偏不要我读‘冯,又觉得寂寞了。读“子钓而不纲”仿佛也懂得孔子钓鱼。读‘鸟之将死觉得喜悦,因为我们捉着鸟总是死了。……读‘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在邦必达,在家必达,觉得好玩,又讨便宜,一句抵两句。”小孩子天性爱幻想,想象力极为丰富,但死板、无趣的教育偏要时时束缚住他们的思维,莫须有先生以儿童在“狱中”无法压抑的童趣反衬“监狱”的黑暗。“小孩子本来有他的世界,而大人要把他拘在监狱里”,废名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揭露了“旧时代的教育是虐政”,“是黑暗的极端的例子”[6]。他认为解救儿童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回归自然,在自然中自由地驰骋想象,快乐地接受教育。
废名认为“自然是儿童最好的学校”,“地母亲”广大宽阔,人在自然之中一切都是“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儿童在“自然之中足以忘怀”,因此他主张让孩子主动地去亲近自然。他甚至提出让儿童远离现代化的器械文明,如小说中有这么一段:“我这回坐飞机以后,发生一个很大的感想,即机器与人类幸福问题。当我在南京时,见那里的家庭都有无线电收音机,小孩们放午学回来,就自己大收其音,我听之,什么旧戏呀,时事广播呀,震耳欲聋,我觉得这与小孩子完全无好处,有绝大的害处,不使得他们发狂便使得他们麻木,不及乡下听鸟语听水泉多矣。古人说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以其渐近自然,倘若听了今日的收音机真不知道怎样说哩”[7]。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提供了各方面的便利,然而生活的器械化也容易使人丧失自由、迷失自我。废名认为与大自然亲近的童年才是幸福的,相对于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自然对于儿童成长来说更为有益,这充分体现出废名对“自然”教育的推崇。
童年是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但这些快乐多不是来自课堂,它们更多的是来自蓝天下自由的奔跑,田野间无忧无虑的嬉戏。废名认为,让孩子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不仅是他们获得快乐的源泉,也是他们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小说中的莫须有先生无论是在教育子女还是在教育学生过程中,都经常带领他们到自然中去寻找灵感、收集材料,让他们在自然中学习知识、陶冶情操,这也是废名在黄梅教育实践的真实写照。
三、教学应从儿童的生活和心理出发
虽然废名认为“自然是儿童最好的学校”,但他并不否定学校教育,只是希望学校能够去除“监狱”的阴霾,成为儿童成长的乐园。废名希望学校教育能脱离其空疏无用、死板无趣的教学内容,而代之以一些接近儿童天性和生活实际的知识,教学方法也要符合儿童的心理接受能力。
至20世纪40年代前后,新文化运动已经开展了几十年,然而在教育落后、教师守旧的乡村学校却仍然盛行八股文风,学生不会用白话文写作。当莫须有先生归乡之后,在新学校中依旧体验着这种“乡村蒙学的黑暗”,看着孩子们做着“张良辟榖论”之类的八股文题目而不知所云时,他深深感到改革乡村儿童教育之迫切。莫须有先生抱着“惟有懂得受罪意义的人才是真正的教育家”的坚定信念,与顽固的旧教育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对积习已久、影响至深的乡村教育进行了改革。他认为:真正的教育家“有诚意”、“谦虚”,“知道尊重对方,不拿自己的偏见与浅识去范围别人”[8],对于同行是如此,对于受教育者亦是如此。因此,他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儿童,并从儿童的生活和心理出发,不断探索适合于他们身心发展特征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莫须有先生摒弃旧有的脱离儿童心理和生活世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努力拉近它们的距离。一方面,他引进新的语法教学。为了使学生们掌握现代白话文法和结构,他抽出《论语》中的句子让学生们译为白话,挑出《三字经》和《诗经》中的话做句式分析,结果在一些循旧式教书的教师那里引起轩然大波,然而学生很快适应并喜欢上了这种教学。另一方面,莫须有先生坚决革新作文教学理念,大力提倡“写实”,让孩子们都有话可说,且言之有物。他认为“中国的小孩子都不知道写什么,中国的语言文字陷溺久矣,教小孩子知道写什么,中国始有希望”!在他看来,英国小学生的作文都很好,够得上健全二字,“不乱说话,话都有意义,事是一件一件的事,不是笼统的事”,小孩子的作文就应该这样[9]。而老师只要像小孩子一样,懂得他们的爱好、特点,就能引导他们写出好作文来。他指定李笠翁的《竹》、《杨柳》、《荷叶》等作为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文,给他们出了一些当地相当习见的事物或风俗作为题目,让学生写荷花、蟋蟀、放猖等,告诉他们“一切事情都可以写”。因觉得教材太古旧,又加上交通隔绝,莫须有先生甚至自己亲手写文章给学生读。现实中的废名也正是如此,《五祖寺》就是这个时候写成的。渐渐地,他的学生们将信将疑地喜欢上了这种国文教学,毕竟还都是小孩子,天性、童心得以重新释放,也写出了一些天真、质朴、有趣的作文,让莫须有先生很是喜悦。当读到一篇作文里学生说他清早起来看见荷塘里有一只小青蛙蹲在荷叶上一动也不动,“像羲皇时代的老百姓”时,莫须有先生就“很佩服他的写实”,甚至觉得“这比陶渊明‘自谓是羲皇上人还要来得古雅而新鲜”。他还奉县长之命为中学招生考试出作文题目,然而这个“权柄”却让他十分犯难:“他当然不是公安派,但也决不可以竟陵派,要反对八股,但也不可以太露锋芒,他要以一个题目奠定黄梅县国语教育基础,最要紧的还要塞八股教育家之口!”[10]莫须有先生想到的题目是“暮春三月”,这个题目各方面都无话说。最让莫须有先生高兴的是小孩子都不知道八股,没有一个人理会题目这四个字的出处,大家都是写实了,都是写眼前的春天。莫须有先生的教学初见成效,并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除了语文教学,莫须有先生还去关心了其他科目的教学。比如他主张数学教学应“以简驭繁”,数学题设计应“简单得有趣”,“倘若要我出算术题,我要忖度儿童心理,怎样他们便算得对,使他们能得到算对的欢喜。这样他们慢慢地都对了”,“专门出难题目,便等于猜谜,与数学的意义恰恰相反”[11]。教学内容、方法的选择及题目的设计都要从儿童心理和儿童生活实际出发,尽可能地促发儿童的自觉探索和创造能力,并使他们沉浸其中。只有使儿童爱学、乐学,这样的教学才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
个体的认知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儿童的教育则要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教育者无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用成人化的思维、方式、方法去教育儿童,不仅起不到良好的学习知识的效果,而且会使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一种痛苦的心理体验过程,进而摧残儿童的身心发展,使他们丧失学习兴趣、丧失创新的欲望和能力。与此同时,要探索符合儿童认识发展水平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离不开对儿童生活的关注。儿童有不同于成人的“生活世界”,只有拉近儿童与生活的距离,才可能对儿童进行合理有效的教育与引导。莫须有先生在黄梅的教育改革,充分体现了其对儿童天性的尊重。
除了学校教育,废名还指出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他认为父母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对于儿童的教育和成长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不仅儿童的行为习惯基本上是经由家庭环境影响而养成的,其安身立命的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更是首先从其父母身上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承传。因此,莫须有先生非常重视对其子女良好习惯的培养,比如他从“拿剪子剪一柄叶子”这种小事着手,练习纯的工作习惯。他还时刻注意自己的身教,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会对孩子成长带来不良影响,而且他把教育儿童同时当成自己修身的机会。每逢纯被一件事占据心中且急于去做的时候,他便故意耽误时间,训练其耐性,同时训练自己。在教育儿童的同时,不忘教育自己,为人父母要是都抱着这样的态度和想法,必会尊重、体谅儿童,并身先示范,给他们以良好的教育和影响。
儿童教育应当符合儿童的本性,应当尊重儿童本有的世界,应当满足儿童生活中成长的需要,这是废名在小说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儿童教育观。那些真正能体现正确儿童观和儿童教育思想的小说,离不开作者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思考。废名儿时的受教育经历、战前当北大讲师的经历、战时在黄梅的教育经历以及教育小儿女的经历都是其小说中叙述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素材和思想源泉。废名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并实践了其以儿童为本的教育思想。如今虽已时过境迁,但在当前教育实践中,成人意志还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儿童的生活、教育和思想,支配着儿童的世界,各种功利主义的教育使儿童的身心遭受着极大的损害。因此,我们今天仍然有必要提倡尊重儿童天性,倡导以儿童为本的教育思想,使儿童能得到自由、快乐地成长。废名的小说融教育思想与教育故事为一体,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思想启示,还提供了许多鲜活的教育实例,不失为儿童教育的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5]冯文炳.黄梅初级中学同学录序三篇[A].冯文炳选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2][3][6][7][8][9][10][11]废名.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A].废名选集:一卷本[C].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
[4]废名.教训[A].陈振国.冯文炳研究资料[C].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9.
Fei Ming's Educational Thoughts on Children: an Example
CHEN Tao-lan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36, China)
Abstract: Fei Ming returned home from Beijing University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worked as a teacher in a primary school.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contents describing children's education in his autobiographical novel "After Mr. Mo Xu-you Took Plane". He believed that every child has his own world, and that educators should respect their worlds. Nature is the children's good school. Teaching should be 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s lives and psychology. These thoughts are still significant to today's education.
Key words: Fei Ming; educational thoughts on children; After Mr. Mo Xu-you Took Plane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1YJCSS0009)。
收稿日期:2012-10-10
作者简介:陈桃兰,教育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杭州,310036)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