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伟杰
在造假的流程中,卖假者拿到假玉之后,第一步往往是编故事,找专家出具鉴定证书。这些事做完,第一个阶段就算完成了。
然而,目前国家认可的文物鉴定机构都是针对文博系统内部的,不对外承接鉴定业务。市场上说的那些所谓专家鉴定,是指退休专家以个人或拍卖行特聘专家的名义,参与收费鉴定活动,如每件100-200元,鉴定证书则要1000-2000元。
“这里面就有问题了,他代表的是个人观点,不是官方意见。这本身就不应该作为判断文物真伪的条件。所以,我们不能迷信专家。专家一般只在很窄的一个方向上有研究,不可能是万宝全书,如果他既会看玉器,又会看瓷器杂项,就有问题了。”
上海市玉器鉴定专家张慧说,收藏市场发展太快,大多数投资者都缺乏文物鉴定的基本知识,被某些专家和拍卖行利用,将鉴定作为赚钱或欺诈的工具。我们应当通过行业法规,限制这些专家的私下鉴定行为,国家也应该尽早开设面对民间文物的鉴定机构,为民众提供鉴定服务。
央视《鉴宝》栏目玉器专家、江苏省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副主任吴念亲的说法更加直接:“现在赚昧心钱的专家很多,只要给鉴定费,就能出证书,而这类专家往往眼力也是不济的。”
这种情况不能不令人担忧,因为目前收藏热席卷全国。学者吴树曾经估算民间藏友估计有8000万之众,但其中真正懂得藏品鉴定的少之又少。因此,他们的投资和收藏都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所以,我们要将收藏和投资区分开来。真正的收藏家不是以赚钱为目的的,他是真心喜欢藏品及背后蕴藏的丰富文化、历史内涵,并且愿意在这个领域深入研究下去,这样的人成为民间专家的概率就很大。而投资者只是将藏品作为一个投资标的,本身没有对藏品及其相关的历史知识做深入的研究,他们在藏品的真伪鉴别上,只能参考专家或朋友的意见,而这样上当受骗的概率就很高。曾经有过统计,仅古代玉器一项,市场上真品的概率不到2%,各个时代仿制的大量赝品充斥市场,对于收藏和投资行业的良性发展都是不利的,也间接造成了目前高古卖不过战汉,战汉卖不过明清,明清不如现代和田原石的奇特现象。这种文化价值的背离是值得所有人深思和反省的。
如果说得多一点,就要提到一个潜在的因素,那就是老专家与新专家的地位之争。古玩行里资历很重要,往往是名头大、年纪高的最受欢迎,实际上这个判断是有问题的,专家的年纪一大,眼就花了,在鉴定方面难免会有差错。新专家要在行业内奠定地位,就必须积极主动,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这时候如果老专家犯了错,那么他们的机会就来了。
再一点,就是馆院专家与民间玩家的话语权之争。馆院专家的研究对象一般都是考古出土的,真伪没有疑问的器物,你要是拿一件民间流转的文物让他去辨别,他未必能够比得上民间玩家。而长期以来,馆院专家垄断了话语权,民间藏品得不到重视,很多真品精品也经常被污为仿品赝品,这个和馆院专家的明哲保身心态有关,因为面对一件民间藏品,说假比说真的风险小。而且他们也会刻意回避采用科学手段鉴定,而更倾向于用眼学鉴定,这样专家才能保值增值,而这个对民间文物的收藏和保护是很不利的。其实,有一些实战经验丰富的民间玩家,他们的鉴定水平要高于馆院专家,在收藏鉴赏方面,社会也应该为他们开辟一个与投资者大众交流的空间。
最后,张慧表示,作为普通收藏者,应该在买东西前,先确定主要的收藏方向,并且钻研相关的收藏与鉴定知识,多看真品。还有,就是要多与藏友交流,吸收各家经验,反复求证,要敢于颠覆自己的错误观点,才能不断长进。
对话张慧
打字员时间久了,
也成了研究员
记者:您认为市场上的玉器造假现象为什么这么普遍呢?
张慧:目前的问题不是市场一方面造成的,主要分三个层面。首先是法律瓶颈约束了民间文物的交易渠道,民间文物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很多真品由于没有官方的鉴定渠道,被损毁了,十分可惜。其次是馆院专家水平不一,打字员时间久了,也成了研究员,退休后就干起了鉴定,怎能分辨真假?再者就是拍卖法保假不保真,拍卖品的真伪得不到保证,直接造成大量假货赝品横行。
记者:造假现象被发现之后,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卖假者会说,不是我制造的;造假者会说,我只是制造了一个仿真艺术品,我并没有说它是真的。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张慧:要国家尽快开辟对民间文物的鉴定渠道才行。当然,在文物保护法中,个人是不能拥有一二三级文物的,这点也要修改。目前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跟不上,大家没有无偿献宝的想法,需要给予经济补偿,或者出台承认民间文物,鼓励藏宝于民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