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特点及启示

2012-04-29 02:04岳军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2年6期
关键词:职业资格职业指导就业指导

岳军

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就业压力持续上升,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各高校日益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水平进步也很大,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严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高校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交流日益增多,发达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借鉴。英国作为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其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就业指导队伍也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和稳定的架构,具有较高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保证了高质量的就业指导与服务。

英国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特点

1.机构健全,人员配备较为充足

英国高校都设有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机构,虽然名称不同,但主要工作内容基本一致。就业工作部门的人员配备由所在学校自行决定,教育主管部门没有统一要求。英国高校就业工作人员与学生总数的比例明显高于我国。据英国部分高校就业工作机构负责人提供的数据:剑桥大学学生约1.8万人,其就业工作人员为30人;华威大学学生约2,2万人,其就业工作人员为38人;威斯敏斯特大学学生约2万人,其就业工作人员为17人。但英国大学院系没有就业指导人员,就业指导工作全部由学校就业中心完成。与我国高校就业工作机构相比,英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涉及就业管理,毕业生离校后不需要办理毕业派遣手续,就业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相对较轻。此外,就业工作人员对学生的指导与服务更多是“被动”的,只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与服务,指导与服务的内容基本都是按计划进行,个体指导采取预约的形式。

2.就业指导基本实现职业资格准入

就业工作部门分工明确,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就业指导是就业部门的工作核心,人员配备的比重最大。据英国部分高校就业工作机构负责人提供的数据:剑桥大学30人中,职业指导师为20人;华威大学38人中,职业指导师为11人。此外职业指导师分工明确,按照其不同的职业背景和特长负责特定学院和特定专业的学生,以保证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职业指导师通常须获得职业指导和职业教育方面,的职业资格认证。虽然英国政府没有强制要求职业资格准入,但高校职业指导师普遍获得了各类职业资格。其中华威大学的职业指导师研究生课程是一项重要的职业资格认证。该资格申请者必须是本科毕业,且本科成绩绩点不低于2.2分(英国高校绩点满分是4,即A=4,B=3,C=2,D=1。绩点的计算一般是将每门课程的学分乘以学时,加起来以后除以总的学时,得出平均分;而我国高校绩点满分一般是5),在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工作。职业指导师研究生课程共60学分,其中第一个和第二个模块各20学分,第三个模块可自选两个10学分课程。修满学分可获得华威大学职业指导师研究生认证。

3.就业指导职业化

2007年10月,英国教育部和劳工部推出文件草案协商,明确就业指导人员的资历架构及持续的专业发展,认为其职业本身就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而且要求指导部门和培训机构的雇主制定适当的培训和发展计划。此外就业指导人员可在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培训机构等单位流动,多单位的任职经历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就业指导人员的经验;同时国家认可的多种层次的资格认证也为就业指导人员提供了职业领域的上升空间。

4.非盈利公共机构发挥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英国各类就业基金会、就业协会等公共机构众多,属非盈利性机构,既不是政府部门,又有别于企业,完全根据市场需求开展专业化服务,服务内容与高校就业中心有相近之处,但往往专注于某领域。由于其服务有利于社会和政府,且不以盈利为目的,因此政府提供适当经费支持或购买其服务,并在税率上给予优惠照顾。这些公共机构不仅是政府联系社会各方面的桥梁和纽带,也在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现状

近几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有效需求增长有限,而毕业生总量有了较大幅度增长,形成了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矛盾。目前,全球经济发展的不明朗因素增多,欧债危机尚未结束,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压力增大。此外,人才竞争不仅仅是国内高校毕业生之间的竞争,还意味着日益激烈的外来竞争。据2010年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透露,从1978年到2009年底,留学回国人员达49.74万人,2009年回国人数首次突破10万人,增幅达56.2%。持续增长的留学回国人员又加剧了国内就业市场的竞争。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就业指导人员所承受的压力日趋增大。

鉴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制的特殊性,部分高校存在着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很多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既从事就业指导又兼顾日常事务,用于就业指导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大部分又是行政人员,行政人员存在着校内岗位轮换的问题,导致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的流动性较大。

各高校虽然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但大部分高校未将就业指导队伍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就业工作还有一定的边缘化趋势。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存在着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不够、就业指导人员分工不明确、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要解决此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启示与借鉴

1.要适时调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定位

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建立毕业生就业状况对人才培养的反馈机制,协调教学部门改进教学方法,按照国家和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突出就业需求导向。就业指导需要前移,职业生涯规划要从低年级開始。要进一步弱化就业管理,强化就业指导与服务。在就业指导与服务方面,要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从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就业满意度角度出发,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与服务的精细化水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国际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将是全球范围内更广泛的竞争。各高校要通过学术交流、国外培训、集中学习等方式拓展就业指导人员的国际化视野,强化毕业生就业个体化指导,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要推进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

需要从政策层面推进就业指导队伍的职业化。目前,我国职业资格认证较多,认证的监督制度不健全,需要从政策层面建立职业资格认证准入制度,特别要加强对以盈利为目的的职业资格认证的监督检查,保证职业资格认证的权威性和专业化。此外,要将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重视对现有队伍的培养,加强专业学习和培训,如定期举办各类交流与培训,在职称评定、学习深造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3.要推进就业指导队伍多元化建设

毕业生总量近几年迅速增长,但各高校就业指导人员数量并没有按比例增加,不同高校的就业指导人员的紧缺程度不尽相同,在各高校总体编制紧张的情况下大量增加就业指导人员并不现实。因此,各高校要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学校、院系两个层面建立兼职导师、兼职辅导员队伍。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特殊性,各高校二级院系的副书记、辅导员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充分发挥二级院系副书记和辅导员的作用,让其成为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各种途径吸纳优秀的社会就业指导专业人员、校友以及用人单位招聘专员,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的就业指导队伍中,可进一步拓宽毕业生视野,开拓就业渠道,提升就业指导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责任编辑:张雯】

猜你喜欢
职业资格职业指导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解读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职业资格制度的执行困境
国务院再取消62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澳大利亚职业资格框架探析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