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孔子作为众多弟子“常师”的“以授业为天职”、“学而不厌、誨人不倦”的崇高精神,多角度阐释了孔子“以身作则”身教思想的价值和现代意蕴。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以身作则;身教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3-0009-05
孔子作为众多弟子的常师,原是“学无常师”的突破。他虽有别于后世的业师,却以授业为自己的天职。其学而不厌、誨人不倦精神、特别是以身作则的身教,足以为后世人师的楷模,也就值得研究。
一、以授业为天职
孔子作为人师,常以“学而不厌,誨人不倦”自励,亦以此自慰。“誨人不倦”含义如何,孔子如何不倦地誨人?似清楚,也还值得探讨。
孔子自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论而》)“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誨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正因为他有誨人不倦的精神,所以,“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誨焉”。(《论语•述而》)
孔子称:“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礼记•中庸》)固然是谦词,究其行迹,此四“未能”,虽非出乎本意,倒也大致符合实情。表示他为了专心致志地授业,作出了多大的牺牲。他未提到的第五道:所求乎师,以事弟子,能也!
然而,孔子却常常担心自己不能胜任教誨之事。他有四忧:“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堪称忧道不忧贫的君子!以“学之不讲”为忧,正如李贽所说:知圣人之“忧”,便知圣人之“乐”。(《四书评》)
尽管他毕生孜孜不倦地学,滔滔不绝地誨,他仍不满足。晚年甚至还自责:“吾有耻也”,“幼不能强学,老无以教之,吾耻之”。(《荀子•宥坐》)
“誨人不倦”之“誨”,在《论语》中同“教”有别。《说文解字》注:“誨,晓教也。”段玉裁注:“晓教者,明晓而教之也。训以柔克,誨以刚克,《周书•无逸》:‘胥训告,胥教誨是也。晓之以破其晦,是曰誨。”
人类教育文明的早期,“上所施,下所效也”的“教”,尚未定型。教化,主要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誨”属言教,为直接施加影响的方式,故为“晓教”。孔子提到“吾与回言终日”(《论语•为政》),其誨人不倦之精神可见一斑。
孔子之誨,是在同弟子打成一片的情境中进行的:“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不仅如此,他还同弟子坦诚相见:“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论语•述而》)这个表白已由其弟子陈亢通过侧面调查予以证实(参见《论语•季氏》陈亢问于伯鱼章)。
孔子誨人的意念,愈老愈强烈:“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是故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也。”(《荀子•法行》)
夫子总是把“誨”同“学”联系在一起。“学”是“誨”的源泉。孔子“学而不厌”的精神,众所周知。值得一提的是,他曾说:“如垤而进,吾与之;如丘而止,吾已矣!”荀子提到这句名言,联系当时世道,不禁感慨系之:“今学曾未如肬赘,则具然欲为人师。”(《荀子•宥坐》)这就是说,现在有些人,所学到的东西还不如肉瘤,既少而又无用,却自以为堪做人师。
其实,孟子早就告诫:“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章句上》)明代李贽读到这里,感慨更深一层:“‘好为人师,哪个去师他?”“今之‘好为人师者,亦饥寒迫之耳。其胸中实是怕极,何敢言‘好?”(《四书评》)
孔子为什么会对教誨弟子如此执着呢?用他自己的话说,便是:“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誨乎?”(《宪问》)表明他誨人不倦系出于对弟子由衷的关爱。
孔子弟子对乃师一往情深,以颜渊为最。正由于孔子对弟子情笃,当颜渊英年早逝时,孔子连声哀叫:“天丧予!天丧予!”子哭之恸,连在场的其他人亦为之动容:“子恸矣!”(《先进》)弟子冉伯牛有疾,大概得的不治之症。孔子自牖执其手,哀叹:“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雍也》)
孔子即使是对其弟子的某种行为表现不满,有时甚至出言不逊,无非是爱之深,恨之切。如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孔子斥其“贼夫人之子!”(《先进》)是对误人子弟的行为不满。孔子对同他过从最密的弟子如子路、颜渊反而显得随便。如子路在其身旁,“行行如也”,“子乐”。随口说:“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先进》)似乎不近情理,实为“乐报之词”(《李贽》):(《四书评》)子畏子匡,师与弟子失散。颜渊晚到,孔子突然冒出一句:“吾以汝为死矣!”(《先进》)似乎骂他,其实情急之际,可能担心其爱徒遭遇,蓦然重逢,不觉惊喜,这才发出如此“情急之词”(李贽:《四书评》)。颜渊也在情急之下,答以“子在,回何敢死?”甚妙。
颜渊对乃师以父视之,夫子心中有数,但他并不把颜渊当作儿子看待:“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先进》)关于孔子为什么表示“不得视犹子也”?同对下文“夫二三子也”的理解相关。以往注家把这句话同对颜渊厚葬联系起来,其实,亦可解为:不是我对颜回薄情,我要对弟子一视同仁,不宜偏爱[1]。
其实,孔子对弟子的感情深于父子之情。从《季氏•陈亢问于伯鱼章》可知。陈亢通过向伯鱼(孔子之子)探听他们父子之间的谈话,意外地发现:“君子远其子也”!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人师精神?是一种至诚的精神,忘我的精神,“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二、以身作则
孔子深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罕》)这是他反复强调的从政之道。作为人师,为了正人,他先正己,以身作则,这便是“身教”。
如何把握孔子身教的要义呢?
1.由于孔子授业,立足于弟子学,故作为人师是否好学,如何活学,将对弟子求学态度发生影响。
2.孔子实施的为君之教,着重以行为准则规范弟子的行为,又以礼乐规范行为准则之用,作为人师要使弟子信服君子之教,先得身体力行。
3.作为人师在授业中对待弟子的态度如何,也将影响其师-弟子关系的正常。
关于孔子身教,在《论语》记载中提供了什么佐证呢?
〔一〕孔子一向谦虚,却没有必要讳言自己好学,《论语》中相关记载如下:
当有人问子贡“仲尼焉学?”子贡理直气壮地回答:“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
公西华对于孔子学而不厌,深感自愧不如:“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述而》)
〔二〕尽管孔子自认“躬行君子吾未之有得。”(《述而》)其实他所表白的态度和行为选择已经显示出其高尚的品格。其弟子关于其志趣与言行的记载可视为对夫子自道的验证。
《论语》所传道的夫子自道为:
孔子子弟对其言行举止提供的见证如下:
〔三〕孔子弟子曾参临死前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临终念念不忘的是:“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论语•泰伯》)此肺腑之言,显见得儒家之徒何等重视仪表。
孔子素重仪表,其在官场仪容,《论语•乡党》所记甚详。日常仪表,一语以尽之:“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惟关于《论语》此章文本,曾有争议。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提到,“子”,一本作“子曰”,并提到齐代皇侃《论语义疏》(原本)“子”作“君子”。清代崔灏《四书考异》援引《释文》所断,并指出今所见《论语义疏》脱漏“君”字,还提到皇侃曾据《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章》称:“所以前卷云‘君子温而厉也。”可为其脱漏之确证。如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就非对孔子仪表的表述,而属孔子关于仪表的见解了。好在夫子一向注重言行一致,即使“温而厉”云云为夫子之见,仍不妨在孔子身上循名责实。
1.温而厉,属“正颜色”。子夏所谓“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语论·子张》),可资参证。
孔子自称“色思温”(《论语·季张》)。这才使弟子依其身旁无拘无束: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氛围活泼、宽松。“子乐”,得意之余,居然冒出一句:“若由(子路)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开玩笑豁了边,“出辞气”或近于鄙,反而显得亲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兴致勃勃地问:“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命诸弟子言志,并于弟子作答前,先予交待:“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不必在长者面前心存顾忌。子路率先述志,不免大言不惭,“夫子哂之”;对公西华、冉有述怀,未置可否。最后问到年龄较长的曾皙,曾皙正在弹瑟,听了三位学友高论,似有愧意,勉强表示“异乎三子者之撰”,得到的是慰勉:“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曾皙顾虑冰释,遂坦然直陈:“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先生不禁为之动容,喟然慨叹:“吾与点(皙)也。”老夫子也还洒脱。子路等三人离座后,曾皙探问夫子观感,得到的回答是:“亦各言其志也已矣!”(《论语·先进》)可见,“即之也温”,其言非虚。
然而,此公间或“其言也厉”。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受到直言不讳的批评:“贼夫人之子。”子路辩解一通,老先生怒不可遏:“是故恶夫佞者。”(《论语·先进》)难怪李贽于此评说:“仲尼于子路,每下毒手。”(《四书评》)言过其实。孔子甚至对其高足,也出言不逊:子畏子匡,颜回迟到,孔子发火:“吾以汝为死矣!”(《论语·先进》),或情急所致。
孔子出此“辞气”,正由于他同颜回、子路关系非比寻常。他曾把颜回引为同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虽然颜回视其师犹如乃父,夫子的态度是:“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于师一弟子关系,不滥用亲情。不过,孔子同弟子的亲近,实远甚于父子交往。所谓“君子之远其子也”(《论语·季氏》),便是明证。
2.孔子认定从政宜尊“五美”。其中之一,为“威而不猛”。
何谓“威而不猛”?有道是:“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论语·尧曰》)即权威出于庄重。“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学而》),非以势压人。子夏所言“望而俨然”,此之谓也。
3.恭而安,属“动容貌”。老先生“貌思恭”(《论语·季氏》)。“居处恭”,属“仁”(《论语·子路》);“行之也恭”,乃君子之道(《论语·公冶长》)。有若称:“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论语·学而》)
夫子思恭,要在表里如一:“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恭而安”,方为真恭。
孔子察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依此法察此公之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可知:“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此公“居无求安”,安于其道;不讳言富与贵,惟求“以其道得之”,并不矫情。
总而言之,孔子教态倒也自然,非拿腔拿调、道貌岸然的庸儒可比。“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中庸、平和之态可掬。此中分寸,似难掌握。其实,夫子能爱人、能恶人,所爱、所恶,都不偏激。乐则笑,愤则骂,虽间或失态,一般尚称得体。“丘也”,非如后世儒家所描绘的那样道貌岸然。“率性之谓道”,老夫子不失洒脱。惟其如此,师一弟子之交,至为和谐。
孔子讲究中庸之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深明过犹不及之理。“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他正是人格化的中庸。
三、古今势易话人师
近代以来,教师日趋职业化,“学有常师”早成定局,师道不免随之变化。
1.古代学无常师,学子求师不易。“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得其门者或寡矣!”(《论语·子张》)原喻孔子之贤,后人藉以说明求师之难:“未得及门,曰宫墙外望;称得秘授,曰衣钵真传。”(《幼学琼林:师生》);在现代,因学有常师,教师不求自在(名落孙山者例外),“求师”意识淡化,而代之以教师反求学生学习。古代的佳话,如“负笈千里,苏章从师之殷,立雪程门,游杨敬师之至”(《幼学琼林·师生》)一去不复反了。
2.近代以来,“知”从以知人为主,转为以书本知识(文字符号)为主。所学转移,择师的标准亦随之转移。
就“常师”而论,在现代,“温故而知新”固然“可以为师矣”,温故而不知新,未必不可以为师。
古代名师,或使弟子“如坐春风之中”。在现代“仰沾时雨之化”,早已化为弟子的谀词。
3.在现代,既然有了“常师”,似乎也就无需在“常师”以外求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虽属至理名言,很难化为自觉的追求。
看来随着人类学习条件优化,人类求师意识反而弱化了。
这不是今不如昔么?今古势易耳!今人已经并还将实现古代梦想不到的教育目标,而古人实现其狭窄目标的那种相对优越的条件,也属今人难以梦想的境界。
Study on Confucius Example Education
CHEN Gui-she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Abstract: This essay analyzes Confucius' lofty spirit as the teacher of his disciples, such as transmission of knowledge as his holy responsibility, learning without tiredness and educating without exhaustion, etc. From different angles, the value and modern significance of his thoughts of example-setting for his disciples are expounded as well.
Key words: Confucius' education ideology; example-setting; study on example education
收稿日期:2012-01-10
作者简介:陈桂生,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上海,200062)教授,著名教育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