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伟民
在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上,是先有虫而后有人。也许正因此,“虫”这个世界上数量最庞大的动物群体无处不与人们争利,于是就有了连绵不断的人虫大战
大约3.5亿年前,昆虫的老祖宗们就已追随登陆先锋蕨类植物爬上了陆地,开始了占领整个地球的宏伟征程。
一
经过几亿年前赴后继的努力,其种类竟然进化出了150多万种。在北极寒冷的冰山上,在赤道炎热的小岛上,在高耸入云的山顶上,在深不见底的海洋中,在地下数千米的岩石缝里,在海拔数万米的稀薄空气中,还有在你家床底下、衣柜内、米袋里、餐桌上到处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它们在地球上几乎已无处不在,并且还在继续蔓延、扩散。也许它们认为这颗蓝色的星球本是它们首次发现,理应完全属于它们所有。
大约在300万年前,人类闯进这个世界,睁开朦胧的睡眼,发现这儿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茂密的森林、潺潺的流水,也蓦然喜欢上了它。可是,摘点水果充饥却发现一些小肉虫已捷足先登,把果肉掏空了;捧些河水解渴却看见许多小虫子正在水中似无忌殚地嬉戏,把清澈的河水污染了;找个地方躺一会儿,也召来许多虫子捣乱,搅的人不得安宁;自己开荒种点粮食,昆虫也来抢夺;盖间小木屋栖身,昆虫又来破坏,把好好的房子蛀得千疮百孔;稍不留神,自身也成了蚊子类“吸血鬼”的猎物。
是可忍,孰不可忍?小小昆虫胆敢向充满无穷智慧的人类挑衅!自此,被激怒的人类开始了与可恶昆虫的漫长较量。
说不清什么时候人类把侵害人类利益的昆虫称作“害虫”的。早先,人类对昆虫似乎毫无办法,任其肆虐。尤其在农作物中,昆虫们都有自己的藏身绝技,平时很难被发现;而当见到它们时,却又如同突然降临的“神虫”,铺天盖地而来,让人措手不及,只能任其为害后收获残羹冷炙。在那段时期,人们基本上是靠天吃饭,每年期盼的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做的只是祈求“神灵”保佑。
二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开始醒悟了,自己辛勤播种的稻谷,为什么要让昆虫分吃?自己辛苦建造的居所,为什么要让昆虫分享?豺狼虎豹这些凶猛的野兽,我们都能打死,还怕这些小小的昆虫吗?我们应该、也有能力保护好自己的劳动成果——就这样人类赤膊上阵了。
当面对面、一对一地搏斗时,人是绝对的胜利者。虽然昆虫们把几丁质的骨骼长到外面,充当铠甲。但对人类来说,那点硬度太微不足道了。用手一捏或用腳轻轻一踩,昆虫立刻命丧黄泉,没有任何的抵抗力。就这点能耐,也敢与人类争高低,太不自量力了!地球是人类的,智能的人类才是地球万物真正的主宰,昆虫要么顺从人类的意愿,忠心耿耿地为人类谋福利;要么靠边站。倘若胆敢捣乱,就地处决,决不姑息!
一只又一只的昆虫被踩死,人类非常解气,得意的笑容常常堆在脸上、挂在眉梢。这就是最早的害虫防治技术——人工捉虫。别小看这一技术,它标志着人类正式向昆虫宣战,赤手空拳地拉开了人虫之战的序幕。直到今天,我国许多地方还把这一古老的治虫技术当作一项时常运用的有效措施,作为防治害虫的最后一道屏障。
人类与昆虫的恩恩怨怨,说来也是情中之事。人类以老大自居,想让世界万物都听从调遣,为己服务;而昆虫是动物界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动物类群,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它们就已在这世上生存了数亿年,当然不愿轻易退出这个舞台。说不定,它们还在惦记着人类不过像当年不可一世的恐龙一样,只是历史长河中的匆匆过客,它们才是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完全没有必要向人类屈服。矛盾激化的结果是双方为争夺食物和资源而进行无休止的争斗。
三
一对一,昆虫肯定吃亏,因为与人类相比,它们的体型实在太小了,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这就像博击运动中,轻量级运动员怎能与重量级选手比高低,更何况一只昆虫的重量尚不及人类体重的万分之一!
然而,昆虫繁殖快,数量大,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一只昆虫死去了,它的兄弟姐妹们还会毫不畏惧地继续跟人类周旋。以牺牲个体来换取群体的利益是昆虫世界中的一条重要的生存之道!
我们经常从小说中看到这样的描述:热带森林中,一群蚂蚁自远方爬来,沿途未及逃走的动物顷刻间被蚂蚁食尽,只剩一堆白骨,遇到小河挡路时,聪明的蚂蚁会结成圆球向河对岸滚去,等冲到对岸时,外层的蚂蚁早已被河水淹死了,可是它们的死换来了内层同伴们的生存,那些活着的蚂蚁抛下同伴的尸体,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向前赶路,顽强地爬向它们预定的目的地。如果你留意,你身边也常常发生这样的动人故事。想想你熟悉的蜜蜂,当蜂房受到威胁时,小蜜蜂们会毫不犹豫地向入侵者攻击,射出罄尽毕生心血的螯刺。你也许还不知道,那螯刺是蜜蜂的生命,没有了螯刺的蜜蜂是不允许再回蜂房的,而摆在离群蜜蜂面前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死亡!换句话说,蜜蜂蛰人是一种自杀性的攻击,是在以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同伴的安全!
四
俗话说,好汉难敌四手,猛虎害怕群狼。一个人无论多么强大,却只长有两只手,累死累活一天也不过捏死几百只昆虫。这对成千上万的昆虫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更何况,正面打不过人类的昆虫,屡次受挫后与人类展开了捉迷藏式的游击战。
人类白天活动、夜间休息,它们有的反其道而行之,夜间活动、白天休息。比如有一种叫“地老虎”的害虫,白天卷着身子躲在地下睡大觉,傍晚人们休息时才探头探脑地从地下钻出来,爬到幼小的作物旁,张开贪婪的小嘴,将作物拦腰咬断,吃几口后抛到一边,再去啃下一株。也许它是像小老鼠那样为了磨磨牙,也许它是想学习樵夫多砍点柴,但却没学会如何把柴弄回家。总之,一夜过后,田间作物横七竖八,一片狼藉。而它呢,早忘了一分钟前干过的事情,又钻到土下安然睡觉去了。人们对其恨之入骨,但苦于见不其踪影,纵有浑身的力气却派不上用场。
人类毕竟是万物之灵,与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会使用和创造工具作为人体自身的延伸。在漫长的实践中,人们发明了各式各样的杀虫技术,有与田间管理措施相结合的农业防治技术,借助自然界外援的生物防治技术,利用昆虫生物学特性的诱杀技术,以及随现代科技发展不断产生的化学农药、激素合成、作物育种、遗传不育、基因工程等现代防虫新技术等。在防治策略上,也先后经历了自然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综合防治、生态防治等几个阶段的发展。
借助这些技术和策略,人类曾在人虫大战中取得过哪些辉煌战绩?且听下期道来。(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研究中心博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
链接
几丁质
又名甲壳素、甲壳质,其有效成分是几丁聚糖(壳聚糖)。在自然界中,几丁质存在于低等植物菌类、藻类的细胞,节肢动物虾、蟹、昆虫的外壳,高等植物的细胞壁等,是除纤维素以外的又一重要多糖。因几丁质的化学结构和植物纤维素非常相似,故几丁质又称做动物性纤维。节肢动物的外壳中有35%的蛋白质、30%的钙和无机盐、35%甲壳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