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沉淀和反思

2012-04-29 00:44陈永明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6期
关键词:上机课堂教学教育

陈永明

摘 要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探索创新精神和信息素养。本文基于新课程下,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结合作者的教学实例,从教师自身到针对学生方面需做的转变等进行了探讨,就当前信息技术教育中要进行的变化作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转变

中图分类号:G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6-0015-02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能力,发展全面素质、个性和潜能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全凭一堂堂好课不断点滴积累。好课是学科教学提升教学效率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科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物质基石和精神支柱,也是学科教学发展的生命源泉和灵魂。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如何充分的利用好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是值得我们进行反思。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进行教学研究,转变教育观念,采用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一、教师自身方面需做的转变

(一)要转变教育观念

旧的教育观念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要打破以前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树立育人的教学观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现代教育观,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二)要提高上机效率

上机是巩固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操作的重要一环,上机安排得当,则事半功倍。否则,45分钟的上机时间一会儿就过去了,学生提不出问题,教师轻轻松松,但效果很差。教师必须从这几个方面来提高上机效率。

1.合理安排上机时间

根据计算机学科的特点,让学生从学习的第一天开始就上机操作,上机课时占总课时的90%,同时将上机安排在理论课之后,使学生及时感受到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由操作促进理论的消化和巩固。

2.适量安排上机作业

提高上机效率的最佳方法就是布置一定的上机作业。部分学生上机难以促进理论的理解,反倒感到理论和实践不是一回事,上课都听得懂,操作就是不行。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每次上机均安排适当的作业,并督促学生完成。减少盲目性,增强针对性,虽然学生的提问增多,教师工作量增大,但上机效果明显提高。

3.充分利用教学软件

计算机电子教室教学是普遍采用的方法,它具有很好的人机对话的功能,克服了学生多老师少,学员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的弊端;同时还具有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教师可以将基础较好的学生与基础较差的学生分成一组,小组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让小组合作学习带动整体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它还拥有视频播放和录制的功能,将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动画视频播放方式展现出来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要采用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1.游戏教学法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复杂,不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讲起来费时间,而学生也感觉枯燥无味。作为教师就应深钻教材、教法,把知识化繁为简,变成易接受、有滋味的游戏,让学生参与,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学习Photoshop中,根据所给图片完成图片的合成,利用小组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和不同小组之间的竞争比赛,在紧张而又快乐的氛围下完成学习。在学习Excel时候,如电视选秀节目,利用所学的Excel函数与公式计算,设计一个选拔最佳歌手游戏,让学生也当一回“评委”,完成知识的学习。

2.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育思想的具体化。任务驱动是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为着“任务”,为制作一件“成品”或“半成品”去动手操作,去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比如,当大功告成,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就会考虑:“我不能白做,得留在我的电脑里。”接下来就学会了保存,保存好了,交给老师。这样一节课没停手,就不会感觉枯燥,不知不觉就下课了。

二、针对学生方面需做的转变

(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

学习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尤其是学习计算机课程,如果我们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以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训练,以后只须稍加指导,学生就会乐在其中地完成后续学习任务。

(二)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

高中生大多具有逆反情绪,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渴望被关注,渴望成功。在课堂上常有着“示威”“暗斗”“唱反调”甚至随心所欲的表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充分挖掘非智力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1.积极主动的鼓励。“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正面诱导,鼓励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

2.给予无私的关心和帮助。教师要促成课堂支持性学习气氛的形成,给遇到困难、丧失信心、情绪低落的学生以必要的心理支援。

(三)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创设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计算机教学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还可通过变化无穷的画面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区,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有利的条件。根据教学需求将教学内容动态地加以分解、组合,生动地再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使抽象的讲授形象化,既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亦可拓宽思维空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问题式教学模式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习者通过互相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发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营造“疑”与“思”的良好情境,用疑问开启学生创造思维的心扉,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进行教育观念的变革,而且还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另外也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认识规律指导今后的学习。惟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能自由发挥,学生的素质才能得以全面提高,才能切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恒峰.新课改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08.

[2]阎立钦.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J].教育研究,1999,(7).

(责任编辑 若曦)

猜你喜欢
上机课堂教学教育
周金应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标准化护理程序对体外膜肺氧合术患者上机各阶段用时的影响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