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冠伟
识字既是阅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阅读本身的目的。小学低中段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识字、写字的量很大。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小,思维能力不成熟,所以这个阶段的识字教学是教师很头疼的一件事。我在低中段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了识字效率。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低中段识字教学方面的一点做法。
一、从成功的识字方法中汲取营养
1. 集中识字
旨在通过一二年级快速大量识字,使学生尽早做到能大量阅读,来解决识汉字和学汉语的矛盾。基本做法是一二年级的四册教材每册都分为几个部分,在每部分中先归类识字,再读若干篇课文,“识字——阅读”不断循环编排。在归类识字中,基本字带字是最主要的识字方法。如由基本字“青”,带出“清、蜻、情、晴、请、睛”。
2. 分散识字
分散识字是斯霞老师实验成功的一种注重音、义联系,以“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为主要特征的识字教学方法。它与集中识字以字形为核心不同,强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
3. 字理识字
字理识字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汉字形音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也就是说通过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法的分析,运用直观、联想等手段识记字形,以达到识字的目的。这种识字方法,揭示和解析字理,以使学生牢固建立字的形音义之间的联系,是核心;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是基本和有效的方法。
二、构建自主高效的识字课
1. 落实课标,识字、写字为重点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花很多精力进行频繁的问答,去分析课文内容,这就是越位;而用在识字、学词、写字上的时间很少,用在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上的时间很少,这就是不到位。要依照《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明确学什么,不学什么;教什么,不教什么。只有不折不扣地达成年段目标,体现阶段性,才能环环相扣,螺旋上升,最终实现小学阶段的各项目标。”(崔峦)
2. 删繁就简,依据学情来定教
找准教学的起点,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 融入情趣,让学生快乐识字
(1)猜一猜(猜字谜)。如“三面有墙一面空,有个幼儿在当中”就是“匹”字。(2)编一编(顺口溜)。如“水边两棵草”就是“满”字。(3)赛一赛。内容:读课文、读字词、记字形、写字。形式:小组间、男女生、同桌、师生。(4)做动作。如“看、搓、掰、捧”这几个字可以边做动作边书写。
4. 依法导写,让写字有章可循
(1)掌握笔画的分类。(2)掌握笔画的形态特点。(3)掌握笔画的书写要领。梳理偏旁,化繁为简,剖析结构,依法指导。定位法:首笔定位“三、尖”、借笔定位“打、门”、依形定位“地、和”。笔画法:主笔突出“足、我”、笔画串门“矿、雄”、疏密匀称“川、勿”、笔画对称“木、京”、字无双捺“食、炎”、上紧下松“文、字”。结构法:向上看齐“吉、宙”、比较两边“点、会”、半包半露“画、幽”、品头论足“颜、伸”、上盖下出“床、屋”、外伸里缩“远、趣”。
5. 细读文本,选择恰当的方法
(1)边阅读边识字。识字写字为重点,学段目标落实处。情境创设激兴趣,问题主线贯始终。精选内容循线穿,随文识字不离文。识写重点非孤点,听说读写融其中。构建高效识字课,自主识字梦成真。(2)先识字后阅读。生字镶嵌文本间,集中提取勿慌忙。情趣盎然读文本,读通读顺最为佳。借助语境先认读,集中识字再展开。学有重点教有法,音形义中有侧重。复现巩固多形式,识写结合不分离。
三、学以致用,感受识字的快乐
1. 畅游书海,感受阅读的乐趣
2. 创编童话,编织七彩的童年梦
通过以上方法的运用,使识字教学变得很轻松,不仅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满足了成功欲,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我将在今后的识字教学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寻求更多更好的识字方法。
(虎林市伟光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