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移默化,注重培养

2012-04-29 22:59:38张勇
考试周刊 2012年65期
关键词:钟表美的能力

张勇

美术课担负着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美术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集中的审美教育,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育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的信念端正。”作为美育手段的美术教学,不仅传播美的知识技能训练,而且将一个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世界带给学生,使他们从美的感受、体验中获得真善美的审美能力的熏陶和锤炼。

在人们生活过程中,对美的发现,认识和鉴赏的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通过后来的学习培养,逐渐形成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每个人对美的认识却是大不相同,因审美能力的差异而相距千里,所以审美能力的培养就十分必要。

一、审美能力的培养,从发现美、认识美开始。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我们要从对美的认识开始。但要认识美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对于初升的太阳是美的,盛开的鲜花是美的,蓝蓝的大海是美的,天上的白云是美的……但要发现山上的小草是美的,古朴的老屋是美的,种地的农民是美的,新生的绿苗是美的,就不太容易了。对于后者,许多学生一时无法理解它们的美,因此就无法发现美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发现美、去认识美,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中提高审美能力。为此,老师指导学生平时要注意观察事物,培养观察能力,养成观察的好习惯,例如,在家里浇花时,可以观察植物的形态,生长的规律;在放学路上,可以留意路边的建筑、行人的各种活动;在学校开运动会时,可以带上照相机,去拍下同学拼搏的身姿。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意培养学生对景物的色彩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的取景构图以及对景物取舍的能力等,如画一棵树,注意到它的立体形象,画两棵树,注意它们的穿插互让,大小有别,有如母子相依,画多棵树,注意层次分明,远近响应。在上插图课时,可以通过读、听、诵、想让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学生从中得到了愉悦,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审美能力的培养,从感受美中得到锻炼。

感受美,是指通过学生动手或劳动获得美的感受,即要求学生动脑动手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去观察、感受生活,用心去思考。在讲授线造型—风景一课时,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到了阳光下,走到了大自然,学生们高兴得手舞足蹈,好像是飞出笼子的小鸟,他们这个摸摸,那个瞧瞧,热闹极了。看到我在旁边画一株无名小花,学生们就围过来看,我指着小花说:这株小花很不起眼,我们平时都不大注意,但它非常顽强,显示着它茁壮的生命力,你们看,它从石头缝里生长开花,这难道不是很美吗?同学们若有所悟。然后我向学生介绍:画花卉时要注意取景构图,不要画满整张画面,应该居中分布,用笔要注意虚实变化,前面的深一些,线条也要粗一点,后面的要虚一点,用线要细,这样画出来的花才生动形象。同学们跃跃欲试,表现出创作的欲望和动力,纷纷去寻找自己绘画的对象。学生们突然发现,他们天天生活的校园,原来有这么多美丽、可爱之处,有这么多值得学生去描绘的东西。此外,我会带着学生去看河岸边盛开的桃花,田野里成片成片的油菜花,到了农忙季节,让学生去看农民播种,去看农民收割庄稼。通过这些观察、感受,学生们不仅陶冶了情操,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审美能力的培养,从欣赏美中得到提高。

当今社会,学生普遍缺乏审美能力,有着不良的审美习惯。教师通过欣赏课的教学,可以矫正这些因素。

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人们对艺术品的欣赏,不是简单的一种机械的物理反应,正如画家用自己的意识,感情去表现生活一样。它通过美的事物来调动人们的心理功能,激发人们的情感,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性情上得到陶冶。

在讲到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着人民》这一作品时,往往就有学生指指点点,有的男同学甚至还在下面偷偷地笑,显然,学生对这幅画缺乏了解。针对这一现象,首先我先向学生介绍作者生平,画家德拉克洛瓦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最伟大的画家之一,被左拉誉为“浪漫主义的雄狮”,他非常强调自由和个性,认为只有把艺术理解为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印象和个性时,浪漫主义才能是浪漫主义。然后我就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这幅画表现的是1830年法国人民推翻复辟的波旁王朝的革命。1824年复辟王朝的第二位国王查理十世即位后,热衷于恢复被大革命摧毁的旧制度,引起社会各阶层的普遍不满,社会舆论也倒向资产阶级自由派。为了压制不满情绪,查理十世颁布了反动的七月敕令,封闭自由派报刊,解散议会,限制选举权等。巴黎人民发动起义,在巴黎筑起街垒,8万多群众参加了起义,前来镇压的8000名王室军队士兵在遭到重创之后退却。29日起义者占领了卢浮宫和杜伊勒里宫,查理十世宣布放弃王位,逃往英国。最后,我向学生介绍这幅油画的特点,整幅画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画面中的人物有市民、手工业者、学生,画中那位赤裸上身的青年妇女形象,是虚构的,她一手高举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红白兰三色国旗,一手紧握武器英勇地向前冲击。她实际上是法国和自由的象征。整幅画人物众多,但概括性很强,画面虚实处理得当。因此场面气魄宏大,激昂的革命精神表现得相当充分。

在欣赏《蒙娜丽莎》这幅作品时,我先讲述了画这幅画的故事:达·芬奇用了四年时间才使一个有丧子之痛的富商之妻暂露笑容,而达·芬奇又如何捕捉到这一瞬间那神秘莫测的笑容而名垂千史的。同学们无不被这幅画的细腻真实而感动。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问道:“蒙娜丽莎的微笑到底美在哪里?”我让同学们分别用手遮住人物的眼和嘴,观察人物的表情。同学们很快得出结论:眼中有一些迷茫和哀怨,但嘴角已露出一丝微笑。于是我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就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微笑,达·芬奇完美地将人物的两种表情有机结合到一张脸上。这样,通过师生共同的分析和体验的步步推进,很好地起到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

四、审美能力的培养,从创作美中得到升华。

在讲授初二下学期第六课《时间的“表情”》时,为了让学生能设计出外表美观的各式钟表,我先让学生欣赏设计师的精彩创意,看他们是如何给时间加上各种有趣而美丽的“表情”的。通过大量的图片欣赏,再加上老师适时的归纳,学生想象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了,原来钟表还可以这样来设计。学生的兴趣和表现的欲望一下子被調动起来,他们纷纷拿出准备的材料,自己动手设计自己心目中美丽的钟表形象,通过画、剪、贴、拼等活动,一件件美丽新颖的钟表呈现出来,有的把钟表设计成漂亮的海星外形,非常可爱;有的设计成瓢虫的外形,栩栩如生;有的设计成心形,非常温馨;有的甚至把中国结的元素运用到钟表设计中。面对着一件件五彩缤纷、充满个性的漂亮钟表作业,我真的被学生的想象力折服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创作美丽钟表的过程中得到升华。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老师不断地加以引导,应通过多渠道、多元化的途径进行,是在美育中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进行的,是没有任何捷径可言的。

猜你喜欢
钟表美的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人大建设(2018年6期)2018-08-16 07:23:10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丽娜认钟表
中华家教(2017年12期)2017-12-15 00:39:36
钟表的认识
藏起来的钟表
奇怪的钟表
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