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丽萍
谣言甚于防川
“军车进京,北京出事了”“艾滋病患者滴血传播艾滋病”“三位女生爬山,被掏了心脏致死 ”“湛江大暴雨要引发大地震”“某地香蕉含类似SARS病毒”“长沙5000警察打造最牛婚礼”“有人在地铁里下迷药尾随犯罪”……
近些年,在互联网世界里,常有这样那样似是而非、混淆视听的谣言,而今随着微博越来越多融入网民的日常生活,目前全国有高达3亿的微博注册用户。随时随地发微博、看微博、转微博已成为一种生活常态,微博一举超越BBS、博客、IM、个人网站等,成为国内最大的网络信息发布平台和言论平台。然而令人痛惜的是,近年来,微博平台发生了愈演愈多的网络谣言,给社会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和危害,也成为微博客事业健康发展的一颗“定时炸弹”“毒瘤”。
BBS、贴吧、博客、IM等各种互联网传播工具不断衍生、演变,尤其是微博的兴起,网络上似乎充满着更多的暴力、谩骂、侮辱、色情、谣言等内容,一些成天追逐低级趣味、歪风邪气、喜欢恶搞爆料的群体,利用微博极大的便捷性,不时发布一些捕风捉影似有非有的消息,或用来“自娱自乐”、发泄私愤,或达到不可告人、党同伐异的险恶目的。
而这些屡见不鲜的微博谣言,轻者干扰着广大群众的正确价值判断,引起社会信任的缺失、社会认知的混乱,重者破坏社会和谐、团结与稳定,其所引发的心理对立、心灵恐慌可能会比社会仇恨、自然灾难本身更具有破坏力。
博实名制呼之而出
虽然国内主管机关采取了多种手段来制止某些人通过微博、论坛等传播工具胡搅蛮缠、散布谣言,例如用过滤敏感词汇、屏蔽非法网站等等,但是成效一般,谣言就如韭菜一样,割一茬又长一茬。因此,社会需要有正确有效的工具、方法来规范约束网络语言,而网络实名发帖、微博实名制就是引导广大网民走上“正道”的好举措。
言论需要自由,但也需要责任,造谣更要承担法律责任,“要发言先报名”“谁发言谁负责”,网络不应成为法律的盲区,成为造谣者的避风港。而要有效铲除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首先就要全面推行网络实名制,掐灭造谣者的侥幸、虚伪、逃避、无所谓的心理,让造谣者充分暴光在公众视线下从而收敛其各种言行。
如今网络的影响力已逐渐赶越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影响日益广泛,当某些人用一些不切实际、无中生有、捕风捉影、添油加醋等内容进行发贴转贴,有碍于正常社会秩序、给社会带来不利影响时,就要以实名制的“金箍棒”来对他们的言行进行跟踪、追查与管制。而之前的“微博”大多无需真实署名与身份证号,发布者因可隐藏身份,可以毫不顾忌所发信息的真实性与否,也无需考虑虚假信息发布后带来的后果。因此,把网络舆论晒在实名制的“阳光”下,可使那些微博谣言的制造者、转发者立即意识到道德谴责、法律制裁的“杀威棒”,从而不敢为所欲为。
近来,社科院一项调查资料显示,52%的受调查者认可“实名制对保障社会秩序功不可没”。如今,实名制已在全国社会经济多个领域推广。为了打击黄牛贩子,实行了“火车票实名制”;为了惩治贪污腐化,实行了“储蓄实名制”;为了避免内线违规炒作,实行了“股票交易实名制”;为了杜绝垃圾、黄色短信,实行了“手机实名制”……每项实名制的提出和实行,都有着客观的社会需要,都是为了堵塞管理漏洞,维护正常秩序和保障公众权益而生。因而,对微博等网络实名制,不少公众也热盼其出台。
2011年12月,北京市推出了《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要求微博用户在注册时必须使用真实身份信息。而目前得到的消息,各大主要门户微博都已在今年3月16日全部实行实名制,所有未实名认证的用户都无权发言和转发,只有浏览的权利。这是网络文明社会进步之举,无疑是互联网健康发展的一剂良药,为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博实名制,能否封堵住谣言?
然而,微博等实名发帖,能否实现全面堵住谣言肆虐?对耶,非耶?笔者以为,必须一分为二、全面辩证地看待此事。
微博的产生,是为本来没有话语权的广大网民创造了一个信息发布沟通的自由空间,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微博自由自在发表意见、畅所欲言,同时也可以获知非主流、非官方的真实消息,因此大受草根阶层青睐。但是有一些人担忧,实行实名制,会导致个人信息泄漏,阻碍信息完全流动与交换,甚至给一些人发布信息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同样,社科院这份材料也显示,34%的受调查者认为“实名制防不了‘小人,治标不治本”,终究走不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怪圈,甚至将法律所赋予的公民舆论权利空间压缩了。
一些互联网人士认为,实名制无法保证ID等个人资料不被盗用,身份证也会被“张冠李戴”;同时,虽然实名制确实可以杜绝不负责任的小道消息、谣言,将一些混迹在网络的渣滓们清除掉,但也会堵住许多正面的声音,甚至伤害到那些敢于对贪官奸商鞭挞举报之人。而要求网络民间人士在完全调查属实情况下再发表消息言论实在有些强人所难,有一些情况可在得到部分消息就可发表一些看法,如预见、怀疑等。另外,在可操作性上,严格的实名制等于封禁外网,不利于充分保障公民言论的自由。
一些领域实名制出台后,由于缺乏一系列的合理配套措施,出现了不可忽视的副作用。微博实名是否衍生副作用,值得观察。但互联网专家项立刚认为实名制对遵纪守法的人们几无影响,他们将一如既往地享受在网络充分表达意见的自由与权利,享受微博带来的便利,并且他们享受的微博环境会变得更好。
笔者以为,对论坛、博客、微博等管理举措必须认真对待 “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的两极化倾向,防止矫枉过正。
首先,对微博实名的争议,笔者建议实名制应采用双轨制,即建立“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运行机制,在注册上应用实名(身份证号)来注册,但是论坛发帖的时候可以用真名或者用昵称、笔名、匿名,即充分保障微博用户的自由选择权,又可限制、管制随时沉渣泛起的网上垃圾、糟粕。
其次,实名制的推行过程中必须考虑更多的人性化政策,使方便和安全能够两全其美,平时多放宽匿名帖子的尺度,不必处处设限,但在特定、非常的时期,对匿名发帖给予一定的“戒严”,直至全部实行实名制发贴。
要做大唱响“微言”,还要进一步完善联动机制,微博运行商要加强与公安、民政机关合作,使实名制能得到有效支持与执行;同时要约定管理细则与责任,明确规定在谣言的传播过程中,不管是首发、首转还是转发,都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另外,对于公众担忧的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则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保证机制,微博运行商要对用户身份信息库进行加密储存,确保用户注册身份信息不流失、不公开、不他用,充分保障微博用户的隐私权等。
总之,实名制的未来走向如何、能否有效堵住谣言,就取决于主管机关、运营商高超的管理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