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振锋 黄斌 张水坤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要义和数学建模的特点,说明数学建模是研究性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体现,探讨了基于数学建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模式。
关键词: 数学建模研究性学习研究性教学应用与研究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关于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近年来也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但是在当前的大学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实际教学效果与师生的期望存在差距,教育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培养合格的创新型人才,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教育理论界与实践界比较关注的焦点问题就是研究性学习。大家一致认为,研究性学习能够很好地回答以上的问题。数学研究性学习是由项目或任务驱动的,包含数学知识的学习、理解与应用的活动。大学生数学建模活动具备了高校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本文探讨利用数学建模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经验和认识。
一、数学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Problem-Based Learning)也称综合学习或专题研习,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际教育界普遍推崇和实施的一种新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数学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自主活动,它是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新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数学研究性学习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研究性学习不同于其他学习方式的特点是:1.强调学习的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无固定的、统一的课程内容。其消除了以往教师分科教学、学生分科学习所造成的诸多弊端。它使学生通过各类探究方法,关注社会生活,以学科的多元化、综合化特质对教学成果进行整合,有效地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去解决实践问题。同时,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环境也是开放的、多元的,学生摆脱了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束缚,可以从多种角度看待事物,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努力探求、理解问题的现实意义。2.学习过程的参与性与自主性。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课题的选择、确定,资料的收集、分析,报告的撰写、答辩,成果的整理、展示等,整个过程都由学生自己去操作,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同时从实践来看,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较多选择的是小组学习形式,这不仅有益于个人发挥特长,而且有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3.注重学习的实践性。研究性学习不注重对学生进行纯学术性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学习,从中获得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4.注重学习的过程及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研究性学习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注重研究学习的过程,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体会到研究的艰辛与快乐。5.学习评价的多元性与社会性。研究性学习的价值观和教育理念认为,学习评价应是多元性、社会性的。多元性主要表现为评价方式、标准、主体的多元性。应鼓励学生主动、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表现,而专家、教师组成的评价指导小组应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帮助,也可进行跟踪评价,以避免研究性学习过程的失控。
二、数学建模与数学建模竞赛
1.数学建模
数学模型(Mathematical Model)是对现实世界的一个特定对象,为了一个特定目的,做出一些必要的简化和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的一个数学结构。
数学建模(Mathematical Modeling)即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它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一种以数学为工具,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包括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简化,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数学模型、验证数学模型解的求解全过程。数学建模过程主要包括四个步骤:
(1)提出和形成问题:即获取现实对象的信息及相关资料。
(2)建立数学模型:即通过一定的数学语言和方法把待解决的问题用一定的模型表示出来。
(3)求解:用各种手段主要是数学方法,也可用其他方法将模型求解。复杂模型的求解需用计算机,解的精度要求由决策者提出。将解用到实际中去,必须考虑到实际的问题,如向实际部门讲清楚解的用法,在实施中可能产生的问题等。
(4)解的检验:首先检验求解步骤和程序有无错误,然后检查解是否反映现实问题。
2.数学建模竞赛
作为数学建模的一种竞赛形式,数学建模竞赛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主办。目前已经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2012年,来自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区)及新加坡和澳大利亚1284所院校、21303个队6万多名大学生参加了本项竞赛。
三、基于数学建模的研究性学习
1.数学建模具备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在大学教学应用中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以问题情境为先导。以研究性学习为理念的研究性教学,倡导先将问题呈现在面前,以解决问题为教学的导入点。将学习置于研究性小课题情境中,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冲动的前提,更是学生吸收知识、锻炼思维能力的前提。一个好的研究课题能够随着问题解决的进行自然地给学生提供反馈信息,让他们能很好地对知识、推理和学习策略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掌握概念、原理和策略,可以促进知识的提取和学习策略在新问题中的迁移。(2)以小组合作讨论为主要活动形式。在研究性教学中,学生可以围绕问题进行讨论,以此激活学生先前的知识储备,使原有知识背景与当前问题之间生成更多的联系;讨论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外显化,学生会经常感受到观点的冲突,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反思和评判,最重要的是它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人人都积极探索、主动参与、独立创新的优良环境。(3)研究性教学要重视对研究结果的反思。在研究性教学过程的结尾,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自己及他人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做出反思概括。反思概括的意义在于:内化新知识,加工与整合新旧知识,达成同化或顺应,形成更协调一致的理解;加深理解研究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和学习策略,这对知识的迁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科学的反思往往能使新的问题成为教学的归宿,即在初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新的问题,这些新问题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能使教学延伸到课外,而且在于它能最终把学生引上创新之路。
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一个个实际问题。需要从中提取重要信息,并合理假设,简化问题,建立模型。完成这个过程需要同学们以三人小组的形式开展,需要查找专业资料和数学理论,运用这些知识来处理分析问题,建立模型后,还要进行数学推理,处理数据,计算结果,并检验由模型得到的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我们可以看到,在数学建模学习的始终,总是强调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注重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探究出核心问题的解答方案,这种学习活动是一种自始至终贯穿着问题的探究活动,所以数学建模学习是一种广义的研究性学习。
2.在数学建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在大学教学中的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在学习进行的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研究性学习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抓住这三个环节。所以在数学建模的开展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到:(1)将数学建模教学与传统数学教学有机结合。研究性学习及数学建模需要大量的数学知识储备,这些都需要通过对传统数学教材的学习来掌握。如果抛开数学教材另选内容进行所谓的数学研究性学习,其实质将是舍本逐末,专题性的数学研究只是学生进行数学研究性学习的一种补充形式。(2)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整体出发,把握大方向,多方思考,大胆猜想,挖掘了学生的创新潜力。(3)广泛采用启发式、导学式、学导式,导学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这不仅增进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4)将不同专业的学生集中起来开展教学,这不仅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且为教学能真正实现学科交叉、文理结合提供了平台。(5)教师对所教内容进行精心组织。数学建模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在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建模活动中,教师需要做好各个环节的准备,特别是在反思阶段,更是需要教师适时适当地引导,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建模作为一种广义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为我们如何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指明了方向。我们只有将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到研究性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研究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吕林海,王智明.数学研究性学习的三种实施模式初探[J].数学教育学报,2004(2).
[2]何满喜.谈数学建模对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5(19).
[3]王怡.关于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一点思考——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性教学与数学建模[J].科学文汇,2007(1下).
[4]刘冬梅.数学建模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相关理论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23(2).
[5]李浩.研究性学习在大学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6).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教研项目“数学建模思想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作用与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0Y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