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民
摘要: 针对如何抓好起步阶段的作文训练,提高作文教学效率这一问题,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一是培养学生观察习惯;二是发展学生想象思维;三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四是提高学生修改能力;五是树立学生习作信心。
关键词: 观察习惯想象思维语言积累修改能力习作信心
关于写作的意义及要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强调:“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小学生从第二学段即三四年级开始“习作”,如何抓好起步阶段的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自信心,提高作文教学效益,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步入作文殿堂?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与感受。
一、培养学生观察习惯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可有的学生常常感到没什么可写,真正原因是他们还没有养成观察的习惯,没有学会观察生活。《标准》对第二学段的学生明确提出了这样一条要求:“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对于小学生来说,观察是他们认识事物、写好作文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引導学生开启慧眼,观察生活,获取真实、生动的第一手素材。譬如,学习《北大荒的秋天》一文后,就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观察家乡秋天田野的景色;学习《荷花》一文后,可以组织学生去观察学校小花园或附近一处公园的美景;学习《石榴》一文后,可以组织学生在班里举办一次水果展销会,让学生仿照文中描写水果的方法,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当然,除了观察景色、物品外,还可以指导学生观察一个精彩或热闹的场面,如学校组织广播体操比赛、运动会、拔河比赛、文艺汇演等,都应当不失时机地引导仔细观察,随时随地做好记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良好习惯,同时也积累大量的习作素材,写起作文来就感到轻松自如、得心应手。
二、发展学生想象思维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拥有一个富于创造力的头脑,对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想象的情境,放飞学生的想象,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7安排了“通过动物玩具编写童话故事”的训练。笔者在指导写作时,就利用课件为学生呈现了一些栩栩如生的动物玩具和引人入胜的动画,迅速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生说话的兴趣。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了其中的玩具,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兴致勃勃地编起了童话故事;同时,学生在彼此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共同步入一个想象的天地,一篇篇精彩的童话故事应运而生。在这种有趣的情境中,学生的才智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想象思维得到了锻炼,写作热情得到了激发,写出的作文自然充满情趣、生动形象。
三、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了阅读积累的重要性。小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就是语言积累、内化后再创造的过程。所以,《标准》强调:“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只有语言的储备丰富了,积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写起作文来才能文思如泉、笔下生辉。因此,对于进行作文起步阶段训练的学生来说,丰富积累、储蓄语言尤为重要,不可等闲视之。笔者认为,“背诵”与“摘抄”是积累语言的两大法宝。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都有要求学生背诵古诗文或课文精彩片段的学习任务。其实,完成课本上要求背诵的任务只是个底线,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不同,适当提高要求,增加背诵内容。如《西湖》、《庐山的云雾》等写景类的文章,语言优美、想象丰富,这类课文都可要求学生全文背诵。“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对于课内外的那些优美的妙词佳句,学生只要喜欢最好都能随手摘抄下来。另外,教师还应树立大语文教学观,积极倡导课外阅读,做课外阅读的推进者。因为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它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学生通过大量接触语言文字规范的作品,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语感及语用能力就会大大增强。
四、提高学生修改能力
修改作文是习作训练中尤为重要的一环。关于修改作文,《标准》根据第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能力状况,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这个要求的层次不高,一是针对“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二是针对常用的标点符号的使用。其实,这两点恰恰是初学写作的同学常犯的错误。“明显错误”包括错别字的出现、用词不恰当、句子意思表达不完整等相关语病。冒号、引号是使用时出错次数最多的标点。为了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自己的习作,感觉语句是否顺畅,意思表达是否清楚,进而发现毛病,加以改正;其次要安排同桌互相阅读、检查,指出存在问题。同时,还要选用教材中典型的句子或语段供学生阅读,在阅读中揣摩词语及标点的用法。
五、树立学生习作信心
在作文簿上写下几句洋溢着赞美之情的评语,在习作讲评课上安排学生到台上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或是让学生将自己的作文抄写下来张贴在教室墙壁上,供全班同学阅读、欣赏,对于小作者来说都是莫大的鼓励。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金波先生在《记忆中的老师不会老》一文中也讲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我的那篇“评论”,王先生给打了一个5分,还密密麻麻地写了不少眉批和评语,多是肯定的话,如“在写作上像一篇读后心得,避免了机械答题的毛病”。这些话使我很受鼓舞。40多年过去了,我一直珍藏着这几本作文……我要告诉先生,我发表的每一首诗,出版的每一本书,都是和当年的作文及先生的眉批、评语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说,这一行行文字连接起来像一条河,那源头就是我中学时代经过老师批改的作文簿……因为正是您40年前对我作文的批改影响了我以后的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金波.记忆中的老师不会老.中国教育报,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