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丽梅
乡镇文化站作为最前沿的文化阵地,其地位可谓举足轻重,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级领导的工作重点都放在发展经济与招商引资工作上,“文化”被视为软环境来抓。大部分乡镇文化站人员分散,文化活动无人抓,群众文化生活极度贫乏,基础文化阵地出现空白。为扭转这一局面,党的第十七次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口号,给文化事业带来了春天,国家投入了大量的物质和资金,但由于乡镇文化长期面临着机制不活,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服务、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文化活动贫乏等诸多困难与问题,造成文化工作非常被动的局面一时难以改观。要想打破这一僵局,乡镇文化站就必须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创新工作方式与方法,利用多方资源,从抓农村文化工作基础建设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农民的文化积极性、主动性与能动性,使其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并提升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满足其文化生活的需求,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努力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占领文化阵地。乡镇文化站一无资金,二无经费,开展活动,非常困难。只有坚持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也办事的原则。这就要求文化站必须争取当地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提供必要的活动资金与师资力量,组织开展一些既省钱、又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文娱活动,真正丰富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了能全面掌握群众的文化意愿与喜好,乡镇文化站必须认清形势,立足本岗,进村入户详细调查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掌握群众喜欢的文化活动内容,创编既符合当前形势,又适应群众口味的曲目;努力挖掘文化骨干、文体爱好者等乡土人才,建立文体人才储备库;普查各个活动站点,了解掌握其负责人、参与活动人员、活动开展情况等内容,确保正确指导并有效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升文化活动质量。所以,搞活文化,占领文化阵地,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争取当地党委政府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至关重要。
文化阵地需要补充“营养”,回归自然。随着广大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数字电视的不断普及,宽带不断升级,3D电视的不断开发,这些只能说明文化技术的攀升,却满足不了广大群众的亲身参与的渴求,他们渴望走出家门,亲自参与,亲身体验,寻找真人真唱的感觉。特别是二炮文工团在吉林靖宇县建制百年“亲水靖宇,长白山城”集灯光舞美于一体的大型演出,对广大群众来说,真是百年不遇的一场难得的演出,万人空巷,把演出会场挤得水泄不通。透视这一景观,老百姓就是为了看潘长江,瞧庞龙吗?离得那么远,怎么能看清?再说每年一度的全县三节活动,特别是东北大秧歌汇演,年年照旧,可冒着严寒观看的群众却有增无减。这说明群众不仅需要富足的物质生活,更需要能亲身体验到的和谐的、文明的、丰富的自然的文化生活。所以,抓住群众的文化意愿与文化自觉性,不断给文化阵地补充新的血液与营养,充实和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非常关键。
努力挖掘培养文艺骨干,成立“业余文艺队”。没有专业的演职人员,搞次活动非常不容易,特别是在时间按排、节目编排、演出人员选择等情况极容易出现“撞车”现象。为解决这一难题,乡镇文化站应大胆尝试,成立自己的业余文艺队。通过应广泛征求意见,制定措施,积极吸纳有文艺专长的离退休老干部、机关干部、学生、社会上的文艺志愿者。这些文艺爱好者可在乡镇文化站的组织编导下,参加文艺演出。即使他们没有进过文艺校门,也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但他们会抓住机会表现自我,倾情献艺,用心唱,用心表演。在给他们创造一个锻炼的机会,提供一个演出平台的同时,帮他们实现了一个人生的夙愿,同时也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给广大群众带来了欢声笑语。
农村需要不拘一格的文化,活跃农民生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为新时代的农民唱响了新的序曲,赋予了他们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农民有了“求富、求知、求乐”的综合性、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乡村文化要想搞好,就非得在乡村搞不可。在农村,虽然没有城市的各种优越条件,但农村文化就应该有农村的气息,可不拘泥于形式,只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带来引人入胜的快乐的节目,哪管是清唱,甚至没有麦克,老百姓也从心底里欢迎,看得津津乐道。因为限于资金、人员、交通工具等情况,农村“三下乡”活动真正下到村的并不多,有的村已经好几年没有看到文艺演出了。农村文化不必拘泥于场地,很随便打个场子,便能让老百姓乐个够。这不,一个推销牛奶的宣传队,把活动演出场地设在一辆车厢内,放上几种乐器,站在车厢内为群众表演,把全村男女老少几代人都“请”出家门,来到并不宽阔的道路上看了好几个小时。这种大蓬车式的演出不就非常适合农村的特点吗?
现代农民非常渴望露天电影。如今的孩子,听到“露天电影”一词,感觉很稀奇。也难怪,电影在七八十年代倍受青睐。而如今,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注重抓经济,搞建设。文化活动逐渐职业化,电视取代电影,数字电视取代有线电视。孩子们只能在学校的组织下到电影院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根本体验不到露天的感觉。何况进电影院对农民来说也是一种奢侈。天长日久,人们开始追忆起露天电影的好来,一提到露天电影都饶有兴致,真想在找一找每人自带一个小板凳,大伙儿挤在一起跟随着电影情节大起大落,感受着时代风貌的场景。因此,加强农村电影放映工作,是新时代农村文化的需要,是新型农民的文化需求,更是乡镇文化站责无旁贷的责任。乡镇文化站应同电影公司直接挂钩,义务为农民放映可口的文化大片,以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
“农家书屋”利民惠民。为解决农民看书难、借书难、买书难等问题,乡镇文化站必须坚持贴近农村,方便农民,服务农业的原则,因地制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整合利用现有村级文化资源,在各个村建起了“农家书屋”,实行免费借阅,无偿使用。在筹建过程中如遇到缺少图书、没有书柜等诸多问题,可采取向县图书馆争取配套图书,兄弟站所捐赠书柜,包保单位赞助等形式,克服困难,积极应对,创建起较有规模的农家书屋。在图书选配上根据农民的需求,配置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以及农村医疗、文化教育、法律常识等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书籍。
“农家书屋”的建立,不仅极大方便了农民读书用书,也改善了农村的文化环境,还提高了农民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
发展老年文体事业,实现健康老龄化。本着老年人文体康乐性质,各项活动体现和谐、健康、文明的社会理念及全心全意为老年人服务的方针,成立村老年文体协会,成员由镇领导、德高望重的老年文体爱好者、中层干部、文化工作者组成,诸事由文化站牵头、运行、解决,以确保为老年朋友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定期召开理事会,讨论通过并制定《老年文体协会章程》及活动规章制度,以保证各个活动队伍有序规范、高质量的开展文化活动。突出抓好老年体育的组织、活动和设施三大建设。根据老年人的爱好分别成立太极拳协会、腰鼓队、夕阳红健身队、秧歌队等活动组织。这些活动组织在搞好队伍建设的同时,实行有偿服务,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老年文体协会可根据老年群体的年龄结构、健康情况、文体爱好、锻炼程度不相同的实际情况,开展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锻炼项目,并在原有项目基础上,不断创新内容,增加新项目,可避免活动队伍松散、活动内容单调没有活力的现象。老年文体协会没有正规的老师,如何提高文艺节目的层次和品位?如何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好节目?乡镇文化站应立足现有资源,一方面凡是有特长的人都应委以重任,担任编辑或导演。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在不断探索太极拳、剑、扇新技法的同时,还创新了哪咤闹海、42套剑、36路拳新套路,改编创新传统的东北大秧歌,研究摸索出一套既稳定和谐又不过急过快、适合中老年人的体质和年龄的新型老年秧歌舞。另一方面可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大型文体活动,学习经验,吸取文化精髓;请县文化馆的老师亲临指导活动,做到每次活动都有新花样、新感觉。坚持骨干带会员,会员带周边,参与者则与日益俱增,为实现健康老龄化,推动老年人文体事业蓬勃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乡镇文化站不能天天光喊有困难,更不能光喊不干。而应想方设法的去克服困难,做好本职工作;失去不一者的余热,团结并指导老年人科学健身的目的,成立了镇、社区乡镇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文化生活质量,乡村文化活动是否丰富多彩,也是衡量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一个标准。“打造欢乐农家院,夯实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积极因素,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文化生活,使之摒弃封建迷信世俗观念,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思想,从而提高全民整体素质,树立起文化自学性和自信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失去不一者的余热,团结并指导老年人科学健身的目的,成立了镇、社区 。
(作者单位:吉林省靖宇县靖宇镇文化和体育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