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文义
就翻译的目的而言,直译和意译都是实现信息完整准确传译的手段,而非矛盾的双方。而这两种方式的选择,都需要根据翻译内容和翻译对象而定。直译的优势在于准确完整的传递源语的结构、修辞的特点;而意译则更容易达到归化的效果,让译语读者更好的理解原文的意义。需要指出的是,直译并非死译,意译也绝非毫无原则的篡改和乱译。
直译;意译;源语;目标语言
根据语言学家奈达的理论,“译文读者在阅读译文时应获取和原文的源语读者一样多的信息”,翻译实际上就是一种把一种语言所传递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述出来,这种表述的成果需要尽最大可能的包涵原文所有的信息。读者对译文阅读的目标追求决不仅限于信息。如果用“道”来代表信息价值,“文”来代表审美价值,那么读者需求应该是二者兼而有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译文不仅要表现出原文信息,更要表现出原文的美。
1.直译及其优势
一般而言,直译指的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最大可能的保持原文的形式的一种翻译方法。自我国开始出现大规模的翻译行为以来的很长时期内,直译一直都是主流的思路和方法。这个现象,一则是那个时期无论是读者还是译者本人的对异文化的追求所致,二则也是在翻译行为在我们方兴未艾的那个时期的译者的谨慎心理的体现。
直译,除却那些过于偏激的行为,比如死译,在表现原文的语言信息和文化美感方面,具有意译无法达到的优势。这个第一是因为英语语言和中文的内部结构存在差异,第二是语言存在的外部环境,如地理、历史、风俗等各个方面也各不相同。有趣的是,尽管语言间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然而读者却并非完全不能理解存在于异语中的这些和自己本民族语言中的表达大相径庭的语言现象,甚至有些语汇在日益广泛的文化交流中,逐渐的被译语读者接受,竟至成为本民族语言的一个近乎天然的内容,今天广泛存在于我们中文中的很多外来语就是一些很好的例证。这些例子几乎囊括了我们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用语的各个方面,如宗教、政治、衣食住行等等。
还有一种现象也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思考。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尽管由于地域不同,发展的历程不同,却总有相似的语汇产生。这些语汇涉及诸多方面,不仅物质名词有相近之处,就连那些抽象名词也总有非常相似的地方。根据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万物的相似性存在一定的物质基础。而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异文化所基于的物质基础在世界各国大同小异,从动物到植物,从吃穿到住行。在这个物质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也多有相似之处。比如教育、行政到公共关系各个方面。
这样,以以上所讲到的相近的物质基础和基于这个物质基础的上层建筑为依托的语言,虽然无论在书写还是发音方面,基本上都没有类似的地方。不过就语言符号而言,他们的能指和所指都是接近的,是可以相互理解的。在这个论述的结果上,我们再进一步的说,在翻译行为中,直译就有了可行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比意译而言,直译的效果更让那些偏好异化的读者接受。源语中包括的独到的物质元素本身就是他们所渴望看到的。而那些本民族语言中鲜有的比喻,更让他们充满了新奇的感觉。语言的使用,必须遵循审美要求中的反陌生化的原则。当那些归化的翻译将原本有新鲜感的词汇或者是短语处理为读者们早已审美疲劳的本族语的词汇或者短语的时候,文本的可读性就不难想象了。
2.直译的不足
然而,无论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多少相似之处,对于绝大多数的读者,其差别依然难以抹杀。完全的直译,难免会造成译文的生涩难懂。有些词汇或者是习语的由来,是这种语言所依托的自然基础和社会基础所独有的。生硬的直译,会让对源语社会文化不太了解的读者读起来一头雾水,难扼其要。毕竟那些语言现象只有某个特定地区的人,或者某个特定时代的人才会明白。
例如“navy store”一词,如果直译过来,是海军仓库的意思,然而实际意义却远非如此。在历史上,英国一向以海军称雄,英军的主力当然非海军莫属。当时的英军拥有世界上为数众多的战船。为了防止海生物的附着和海水的侵蚀,英军在战船的底部涂上松香和松节油,所以,在当时的英军的仓库里堆放了大量的这一类货物。由此,navy store这个短语,实际上指的正是“松香和松节油”的意思。
再如“to eat no fish”这个习语,直译过来,就是不吃鱼。普通的读者不会知道这个短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只有熟悉英国历史中王权和罗马天主教的教权斗争的历史的人们才会知道。在那个时期,富有爱国心的罗马天主教的教众为了支持女王,表达对以女王为首的政府的忠诚,刻意的在生活形式上反对罗马天主教的规制。罗马天主教有习俗为周五吃鱼,他们就以不吃鱼来表示抵制。那么,习语eat no fish实则为“忠诚”的意思。
以上两个例子生动的说明了直译并非无往而不利。过于依赖直译,放佛是欲速则不达。译者的工作目标无非是把一种信息尽最大可能的从一种语言容器中迁移到另外一种语言容器中去,在这个迁移的过程中,信息的保值才是最重要的。从文本接受的角度而言,读者能够大多程度的接受源语文本的信息将会是信息保值的指标。读者读的懂,这个信息的迁移就是成功的。反之,整个翻译工作就是失败的。
当原文的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必须择其一的时候,就翻译的目标而言,前者毫无疑问要更重要。这种以思想内容为重,以表达形式为轻的翻译思想和实践叫做意译。这里必须要强调的是,意译和毫无根据的比附,牵强的乱译绝不是一回事。在直译无法准确的传达源语文本信息的时候,译者就必须做出准确的意译,当然,意译必须以对原文的准确理解为基础。相较直译而言,在采用意译的时候,译者更需小心。意译的实施必须要有一定的度,那就是要负责任的、忠实的传递给读者原文所包含的信息。
意译和归化的翻译要有所区分。过于信奉归化论的译者常常以意译为自己的旗帜,甚至将那些曲解和误译当做意译。为了避免让读者产生误解,在意译的时候,我们切忌过度的归化处理源语文本,一定不要使用那些包含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语汇,尤其是包含有人名或者地名的成语。
如:I want a man who will throw his hat over the Chindwin and then lead his troops after it.
在这句话中,throw his hat意指斗士在参加竞赛前把帽子丢进竞技圈内,表示一争高低的意思。那么,throw his hat over the Chindwin,实则是说,说话人想找的这个人有在过Chindwin江时就有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张培基编的《英汉翻译教程》一书中给出的翻译为:我要的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决心在钦敦江破釜沉舟,然后率领部队前进。译文中用了一个中文的成语“破釜沉舟”。不难看出,这句话的译者采用的是归化的处理,也算是意译。可是这样的意译会不会令译文读者这样想:“看来破釜沉舟的故事影响真的是广泛,连美国人都知道,在写作的时候都用上了呢。”
直译和意译都是实现翻译目标的两种手段,两者需要互相配合,而非对立的两种不相干的手段。直译绝非是前人所说的死译,硬译,而是有着可靠的语言的物质基础和语言习惯为依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直译都是行得通的。但是由于不同的语言之间,在某些方面往往存在完全不同的历史文化等背景,一味的直译,往往会丧失了源语文本所包含的信息,甚至会失去读者,从而完全丧失了翻译工作的意义。此时,译者需要采取意译的方式。但是,意译更需要谨慎的科学态度。意译不等于乱译,不等于过度的比附,当然也不等于过度的归化。成熟的译者会根据实际的需要分别采用这两种方式,从而更好的为翻译工作的目标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