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云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已成为众多教师探索的问题。激发与引导学生的思维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其实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它是借助言语实现人的理性认识的过程。亚里士多德也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中外的教育家在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无不注重问题的设计。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卓有成效地启发引导,促使学生思维活动的持续发展,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呢?下面我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否积极思维的动力。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在数学问题情境中,新的需要与学生原有的数学水平之间存在着认识冲突,这种冲突能调动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如分式的化简,可设计如下教学过程:大多数学生对分式的加减运算都懂得先通分后加减。可问学生能否用其他方法对它进行化简呢?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于是对该式进行观察、分析。原来可先把它们化为最简形式,然后通分化简也可都化为小数再进行计算,这样运算更简便。
教师在创设问题时,衡量问题情境设计的标准有两个:一是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二是直接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二、启发引导,保持思维的连续性。
在合适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但怎样保持这种积极性,使其持续下去而不中断呢?
1.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数学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学生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而思考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值得研究的是,教师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多少思考时间。教学实践表明,思考时间若非常短,学生的回答通常也很简短,但若把思考时间延长一点时间,学生就会更加全面和完整地回答问题,这样,合乎要求或正确的回答率就会提高。当然,思考时间的长短,要与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密切相关。一些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往往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就要求学生立刻回答。当学生不能立刻回答时,便不断重复他的问题,或者另外提出一些问题来弥补这个“冷场”。其实,这是干扰学生的思考,“冷场”往往是学生正在思考,表面冷静,实际上思维活动很活跃。
2.启发要与学生的思维同步。
教师提出问题后,一般要让学生先作一番思考,必要时教师可作适当启发引导。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要强制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这样不但喧宾夺主更有可能遏制学生的思维。
例如:初中学生在学习“三角形相似”这一内容时,很多教师不会去认真揣摩学生的思路,而是直接提出作辅助线的方法或给予不必要的引导、暗示,强行让学生用既定思路证明。这样,教师就可能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没有与学生的思维同步,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时,认真揣摩学生的心理,估计学生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先将不正确的思路排除,再将学生引入正途。教师可让学生议论或找一些学生阐述思路,看看他们基本上是怎么想的什么方法,也不先做出要求或做出方法优劣的评判,只是把错误的方法指出,且对出错的学生进行打气,释去疑虑,其他正确的一律肯定。这样不仅保持师生思维同步,而且学习积极性高,只需略作启发,学生就能融会贯通。
3.要不断向学生提出新的教学问题。
在课堂中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可激发学生的思维,也可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因为教学过程也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为更深入的数学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使数学思维活动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而合适的数学问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问题要有方向性。这是指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使学生的思维趋向于教学目标。
②问题的难度要适中。这是指问题不宜太难和太易,难易之间要有一定的坡度。
③问题要有启发性。有的教师往往把启发式误认为提问式,认为问题提得越多越好,其实,问题并不在多,而在于具有启发性,是关键性的问题,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学会察言观色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提出学生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全面认真观察,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神、色、形、态,以推断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兴趣、信心等。比如,当学生听不懂而百思不解时,往往眉头紧皱,目光暗淡;听明白了而心欢意畅时则常常会目光炯炯有神、频频点头、神采飞扬,这些都为教师调整教学程序和提出教学问题提供了依据。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则起主导作用,否则,难免会陷入“独角戏”、“一言堂”的陈旧的教学模式中。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和引导学生思维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确实要转变教学观念,重新审视数学课堂教学,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一切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成绩为重。只有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凝聚于知识中的智力因素才能转化为个体能力或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素质,让学生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