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晖
不管是古时的私塾教学还是现在的系统学校教育都离不开课堂。只有通过它,师生才能互相接触,最终实现教和学的互动。对于一个教者来说,成功地驾驭、管理课堂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那么这里提到的“课堂”准确定位是什么呢?从字面上看“堂”的解释是“专为某种用途的房屋”,那么课堂就是“专为上课用的房屋”,在英文中,教室和课堂也均用“classroom”一词。而且一直以来人们都把课堂与教室相等同,以为一道砖、一排篱笆围出一个院落,围出一方空间,人置身其中便有了读书的感觉。那我们能不能由此推定课堂就等于教室呢?
课堂管理论者告诉我们:不能。因为课堂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聚合的一个物理空间,而且是一个独特的社会组织,其中蕴含着复杂多变的结构、情境与互动,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系统整体,具有鲜活的生命取向。教室仅仅是从物理学意义上界定了学生学习的一个空间,而课堂则包含着教师和学生教和学的互动过程。作为教师,头脑中摈弃了课堂等于教室的传统观点,再回过头来关注课堂、关注师生关系就显得更加理性和睿智了。“课堂效率”“课堂气氛”“课堂主体”“课堂沟通”等教学名词也在这样的课堂理念支撑下才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从而达到教育研究者所期望其达到的教育目标。
作为一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都注意到充分利用四十五分钟课堂时间的重要性。很多人为之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且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当然也取得过良好的效果,譬如说:充分提高了学生在这四十五分钟内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课堂效率得到很大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得到大步提高等等。固然,我们不能否认这样的成功,而且在“素质教育”呼声大、落实少,而“应试教育”仍居统治地位的今天,它的确是检验教师工作成果的一种相对普遍简单的方式。然而,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绝不能仅仅停留在作为“教书匠”的职业定位上,而应该把课堂教育延伸到学生其他的更多的时间空间以及教育内容上。学生的课后生活、他们的情感、他们的心理,甚至他们的家庭教育,都应该包括在教师的教育计划之内。作为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一样重要,甚至前两者要比后者更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这其实就是在告诉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而学习只是成长中的一个部分。因此,作为现代教育课堂的直接管理者——教师,不仅仅要注重学生在教室的“小课堂”四十五分钟的管理和驾驭,还要更多地把学生的课外时间和课外生活都囊括在这个“大课堂”中,尽量使得对学生的教育全面细致,不至于出现漏洞。
一、增强 “大课堂”中的师生交流
在空间上,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不局限于教室和办公室,可以选择相对轻松的环境,譬如说学校操场的草坪上、球场上、食堂里、学生宿舍里,甚至是学生家中,总之,凡是一切可以让学生放松倾吐的地方都应该是教师育人的场所。在时间上,可以选择学生的课余活动时间、休闲娱乐时间等等……因为利用这样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会让学生感觉更自由,制约相对要小得多。在交流内容上,可以是学科知识层面上的教学相长,也可以是学生群体中较为关注的热点和情感问题,当然,交流的话题还可以更广泛一些。只有师生以平等的姿态进行朋友式交流的时候,教师才能发现学生身上不易觉察的闪光点,学生也可以了解到老师除了上课以外的另一面,这样的沟通更自然也更亲切,容易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自然也就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在交流方式上可以多样化:1.面对面谈话沟通。这是最直接、最传统的沟通方式,师生直接面对,真诚而坦率地交谈,沟通的效果可能立竿见影;2.书信、周记交流沟通。这种办法可以让学生把面谈时不愿或不敢说的话写出来,从而有利于教师更加了解学生深层次的观点和看法,学生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理解老师的想法和做法,增强师生的亲近度;3.网络沟通。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网络这把双刃剑对青少年学生是好是坏,是现今社会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但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教师要做的应该是利用网络的优势来促进教育教学,针对学生普遍对网络感兴趣的特点,利用这种交流方式和学生拉近距离,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我国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情感也有迁移的功能,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可以迁移到学习上,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由此可见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在教学中是多么重要。
二、爱学生,爱一切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俄国19世纪的文艺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过:“爱应该是教育的工具,又是鉴别教育的尺度。”另外教师要爱一切学生,这种爱不能随教师的个人兴趣、利益、好恶来选择。不能以学生的品德、学习、相貌等状况的优劣分亲疏。不管是聪明的还是相对迟钝的,纪律好的还是不守纪律的“捣蛋鬼”,都要统统地去爱。教师教书育人,是为了学生的未来,学生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平等、公正的待遇,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喜、怒、哀、乐牵制学生,使学生受到岐视和不公正的待遇。讽刺、挖苦和体罚学生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损于学生的人格,也有损于教师的光荣形象。此外,教师还要以满腔的热情、坚强的意志、高明的教育艺术,把学生教育成才。
当然,教师的爱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门科学。教师如果爱之不当,就会劳而无功,甚至会适得其反。所以这种爱要有它的原则:其一,就是本文中提到的,爱就是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其二,平等对待学生,和他们结成朋友式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这时,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他。”;其三,爱就要严格要求学生。爱中寓严才能把爱变成真正的教育力量,同时严格要求出自于爱,才能使严而有格,严而有理。
(责任编辑 郑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