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瑞
摘要: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涵盖政治、经济、自然、科学、文学等领域,在进行素质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和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推进,要加强初中历史创新教学的思考,切实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了几点体会。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更新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历史是一个国家文明传承中的精髓,具备一定的史学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做一个合格公民的前提。近年来,随着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和落实,初中历史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改变,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想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就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促使学生智能双向发展。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谈几点做法。
一、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章士钊曾说:“灭人之国先去其史。”历史的重要性世人皆知,可在功利性很强的现代社会环境中,大家关注的往往是那些影响学生将来在社会层级流动中地位的高利害学科,历史再“可以使人明智”,也只能被打入“冷宫”。因此,有必要开展教育观念的大讨论,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使教师们真正领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重要性,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初中历史教学,如果思想上、观念上没有大的触动、没有转变,行动上就是很难有措施的。若要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地位;有影响的历史教育学者要多关注初中历史教学,深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来,提供切实的帮助;有影响的历史报纸杂志,要多关注初中历史教学,多为历史教学呐喊助威。
同时,更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作为中学历史课程新标准,确立为培育民族精神意识,以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为主线;多角度构建历史课程框架;研究性与接受性学习相结合;重视过程评价,要实现的总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史实与基本线索等,最终目的是使每位学生都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二、精心设置课堂教学方法
“喜新”是人们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教师上课力争让学生感受到时有变化,不能千篇一律,这就要求教师上课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让教学手段和学生活动灵活交替使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当然有新意就能兴奋起来,兴奋起来就会使学生学习过程本身出现美妙的境界,新的境界能使学生产生无穷的学习乐趣。教学中可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来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和不同的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创新。例如讲述红军长征时,教师与其用过多的词语来赞美“红军战士不怕苦,不怕累”,不如让学生动笔算一算:“中央红军一年行军二万五千里,大概每天走多少里(大概每天68里)。”随即老师补充:这期间包括休整、打仗,过雪山、草地,翻越高山、涉过险滩,而我们正常人轻装步行每小时才能八到十里路……这样学生便体会更深。可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和学生活动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所以它不仅是促进学生“怎么学、会不会学”的关键,而且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三、正确把握教学时机,引入学习竞争机制
随着新课程教学的深入发展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传统的考试方式已经不再是检验教学成果的唯一手段,每一位学生都有“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希望自己的才华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得到教师与社会的认可。针对青少年的这种心理特征,历史教师应正确把握教学时机,引入形式多样的竞争机制,促使学生在参与体验中获取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自身的探究兴趣。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单元知识的竞赛,竞赛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应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如准备题目、设计方案、开始参与等,以提高学生的自主竞争意识。除此之外,也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竞赛小组,根据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小组抢答、单独回答、相互提问等竞赛活动,由教师给各小组打分,最后评出优胜组给予相应的奖励与鼓励。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历史论文评比、历史报刊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实践操作活动。竞争机制的引入,不但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充分展示学生的自我才华,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继续学习的自信心。
四、通过教学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千百年来产生的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道德规范、文化传统。教师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有意识地融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自觉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如在讲文化史时,教师可以运用教材中的有关史料,通过资料的展示和讲解,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文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我们也可以结合历史教育教学内容,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内外活动,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举行国情知识竞赛,组织课外阅读、讨论,开展影视评论,编辑历史小报,举行历史报告会、故事会,组织观看影视录像、展览,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教育活动,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社会实践中受到德育教育,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及报效祖国、建设美好未来的远大志向。
五、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指导学生构建优良人格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注意个别沟通和指导,能有效增强教育教学效果,也是指导学生构建优良人格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要以遵纪守时、勤学善思、严谨求实、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和蔼可亲等优良人格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要在把师生置于平等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的基础上关心学生、指导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矫正自己的思想行为,从而更有效、更主动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完善自己。要针对不同的对象,遵循要求的原则,注意表扬和批评的有机结合,指导学生不断挖掘内在潜力,扬长避短,改变不良习惯,改进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扶植他们去积极获取成功,逐步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精神,不断建塑和完善人格。
当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还有很多有效的方法和策略等待我们去总结去实践,因此,广大历史课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接受新理念,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郭荣军.试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学周刊,2012.9.
[2]代碧.初中历史教学与人格教育.读与写杂志,2012.3.
[3]桂凤英.浅谈初中历史教学.民营科技,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