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达网络中可信的n%──谈网络批判性思维的养成

2012-04-29 00:44:03陈鸥辉孙众徐冬青秦红斌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年7期
关键词:方舟子韩寒信息技术

陈鸥辉 孙众 徐冬青 秦红斌

话题引导:通达网络中可信的内容有多少?人们无法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进行准确的估量。但可以确信的是,人们得益于网络时代,也被错综复杂、真伪难辨的网络信息包围着。

“充耳不闻天下事”总不是明智的做法,盲目的跟风、站队也是不可取的,虚假的信息、网络的“乱象”,是否会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些网络信息?近期,在与几位一线教师聊天的过程中,我们似乎找到了答案。

“方韩之争”引发网络“乱象”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陈鸥辉:“方韩之争”,反映出了当今网络的种种“乱象”,不知道您怎么看?

陈鸥辉:“方韩之争”,从2012年春节前后开始,一直延续至今,已经从代笔问题,转移到了“增高鞋”、“假发”的问题上,网络的关注群体之多,可以说前所未有。对这一问题,我的态度一直是中立的。方舟子合理质疑韩寒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合理质疑应该是基于证据合理的前提下进行的,所以对他来说,最大的困难是质疑所需要的第一手证据并不多,过度依靠逻辑推理注定使他在推论中陷入个人立场的陷阱。而韩寒作为公众人物,他的“诚信”必然会受到民众的质疑,至于这个质疑的人是方舟子还是别人不重要,重要的是韩寒是否经得起合理的质疑。但在其中,我们还看到了一些网友,甚至是媒体,通过杜撰网络新闻,制造假名词、假证据等方式表示对其中某一方的支持,这种迷惑公众以达目的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网络、微博的传播特点,应该是造成这种乱象的原因之一。

陈鸥辉:微博确实在这个事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传播作用,它让每个用户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与传播者。个人的观点与发言,经过转载与传播,赢得更多的受众。集中起来,成为了一种网络舆论。这也导致一些盲从的,甚至并不知情的人在网络中开始了对他人的谩骂与污蔑,这样的结局已经将这场本来关于“质疑”的争论导向一场闹剧,无数的个人观点聚集起来成为一种网络暴力。所以,我们对传播者个人强调网络伦理,对受众强调网络的批判精神。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对于网络中真伪难辩的信息与言论,您认为该怎么处理?

陈鸥辉:早前,方舟子为转基因食品做正面宣传的言论,就引起了我的关注。我在质疑的同时,搜索了大量的网络信息,试图让自己获得比较准确的结论。但收集到的网络信息却是各执一词,各有论证。遗憾的是,这些网络信息里引用的科学论据和科学实验的原始信息材料却很难获得,同时,面对网络流传的科学家实验视频,也很难辨别其真伪。若要让自己进行科学实验以得出科学论证,对于我们普通民众来说,几乎是不现实的。那么,在面对无法确信的证据信息时,我们应如何来追寻真相呢?我认为,“小心求证,合理推理”是我们思考的基本原则,就算不能获得全部真相,但若能借助于能够获得的帮助和尽量全面的权威信息,至少会让我们更接近真相。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近年来,网络中类似事件越来越多,这会不会对学生产生一些误导?

对于青少年来说,一种基于合理质疑的网络活动积极的意义高于消极的意义。但遗憾的是,在这次“方韩之争”中,有许多人为了宣泄个人情绪,爆出了一些人身攻击的言论,这些不理性的方式可能会给青少年带来一些误导。对教师来说,最好引导学生大胆怀疑,小心求证,科学的质疑精神的形成,不仅需要有怀疑的精神,而且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一位学生的网络质疑精神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殷丽莎:作为学生,你是如何看待“方韩之争”的?

殷丽莎:我是一名青年学生,并且相信自己是一个有思想、有思维、有感知的人。我没看过韩寒的一本书、一篇文章,因此我并不会因为崇拜韩寒而拥护他。我没有了解过方舟子在学术上打过谁的假,揭了谁的幕,因此我并不会因为别人的成见而进行言论攻击。网络中有对韩寒的众多质疑,我认为不必把自己的“不可能”嫁接到别人身上。有些事情我们做不到,不能代表他做不到。而就方舟子的做法,文学作品不是科学研究,可以有虚构、杜撰、摘录、模仿等各种手段,用学术打假的方法来搞文学作品真伪鉴别就不那么适合了。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你觉得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选择站队?

殷丽莎:我只是觉得,如果你相信韩寒,无论别人怎样诋毁他,你就可以坚信韩寒没有“代笔”;而如果你本身就怀疑韩寒,那么即使法院宣判方舟子败诉,你心里依然会有疙瘩。所以也不用再去关注这件事情,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天平,只看你想要偏向哪一方。我也从来没有想过“方韩之争”的结果会怎样,谁会是始作俑者,谁会是终结者,谁是受害者,谁是受益者,这都不得而知。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这么看来,在这场争论中,你也有感到困惑的地方?

殷丽莎:作为青少年学生,无论怎样来说,我们看这些争论也都如水中看花,雾里看月般,谁又知道虚无缥缈的现实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呢?我们只能从这些争论、这些网络信息风暴中慢慢懂得一些道理:我们要表里如一,我们要格物致知,我们要诚信道德……不去在这些网络信息中迷失自我,不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不分青红皂白地分阵营,不去随意指责、批判他人,不随波逐流跟从他人,看待一切事物要有自己的思维与思想,这就是我们现在能够做的。

无处不在的网络陷阱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徐冬青:我觉得殷丽莎同学的表达非常真挚,在当今信息爆炸的大环境中,不仅是学生会产生困惑,一些大人也难免落入网络的陷阱。您觉得近期网络中有什么值得我们警视的问题?

徐冬青:最近关注了这样一则新闻:微博晒孩子照片,记录孩子成长经历,结果被某些不法分子利用,进行欺骗、绑架、敲诈。

警官问嫌犯:“你是怎么知道孩子的相关信息?”

嫌犯:“我在孩子父母的微博上溜达了整整一个星期。他家的情况,我熟得很!”

这并不仅仅是一个段子。事后,这位调查记者随意浏览了30多个地址栏为“长沙”的微博,发现不少博主除了晒孩子的照片,还透露出孩子的学校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等重要信息。目前微博以及博客成为个人化、个性化的展示平台,但是在人们充分展现自己的背后,却暗藏杀机。网络上还存在着很多这样的陷阱,例如,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这需要我们了解网络,增强防范意识。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这些应该属于最基础的网络常识,需要人们注意。再进一步来谈谈网络信息的甄别。

徐冬青:最近有个微博,内容是孩子走失,希望借助网友的爱心进行传播,善良的网友奔走相告,转发的非常多,但后来被查实,纯属虚构。这只不过是商家在借用爱心,宣传其中“走失儿童”穿的某品牌服装。这个商家如此卑劣的做法,也是利用了网络信息传播快、受众多的特点。而打出寻人的“爱心炮弹”,无疑会让很多人放松警惕,虽然转发与关注仅仅是人们的“举手之劳”,并不会伤害到个人的利益,但商家从中宣传品牌以至于牟取利益的做法,并不是一个有质疑精神的人所支持的。类似的病毒广告、假新闻、网络谣言等,都需要我们具备信息甄别的能力,而作为青少年来讲,更不该盲目跟风,助长此类风气,面对网络信息应更为理智。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网络中充满了炒作的信息,吸引眼球,而且真伪难辨,但类似“方韩之争”的网络争论,好像并非甄别信息就能够给出客观评价的。

徐冬青:其实在这场辩论的过程中,方舟子的质疑手段,已经显示了其漏洞,如方舟子在打假的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手段是报对方隐私信息,如手机、工作单位等。孙海峰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方舟子在微博披露他的信息,结果导致在校的部分学生采取了贴大字报、电话骚扰、辱骂等不理智行为,严重干扰了孙海峰的正常生活与工作。本来是网上的观点之争,却演化为人身攻击等实体伤害。这个问题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个人隐私泄露可能导致的后果,同时也要求建立网上争论的基本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与此相关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关于人肉搜索的伦理和法理规定,但目前缺乏必要的规范。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可目前,网友们“正义的火气”正旺,因此很容易陷入网络陷阱,就像他们对待“网瘾斗士”陶宏开的做法,仿佛“人肉”与猜疑,就是所谓的“批判”。

徐冬青:至于“网瘾斗士”陶宏开代言网游的事件,我特意下载了那个游戏,玩了一下,得到以下体会:

1.这是一款粗制滥造的网游。画面很粗糙,游戏中开枪时,枪口都对不准人,连3D场景都无法实现,这个游戏的制作水平基本停留在10年前。

2.它采用传统网游中的杀怪升级模式,不过是把其中的“杀怪”换成了“杀人”。

3.仅仅根据网游的背景素材,就断定这是一款教育网游,是培养爱国主义的网游,这纯属门外汉的呓语。

总体来讲,这款游戏和教育其实一点都不挂边。所谓教育游戏,其内容至少要以知识为主,在玩的过程中会学到知识,而这个游戏,在我初步玩的那些任务和场景中,完全没有这些设计。至于他是否收了高价的代言费,根据目前证据不能判断。如此看来,“批判”应该用事实说话,而不是全凭猜疑或抱有成见就发表言论。

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秦红斌:和徐冬青老师谈话后,觉得面对如今的网络,批判精神非常重要,那么作为教师来讲,您认为应该怎样提升自身的批判性思维呢?

秦红斌:搜索即学习。网络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学习资源,有用的或正确的,无用的或错误的,就需要我们去甄别和判断,以我所学,为我所用。网络批判思维是科学合理运用网络资源的钥匙。作为一个网络资源受益者,无论是教师或学生,我们都需要历练自己的批判思维。

首先,我认为需要“转观念增意识”。意识往往比能力重要,网络批判思维能力也是如此。打开网络资源,多问几个为什么,有选择、判断的意识,批判思维能力的养成与提升便指日可待。其次,便是要“学技术提能力”。网络是一个大杂烩,网络批判思维的培养需要有质疑精神,需要有科学权威的结论,这就要求我们获得大量一手资料,从而进行正确的判别。因此,资料的查找、分析技术非常重要,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资源搜索能力,不断提高信息获取、加工、分析、综合等能力,以做出科学、正确的判断。然后,便是要自律。网络批判思维的培养需要掌握科学的选择与批判,更需要在科学的氛围中选择与批判,良好的网络环境才能结出茁壮的批判思维之花。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孙众:此前和一些教师谈论了有关批判性思维的话题,您能否从教师培养学生的角度介绍一些好的方法?

孙众:“批判性思维”实在是一个很差劲的翻译。它与中文字面里通常意义上的批判性不同,Critical Thinking更多的是指对某个假设的思考、质疑和审问,在此过程中进行分析、评价、综合与迁移应用等高阶思维。因此,它更应该被译为“质疑性思维”。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呢?

第一,要有开放式的课堂设计。质疑性思维是高阶思维能力的汇总。比如,《运用质疑性思维发现值得信任的网站》一课中,教师设计的学生课堂活动如下,均是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开放式训练。

1.对比网络上发布的内容与纸质出版物的审核机制差异。

2.根据教师提供的标准,判断自己常访问的网站是否属于可信任的网站。

3.给网站打分并说明具体原因,自己归纳出可信任网站的判断标准。

4.假设自己担任某个网站的编辑,说明自己如何保证这个网站是值得用户信任的。

5.把自己的经验介绍给家长和朋友。

第二,营造安全的课堂讨论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安全”的课堂思考与讨论空间。这里所说的安全,更多的是指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毫无顾忌地说出稚嫩甚至偏激的观点,这些都是对质疑思维的培养。课堂上威严的师道之尊,让很多中国孩子缺乏课堂中的安全感,看到全班一个声音的回答,或者奇怪的回答被同学耻笑,被老师忽视或者压制时,是课堂教学的悲哀。所以要让安全感回归课堂,学生心底里的安全和无所畏惧,才是思想、言语、行为上大胆质疑的根基。

第三,教师本人的质疑精神渗透其中。与动作技能相比,思维能力的培养更需时日。一个不具备质疑性思考习惯的教师,是不可能培养出一批具有质疑性思维的学生。耳濡目染,行为世范,靠的是教师“润物细无声”的行为渗透与精神滋养。

编者结语:与老师们边谈边聊之间,网络中风云再起,数不清的网络节点与信息,在吸引着人们的视线。在博取信任之时,它们披上了鲜明并且诚信的外套,在大是大非之间,它们怀揣着似是而非的法宝。若要披荆斩棘,必有质疑的勇气与知识的利剑,老师们要给学生这勇气、这利剑,在一个属于信息的时代,辨别一些虚假与谬误,抛弃一些冗余和无用,寻找一条光明之路。在这路上,有我们与你相伴。

猜你喜欢
方舟子韩寒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我是赛车手”:韩寒的飞驰人生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4:08
韩寒 笑一笑,已苍老
海峡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16
张本煜,韩寒说他值得比现在更红十倍
电影(2019年3期)2019-04-04 11:57:30
The Fall of Han
从实质解释论反思方舟子遇袭案
韩寒“代笔”之争脉络
人民论坛(2012年6期)2012-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