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宁
一百多年来,众多的技术哲学家们都在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什么是好的技术?虽然他们来自不同学派、有着不同的立场,但都从自己的视角思考着、探寻着技术的本质。下面这三位技术哲学家就给出了既有趣、又值得深思的回答。
美国技术哲学家伊德讲述过一个幽默故事:一个教授宣布他发明了一种“完美阅读机器”,这种机器可以把书页扫描下来,然后拿给你看,并且朗读它们。人们一下子就发觉,这个“完美阅读机器”不过相当于把我们扔进图书馆里,和人们自己阅读图书没什么两样。其实,伊德是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好的技术:只有能使人们自己的身体能力和原有经验得到提升和放大的技术才是好的技术,伊德把它叫做技术的“放大效应”。而像这个“完美阅读机器”,不过是直接复制了人自身的能力,就不是一种好的技术,是不会引起人们关注的。
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过程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比如,虽然用了电子白板,但仍然以书写为主,那岂不是把白板当成了黑板用?用了多媒体课件,但整堂课下来都只是播放视频让学生看,那多媒体岂不是变成了DVD?“黑板搬家”、“电视搬家”说的正是这一类现象,在应用新技术时依然重复着原有技术的功能,没有发挥新技术的优势。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在课堂上引入信息技术时,必须考虑一下,这个技术能不能使学生的身体能力和原有经验得到提升,否则它的意义就不大。
美国技术哲学家芬伯格从技术政治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技术批判理论”。芬伯格对教育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他看来,在教育中一种好的技术应该是用来加强个体交往而不是用来强化中央控制的。这倒是说出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的一个真理:在课堂上的信息技术应该是加强师生交互而不是强化教师灌输的。那种在课堂上无视师生、生生交流,只把课件当作信息灌输容器的教学,即使信息量再大,也只能把课堂从“人灌”变成“电灌”。而只有注重课堂交互,才能使教学“以人为本”,这样的技术才是好的技术。
西班牙技术哲学家奥尔特加则为我们揭示了技术的另一个“迷人的秘密”,在他看来,好的技术是用来“省劲儿”的,也就是使人们尽可能费最少的“劲儿”来满足需求,或是用来躲避不得不做之事(这些事让我们在工作中不停地忙活)的手段。若把这个观点移植到信息技术教育中,还颇有几分道理,你看,现在教师们上课使用的课件,教案、学案的电子化,难道不是为了省却年复一年的重复劳动吗?从这个意义上,信息技术确实为教师的教学工作“省了劲儿”。
但是且慢,在奥尔特加看来,“省劲儿”只是“正面”来看技术,它还存在“反面”的谜,那就是为了“省劲儿”,我们不得不去“费劲儿”,甚至要“费好大劲儿”去“省劲儿”。对教师制作课件时间的统计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教师为了制作一节课的课件,通常要花去数倍于一节课的时间,这就值得我们考虑一下了。循着奥尔特加的思路,我们不妨问问自己: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上的投入与回报成正比吗?我们“用的劲儿”合理吗?是不是“费好大劲儿”去用那些不切实际、投入过高的技术?其实,奥尔特加“费好大劲儿”告诫我们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您在教学中理性应用技术了吗?
在上面三位流派不同、观点各异的技术哲学家看来,好的技术一定是有“放大效应”的,能加强个体交往的,“省劲儿”的。放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环境中,是否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