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留信 吴非
上期说了,要重视慢性病的防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提高健康素养,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从慢性病的“观察员”变成“战斗员”。
那么,如何变成“战斗员”呢?
提高健康素养
提高健康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传统健康观念把没病等同于健康,认为人的知识素养与健康无关。其实,现代健康观认为健康是生理、心理与社会相适应的良好状态,是个人素质与素养的综合体现和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损伤。健康观影响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强弱、健康行为的准度,健康素养的高低、健康风险的大小。所以,人们应该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自己的健康观。
掌握获取健康知识的方法
随着资讯的发展,人们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如通过纸质媒体(图书、报纸、期刊、报告及宣传手册)、视听媒介(广播、电视、讲座、报告、讲演)、网络等。
有了途径,方法也很重要。结合自身条件,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法:(1)阅读学习,多订多看主流科普书刊与栏目;(2)视听学习,多听权威专家讲座与电视广播。(3)网上学习,要学会浏览品牌网站进行专业医学知识的查询及信息的甄别。(4)培训学习,有条件的可参加公益性、实用性、福利性的培训班。
健康素养的基本技能与运用
健康素养具有功能性和互动性的特征,基本要求为:能读懂体检报告或药品说明书上的文字信息;能听懂和看懂健康科普广播或电视片,并能够模仿其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能够通过语言或形体语言与别人沟通交流健康知识及信息。具体例举,如:(1)能够觉察身体不适症状:疼痛看部位,不适看程度;(2)能对身体基本指标进行测量:早晚测血压,洗浴或饱餐后测体重;(3)掌握营养或膳食的合理补充:量出为入,按需补充,结构合理;(4)正确处置急病症(或伤):高热、疼痛、跌倒、损伤、中毒等。
现在是信息时代,与健康有关的信息也是纷繁复杂,数不胜数,但其中也是真真假假,混淆视听。如果您有较高的健康素养,自然就能甄别真假优劣信息,避免伪劣信息干扰自己的生活保健。
比如,我们常听到或看到这样的信息:吃洋葱能防治癌症;吃甜食有害健康;感冒输液好得快;中药无毒可以长期用……等等。这其中就有错误的或是不够严谨的地方。其中,感冒输液好得快、中药无毒可以长期用的说法是错误的;吃洋葱能防治癌症,缺乏有效证据。而吃甜食有害健康的表述不准确,过量吃甜食有害健康,但如果完全不摄入糖也是不利健康的。
这类信息之所以不可信,一般来说,有几种原因:(1)急于定论,如现在不少研究成果提前发布,但缺少科学证据。(2)泛化特征,如某个保健品的个例效果泛化宣传。还有“包治百病”,世界上还没有哪个药能“包治百病”;还有“包查百病”,世界上也没有任何的仪器能做到;还有说自己的药物是唯一的,一般这都是假的。
主动预防慢病
重视慢性病对个人及家庭健康的严峻威胁
当前危害人类的有5大慢病(上期已经提到过,分别是心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精神类疾病)。总体来说,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是头号杀手,恶性肿瘤是最凶险的敌人,2型糖尿病是潜在的威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容易忽略的危害,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肾病在我国不在少数,但对于这些大家都不是很重视。目前的状况是传染病越来越少,慢病越来越多,慢病在疾病负担中占的比重接近70%。高血压患病率阶梯性上升,现在2亿了;糖尿病患病持续上升;肿瘤、癌症发病死亡呈增长趋势。
主动认识和监测导致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当前引发我国慢病流行9大因素,即:吸烟、过量饮酒、食用油摄入过高、盐摄入量过高、缺乏体力活动、血压高、血脂高(现改称血脂异常)、血糖高、超重肥胖。
做好慢病及风险因素的自我监测
经常检测体重、体温、脉搏、血压、腰围、浅表淋巴结、乳腺包块、大小便及潜血。定期每年体检检测脂肪率、肺活量、血常规、血脂、血糖、尿酸、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腹部超声、胸部X线等。
希望大家可以做到,每日早晚测血压、脉搏是否正常;每次入厕观察评估二便是否有异常变化,特别是大便,每日1~2次是比较好的,而且定时如厕;一日三餐评估饮食结构是否合理,蔬菜、奶、蛋要均衡摄入;每日监测运动锻炼是否达标,每月检测体重和腰围变化,每季监测身体是否有明显疲劳、疼痛等不适应症状,每年结合体检跟踪监测疾病或记录指标变化情况;遇到重大生活事件监测自身的心理反应和情绪变化。
主动参与健康素养行动,提高零级预防能力
一次行动胜过十大纲领,要主动参与到8项健康行动中来,即戒烟行动、限酒行动、健身行动、减肥行动、合理膳食行动、心理平衡行动、环境健康行动、健康生活行动。
主动预防慢病,要提倡零级预防,包括提早预防、病前预防、生前预防、风险预防。具体来说,提早预防提倡无论对疾病或致病因素,均要做到早查、早诊断、早干预及早康复;病前预防是疾病未发生时便开始积极预防和干预,防患于未然;生前预防,是生命培育期或出生前、婴幼儿期、儿童期便开始疾病预测预警和预防性管理;风险预防是针对各种疾病进行主动连续的监测评估与跟踪管理,达到不发病、少发病及晚发病的目的。
掌握以下身体基本数据:(1)身高与体重: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体重指数18.5~23.9最佳。(2)脉搏:正常成人脉搏为60~100次分,平均为72次,老年人较慢,平均约为55~60次。(3)血压:理想血压为120/80毫米汞柱,正常血压为139/89毫米汞柱,超过140/90毫米汞柱为高血压。正常高值范围(收缩压120~139毫米汞柱、舒张压80~89毫米汞柱)。(4)呼吸:正常人静息状态下,呼吸为16~18次/分,呼吸与脉搏之比为1:4。(5)体温,要看测的部位,口测:36.3~37.2℃,肛测:36.5~37.7℃;腋测:36~37℃。(6)腰围:男性小于90厘米,女性小于85厘米。(7)肺活量:一般认为成年男子的肺活量约3500~4000毫升,成年女子约2500~3000毫升。(8)视力1.0~1.5,如果视力低于0.5,则会影响开车等活动,视力低于0.3为低视力,低于0.05为盲。
最后,希望大家要做自己健康的CEO、家庭健康的守门人、“健康中国”的参与者,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学习健康知识,播撒健康种子,培养健康素养,收获健康果实,共同迎接春花秋实的幸福、美好的未来。
小结
一个中心:健康为中心。
两个追求:少病晚病、快乐幸福。
三个目标:健康素养高、预期寿命长、病伤痛苦少。
四个要素:功能与互动、心理与精神、信息、技能。
五种能力:信息获取、甄别、写读、综合、运用。
六个要求:会写、会看、会读、会讲、会做、会用。
七个风险因素:吸烟、过量饮酒、膳食不合理、缺乏体力活动、血压高、血脂异常、血糖高。
八个行动主张:戒烟、限酒、健身、减肥、合理膳食、心理呵护、环境健康、健康生活行动。
九个身体基本数据:身高与体重、体重指数、脉搏、呼吸、血压、体温、腰围、肺活量、视力。
十大健康技能:测血压、测心率、测体重、测身高、测体温、测力量、测腰围、算体重指数、观察大小便、填写健康量表。
编辑/严敏 jtyy6730@163.com
武留信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多年从事心脑血管临床人体健康检测与评估技术及标准研究工作,是国内较早开展亚健康与健康管理研究的学者之一。近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有关健康管理和亚健康方面的学术专著——《亚健康学》,组织完成了我国第一个健康管理概念与体系的中国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