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改革语文课堂教学

2012-04-29 04:24张永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7期
关键词:课外语文课堂教学

张永

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语文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主要方面之一,要提高语文素质,必须改革传统课堂教学。目前,课堂依然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依然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立足课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那么如何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呢?

一、在语文教学中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1.教与学的关系

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满堂灌”“牵着鼻子走”是其具体表现。显然,这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因为它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束缚了学生的能力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及应有的创造力。究其根本原因,传统的教学颠倒了主次,是以教师为主,把课堂当“讲堂”。要真正地改过来,就必须为学而教,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当“学堂”,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学会学习。

2.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课内是有限的,课外是无限的。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可以说,播种在课内,收获在课外。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只能是点“睛”、点“拨”、点“种”,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空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必须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延伸有机结合起来。

3.短期效应与长远目标的关系

为考而教虽然奏效,但只是短期行为,从长远看,学生得不到实惠。眼下有些同学高分低能,学习中明之于心而不能言之于口、诉之于笔,一篇作文几百字,错别字常见,病句不断,语言苍白,正是短期行为的结果。衡量一个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应该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着眼:听,能了于心;说,能达于聪;读,能通其意;写,能感于人。因此,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二、改革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基于上述论述,笔者认为,改革语文课堂教学,首先应切实改变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其次,要研究学习的全过程。备课,不是只想自己教什么,而是研究学生应学什么;授课,不是把学生限制在自己既定的框框内,而是应在紧扣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作业,不是只布置了事,而是要分出层次,定好标高,注意坡度,让学生明确要求且指导方法,及时反馈。具体地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明确学习目标

明确目标而不仅仅是出示目标,因为目标是一堂课的统帅,是灵魂,是整个语文学习系统中的一个“点”,必须向学生交代清楚,让每个学生懂得这节课学什么,怎么学,应达到什么要求,以利于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落实。为此,确定目标就不能太笼统,太抽象,太繁杂,而应该具体、简明、得当,做到一个“实”字。

2.创设民主气氛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组织教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问题在于,组织教学不仅仅是维持秩序,维护老师尊严,更重要的是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同时,组织教学应贯穿于一堂课的始终,使整堂课在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气氛中进行。为此,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创设氛围的方式很多,但无论什么方式,都必须依据学生特点,把握学生的思维流程,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始终把学生摆在主体地位。

3.遵循教育规律

人们认识事物总是由浅入深,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由局部到整体的。因而,课堂教学也应该循序渐进。具体说来,应注意以下三点:

⑴做到三位一体。所谓三位一体,即预习、授课、训练三者统一于教学目标。

⑵以诵为主线,将诵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是把指导学生读书当作头等大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试想,没有充分的诵读,语感又从何而来呢?诵读是获得感性认识的必要步骤。在诵读中识字,在诵读中释词,在诵读中析句。在诵读中感悟要旨,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熟读深思学自知”,这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的。

⑶精心设计问题。授课离不开提问,但“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叶圣陶语)。问,要把握要旨,给学生以指向;问,要问得巧,让学生愿意思考;问,要有坡度,使学生能循序渐进。

4.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不仅我们在学校要学业,走向社会还要学,知识不是一成不变,要更新换代,所以学生在学校的知识是决不能满足他一生所用的,这是从长远来看;从近处看,教给学生现成的东西也不能适应现代学校教育、掌握技能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授“鱼”不如授人以“渔”,给学生一条鱼不如教育他们打鱼的方法更适用。

语文教学也同样,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按照学习规律,传授给学生一些常用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终身学习”的经验。

5.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在课堂上是教师唱主角,学生是配角,新的教学理念,师生在教学中的关系,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起到对学生课堂思维的导向作用,牵住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学到本节课应当学到的东西,这个学,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去学。教师可比作“导演”,如何发挥这个教师的主导作用呢?首先,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兴趣。其次,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要不断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采取适当的鼓励措施,体验成功的快乐。

6.善于从文本中提炼美感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课程,其丰富的内容反映着中华文化的丰厚底蕴和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大量优秀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会给学生带来很高的审美享受和深刻的美学思考。特别是语文课中审美元素所具有的形象生动性、个性鲜明性、和谐共振性以及情感焕发力,都是其他教育课程难以媲美的。教材中的名篇佳作,无不是作者“情”的结晶,有对美好事物的热切向往,有对高尚人格的至诚赞颂,有对丑恶势力的愤怒鞭笞,也有对生命的执着追求等。这些浓烈的情感,给学生以真、善、美的感染和熏陶。

当然,有教无类,教无定法,但是抓纲务本,以学定教,遵循规律,是永远也错不了的。

(责任编辑 刘 红)

猜你喜欢
课外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