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俊
摘要: 本文基于湖南省商务英语专业技能抽查标准,通过以“专业技能抽查标准”为导向来进行教学质量研究。在研究中注意学生知识水平结构及职业能力倾向,积极研究与探索专业技能标准与教学质量提高的关系,从而为学校“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推动职业教育链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针及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贡献实践范式。
关键词: 商务英语专业技能抽查标准教学质量对策研究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湘发[2006]22号)指出:“完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水平和专业建设水平评价体系,以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技能水平等为核心指标,建立人才培养水平和专业建设水平分级评价制度,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引导社会合理选择就读学校,并作为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学校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湖南省教育厅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王柯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在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1年11月10日)指出:“技能抽查制度很好,有利于推动职业院校提高技能教学的整体水平。”
一、基于“商务英语专业技能抽查标准”,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的意义
目前,全国已有30多所高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开设商务英语方向的院校达700多所,每年有几十万毕业生进入国际商务领域工作。[1]因此,提高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符合专业技能抽查标准要求。专业技能抽查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属于标准参照型测试。它是由湖南省教育厅对高职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所学专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在专业技能抽查标准开发过程中,以企业标准为参照,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考试为主要内容,以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真实工程项目为载体,制定出具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色的专业技能标准。
2.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指的是教学对学生达到预期教育结果的促进程度,包括学习活动是否合理、恰当,是否考虑了学生的特征(如年龄、先前知识、动机等),涉及众多的教学因素,特别是教师对学生和内容的处理,对学习任务和活动的组织的处理,学习任务要素的表达、解释与顺序安排是否最适合于既定学习者的程度。从质量概念出发,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至少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涵义:一是社会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满意程度,即“社会质量”;二是高职学生对所在高职院校教学的满意程度,即“内部质量”;三是教育管理者、实施者(包括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校领导与教师等)对教学工作的满意程度,即“工作质量”。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标准,无论是社会的、学生的还是学校内部的,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开展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要不断地审视各方面对质量要求的变化。
3.完善质量监控体系。以技能抽查为切入点,建立科学系统的质量评价监控体系,继续做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加强和改进专业建设水平评估。采取抽查学生专业技能的办法来倒逼职业院校提升办学质量,体现了湖南在发展职业教育思路上的重大转变:由简单的以就业为导向转向以质量为导向,以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为导向。基于这种局面,商务英语专业应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和管理,调整优化专业技能结构,深化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商务英语专业办学水平全面提升。
二、基于“商务英语专业技能抽查标准”,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实践活动缺少必要的理论指导,这使得教学质量评价实践活动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泰勒评价模式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泰勒认为,评价过程是从教育目标入手的。因此,评价过程的第一步就要解说目标;第二步是要确定评价的情景,以便学生有机会表现教育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完成这两步之后就是考查各种评价手段,所选的评价手段应该与教育目标相契合,否则评价的结果便是无效的。总之,在泰勒的评价模式中,每一个步骤都与目标紧密联系,并且这些目标都以具体表现在学生身上的可测量的行为目标为主,因此,评价的操作性和针对性很强。
从学术研究的立场上看,专业技能抽查标准的角度来研究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仍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在国内,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评价学生的尺度是以所学知识的多少来衡量的,是一种知识质量观。而对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职高专技能人才来说,这种教学质量观念必须转变,而代之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体的综合素质质量观。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存在教学内容上过于陈旧、学生缺乏实践和实践教学环节难以有创新举措等不足,都不同程度地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此,有必要开展研究,研究怎样正确评价教学质量。在国外,如荷兰,政府在高职教育教学评价中的角色随着国家高教方式的改变,由直接管理向间接调控过渡。英国政府一向尊重大学自治,但90年代以后却开始直接插手对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
综观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各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的教学质量,从而使各学校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而社会各事业、企业单位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也多以其自我完善为主要途径,周期短且收效甚低,其结果是学生的技能满足不了整个行业的要求,而且社会对高职学生的素质也是不大认可的。因此,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规格迫切需要一套完整的、系统的专业技能标准(社会质量标准、内部质量标准与工作质量标准)来制约,从而以技能标准来改革商务英语教学。
三、基于“商务英语专业技能抽查标准”,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的内容与措施
基于“商务英语专业技能抽查标准”,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理论意义上看,研究有助于提升专业教学质量,从而丰富和完善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对各个学院在培养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具有理论的指导作用。从现实意义上看,有助于提高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推动职业教育链深度融入产业链,不断增强职业学院毕业生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1.课程目标、内容与专业技能标准融合的研究。商务英语又是一门复合型学科,有关语言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可融入该学科研究体系,而且其培养的人才规格也具有很强的复合型特点,集语言技能、商务知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于一体。[2]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及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转变教育思想。
2.理实一体化的校本教材与专业技能标准融合研究。一本好的教材可以弥补老师本身的不足,反之一位好的老师也可以弥补教材的缺陷。商务英语的教学材料不同于普通英语,它需要更加真实的语料用于教学。要获得真实的商务英语材料会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商务英语的口语材料。[3]用于学生知识结构调查和技能标准融入课程分析。“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教学改革及创新对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意义重大。“教学质量”的实质就是保证受教育的个体达到相应的职业能力。要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就必须选择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体系及职业技能标准。这种目标体系和技能标准不是一家之言,而是这个行业标准的综合与全部。
3.课程教学标准与专业技能标准融合研究。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和专业特点,适当调整内容结构,加大实践性教学的力度,突出岗位能力的养成教育。用于探索融入技能标准的课程和教学目标能否帮助学生达到技能抽查的标准。造成目前学生职业能力低下的问题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其实质是没有一个统一的专业技能标准,而统一的专业技能标准既包括标准的确定性、权威性和系统性,又包括教师、学校,以及地域的主观环境和客观环境问题。商务技能包括语言技能和非语言技能。语言技能方面表现在接听电话,洽谈,演示,书写信函、报告、备忘录等。非语言技能包括商务活动中分析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跨文化交际技巧等。[4]
4.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研究。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环节。布卢姆等人提出教学评价的三阶段论理论,该评价理论与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它提示人们要把具体的评价实践运用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分别进行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5]改革单一的考试制度,采取分项考核与综合测评相结合的方法,指定相应的实践能力考核办法也是十分必要的,如信用证的修改,单证的制作,报关单的填写,商务实例策划、商务实例模拟谈判,进出口贸易模拟交易的测试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推动学生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举的就业制度,进行技能鉴定,颁发资格证书,以及制定和实施职业资格认可制度是提高学生技能和能力的有效措施。[6]在过程研究中,要对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5.教学过程改革研究。逐步打破“教师本位”教学,构建“学生本位”教学。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我们在构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时,通过开展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需掌握的整体知识和能力构成的调查,并根据“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为依据,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商务业务能力为核心,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培养技术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原则,建立了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素质拓展课和综合实训课构成的科学、合理、完整的课程体系。[7]用于解决课题研究中的问题,推广先进经验。“教学质量”的改革涉及方方面面,作为学校层面的改革应立足于技能抽查标准来对教师、学生、学校管理、教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6.“大学城”环境中的学生与教师互动研究。教师需要给自己重新定位,在教学活动中成为向导、顾问和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促进者。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当协调员、协助人、咨询员,给予学生即时的指点、检查、反馈、诊断、评价、肯定、建议,并接受来自学生的挑战和质疑。[8]
7.校企合作研究。实践教学还需要从教师队伍的建设入手,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引进和打造“双师型”教师,创造条件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外贸公司、海关等相关单位学习,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实践教学工作。[9]学校联系知名企业,让教师利用寒暑假到这些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实习和培训。教师在企业实习过程中,除了和企业员工完成一样的工作外,还需定期和企业相关人员座谈,交流商务英语教学与实践的经验。实习完毕,教师要根据对企业的深入了解和认识,总结实习心得,并根据实习所得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这一措施,可以让教师有更多的实战经验,及时了解目前企业对商务人才的要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10]
8.双师队伍研究。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人员,既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能够熟悉语言在不同场合的实际运用,灵活应对各种商务信函、合同、回执,熟知英语国家的民族礼仪、文化背景,并且最好具有成功接洽、谈判的经验,又要懂得专业的贸易知识,高深的经济理论和实际的管理能力。[11]商务英语教师根据自己知识结构或能力素质情况或自己的兴趣确立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制订满足需求的学习计划,进行自我学习活动,评价自己是否达到学习目的,确立新的学习目标。[12]
四、结语
基于“商务英语专业技能抽查标准”,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需要进行四个方面的创新:一是研究高度创新,从湖南省商务英语专业技能标准来研究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具有科学、准确的指导意义;二是以专业技能抽查结果重新审视专业的建设与优化,专业教师和设备的建设,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学校管理和人才规格与质量等,来促使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和职业习惯、职业素养养成;三是研究对象创新,研究不仅与专业技能标准,还与标准的使用者、制定者有关;四是研究课程目标与内容、理实一体化的校本教材,以及课程教学标准与专业技能标准融合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立非,江进林.全国商务英语考试的设计与信效度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6):35-40.
[2]陈建平,聂利亚.从目前的研究看商务英语学科体系的构建[J].外语教学,2009(9):69-72.
[3]朱万忠,刘付川.商务英语发展新契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100-103.
[4]唐伟清.需求分析下的大学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原则[J].商场现代化,2008(11)(下):387-389.
[5]杨文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多元评价教学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5):36-38.
[6]陈益,赵应吉.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之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8(1)(中):393-395.
[7]李红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4)(下):117-119.
[8]许国新.职业教育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8(2):82-83.
[9]孙小军.需求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184-186.
[10]徐晓红.浅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的构建与实践—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启示[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8(6):66-68.
[11]马爽欣,韩小卫.商务英语发展现状浅析[J].商场现代化,2008(1)(上):203-204.
[12]鲍文.商务英语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外语学刊,2011(2):118-119.
基金项目: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KY12A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