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管理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要提高高志远要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就应综合运用管理学所能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进行教学尝试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关键词:管理学;创;教学方法
管理学是一门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主要是研究管理活动的过程及其规律,对管理活动进行总结,包含了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现已成为各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更好地学习专业课程,并提高自身的实际工作应用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 课程教学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传统的《管理学基础》教材是根据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职能进行编写的。但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创新成为企业能否生存的第一要素”的深刻含义,而“学会创造”已成为当代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创新性的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过一个长期培养训练的过程来培养。所以,当今教育活动的迫切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中,更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善于选择典型的题目,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我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只有不断地改进《管理学基础》的课堂教学方法,积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条件。
二、 高职学生的特点
(一)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
由于高校教育的大众化,高职学生进校的分数与本科生相比都较低,相对学习基础薄弱,思维能力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进入高职院校后,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和父母的督促,更加懒散,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不愿意去思考和实践。
(二)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
高职学生在学习时很少考虑学习的方法,学习缺乏计划性,基本是被动地上课,课后也以完成作业为主,很少会涉及预习、学习、复习的过程。
(三)学习趋向于务实
高职学生往往对实训课、实际活动感兴趣,对于虚的理论不感兴趣。我曾经做过很多次这样的尝试,上课时如果单纯地讲理论,他们就毫无精神,如果讲一些具体的案例并让他们进行分析,就会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三、管理学课程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方法设计
针对高职学生这些特点,要将培养创新精神运用到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中,必须依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一)改“满堂灌”教学为“互动式”教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压制了学生的创新,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更加被学生所接受。在教学中建立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机制,变“满堂灌”为“互动式”,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课堂上,师生角由有传统的主导型向伙伴型转换,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本着充分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的目标,鼓励学生多进行思考和提问,促使他们多动脑、动口,真正把课堂变为“学堂”,将学生从一言堂的教学中解放出来。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激发出他们的创新思维,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运用案例分析进行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引入管理实践中的典型案例,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时间现场,深入角色,让学生根据这些典型案例所提供的资料来进行分析和讨论,以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这种方法能让学生获得不同以往的学习经验,进而激发他们潜在的学习兴趣,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教学中真正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同步发展,不断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头脑风暴法
这种方法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发表意见,过程里对其意见的正确性教师不作任何评价。比如在讲授领导时,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领导,可以设问:什么是领导,领导具备哪些素质?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充分让每个组的成员发表意见。学生所设想的每一种情况,在实际工作中都有发生的可能性。这个方法的重点在于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了联系,从而提升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积极探索“第三课堂”
“第一课堂”,是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主要渠道,“第二课堂”就是围绕教学开展的多样式活动。而“第三课堂”则是指社会实践活动,它是第一、第二课堂的进一步拓展,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可以综合运用课堂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参与企业的实际管理活动,并进行实践总结和反思,真正成为实用型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张旭辉.“管理学”案例教学的探究[J].攀枝花学报,2006.
(作者简介:韩双双(1983-),江苏南通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职硕士,南通市广播电视大学辅导员,研究方向: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