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艺雯
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 C.Prescott)
美国亚利桑那州州立大学经济效率研究中心主任,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的研究员。他的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与应用、收入差别与计量经济学,尤其在商业周期上的研究对业界卓有贡献。
芬恩·基德兰德(Finn E.KydIand)
挪威著名经济学家,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德拉斯储备银行和克里兰储备银行的副研究员。基德兰德的研究领域主要是经济周期、货币和财政政策以及劳动经济学。
2004年,由于在经济政策和世界商业循环方面做出的创造性研究,两人一同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们提出的“时间-致性”理论认为,政府每针对某一问题出台某项政策,都会改变某些利益集团的收益预期。这些出于自利的利益集团总会试图通过各种行为选择,来抵消政策给他们造成的损失。如果经济政策的制定者缺乏提前做出某种特定决策的能力,那么他们通常就无法在稍后的时间里执行最理想的政策。
2012年,两位诺奖专家接受本刊记者的独家采访,畅谈中国城市发展及人才流动问题,并对本刊主办的“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活动表达了全力的肯定以及支持。
人才流动促进经济发展
爱德华。普雷斯科特来过中国多次,并对中国经济颇有研究。在他看来,人才是一种资本和资源,一个城市与国家发展的关键是人才的流动。
“人才也是随着其他领域的发展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的,现在国际化也推动了人才的发展和流动。”普雷斯科特认为,人才的引进以及人才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当今整个世界变得越来越融合,各国在人才的流动以及贸易发展方面,都有更多的互动,而这些人才的互动最后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他以跨国公司为例,认为跨国公司在汇聚各国人才方面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并从中获益匪浅。
普雷斯科特建议通过开放来引进人才。因为在他看来,开放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人才流动,而人才的不断涌入则有利于汇聚更多的科学技术来促进经济发展。以美国为例,正是得益于不断开放的人才引进机制,美国才能在二战后吸收欧洲的先进科技成果并得以飞速发展,而近几年,欧洲各成员国也通过不断对外开放引进人才来促进经济发展。“开放使得欧洲获益甚多,使得美国受益,也会使中国受益。”普雷斯科特相信通过开放和引进人才,中国将迎来更快速的发展。
人才政策应注重长期目标
芬恩·基德兰德指出社会进步最重要的驱动力就是创新,而人才在创新科技发展当中非常重要。关于如何吸引和利用人才,基德兰德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政策的长期性,因为人才政策是个长期目标。
身为经济学家的基德兰德谈及人才问题时还不忘从经济学出发,他以国家通过执行各种政策来实现GDP目标为例,表明要想引进好的人才以及让人才得到很好的发展,首先就要有良好的人才政策,并且在执行这些政策时要保持政策的持续性,就是要能让人才可以预测到未来发展的前景。
但要想留住人才光有好的政策还不够,还得有资本。基德兰德以上世纪90年代的爱尔兰为例,爱尔兰本来有很强的人力资源,但这个国家当时却不能给这些人才提供很好的机会,在爱尔兰建工厂也得支付很高的税,这使得大量爱尔兰人才流向其他国家,这又反过来使得爱尔兰的经济更进一步陷入困境,这种恶性循环一直持续了近10年。
“我们应在更长期的基础上去制定政策。”基德兰德再以智力和墨西哥经济发展为例,阐述在人才引进和使用方面必须坚持政策的一致性,必须要把目光放长远,注重于长期目标,而不是短期目标,“这样人才就会流进这个国家,能够到各行各业,创造更大的生产力”。
扶持中小企业走创新之路
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关注的问题,普雷斯科特一直以来力主扶持中小企业,扶持它们的创新,因为中小型企业的创新是经济模式转变策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认为对于中小企业最重要的是不要盲目扩张。“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一些中小企业喜欢雇佣很多人,租用很大的办公场地,但是企业并没有做大,这是不可取的。”
他更提倡,中小企业发展要创新,而且每个产业的企业要联合起来创新,不能单打独斗。他说,每个产业都是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合作才能够带来好的发展。而作为政府,应放眼未来,做好规划,把握好建设的节奏,这样才能支持企业的发展。
此外,爱德华·普雷斯科特还认为城市要持续创新,就要吸引创新人才,这样才能带给城市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用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打造未来的发展,也使得在这座城市生活和工作的人们感知到这种氛围并形成创新的氛围。此外,对于促进产业发展来说,不是一家公司有创新就好,一定要联系起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打造创新的产业集群。
创新与技术变革是大势所趋
基德兰德本人对中国的经济并没有做过专门研究,但他以前的学生、挪威奥斯陆大学的经济学教授Kjetil Storeletten两年前曾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式增长》的论文,文中以大量翔实可靠的数据以及理论阐释中国经济近30年来快速发展的原因。
基德兰德非常认可《中国式增长》中的观点,在廉价劳动力、相对完善的金融环境以及日益增多的技术人才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并且前景乐观。他认为,中国人口众多,并且与世界很多国家有经济往来,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将有利于世界其他国家经济的发展。
谈到“2011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之一的深圳,基德兰德对于这座“仅用31年时间就发展成如此国际化”的城市非常佩服。对于深圳转型建设国际创新型城市,基德兰德非常赞同:
“创新与技术变革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也是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中国人均GDP有望超美国
普雷斯科特并不认为目前全球的经济状况非常糟糕,相反,他觉得除了美国等一些个别国家外,很多国家发展都非常快,中国就是其中之一。中国经济发展给普雷斯科特留下的印象,除了多年来的快速增长,还有越来越开放的发展态度。“如果说在上世纪70年代,中国还是一个比较穷的国家,那么通过改革开放、设立经济特区,中国已经显示出非凡的潜力,并且快速追赶欧美。我相信,中国的人均GDP是可以超过美国的。”他说。
经济危机短期不会结束
谈及目前让欧盟焦头烂额的欧债危机,基德兰德认为,欧债危机应该不会动摇欧盟在全球的经济地位,欧盟应该也不会因为此次危机而解体。但他认为,从美国最近公布的GDP数据来看,目前全球的经济形势还不容乐观。和1978年~1982年的经济危机比起来,这次经济危机的影响应该更深远,恢复所需要的时间也可能更长。
至于如何尽快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基德兰德建议各国首先要保持经济政策的一致性与确定性,让投资者对投资环境有信心。“要想经济恢复,树立投资者信心很重要,只有投资者对经济形势有信心,才有可能去建新的工厂,经济才有可能增长”。关于如何发挥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基德兰德反对政府过多地干涉企业行为,但应该为企业的发展与投资做好服务,为企业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