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素娟
摘要: 本文提出正确对待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成长发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通过案例的思考,把青春期知识传授给青少年。
关键词: 青少年青春期教育
教育家认为,青春期教育是综合教育的一部分,不能仅用生物学的观点来解释青春期的问题,还应该用伦理学、社会学和人格学的观点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青春期教育方面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一、正确对待爱意的萌动
有位初二男生曾对我说:“不知怎的,我近来一看到某某,就不由自主地脸红心跳。我害怕遇到她的目光,就像小偷躲避警察一样。但又禁不住想多看她几眼……”
这是青少年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必然产生的心理现象,也是进入青春期后,对异性感兴趣、爱慕、好奇的表现,是青少年青春期性意识的萌动。伴随这种心理现象而萌发的主要情感是:总感觉到有异性吸引的存在,对自己喜欢的人,总想多看上几眼。这虽不算初恋,却是心灵深处爱的萌动和体验,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初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这一现象。结合生物知识,以《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例,让他们深深体会到生物体在一定外界条件下都具有萌发的可能性。人类作为高级生物体,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在一定的社会活动范围等条件下,这种初期的爱意的萌动是完全正常的现象。对青少年来说,他们正处于一种“半幼稚半成熟”时期,还没有找到其赖以生存的与其年龄相适应的外部环境条件。因此,教师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应该引导他们迈好“青春第一步”。
二、对青少年早恋莫默许
青少年正处于人体发育的第二高峰期,无论是身高还是体重都出现了陡增现象,特别是第二性征渐趋明显。进入初中以后,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开始热衷于刻意打扮和修饰自己的外表,热衷于传阅有恋爱情节的小说杂志,热衷于和异性接触、发短信、打电话、写纸条、以致萌发“早恋”现象。对此,我们教师常会持两种态度:要么“默许”,要么“莫许”。
持默许态度的可能认为:“早恋”可以释放青春躁动带来的压力,有利于学习。殊不知忽略了一个事实,即人类的情感空间是有限的。“早恋”情绪为主时,势必压缩学习的情感空间。学生哪里会有多余的精力关心学习呢?如果是这样,他们的学业就难以有成就。默许“早恋”将使青少年因情而荒废学业,因迷而误前途。因此,教师要变“默许”为“莫许”。
首先要正确对待。1.不要视“早恋”的学生为“问题学生”、“差学生”、“受歧视学生”;2.不要以简单粗暴的压制法处理“早恋”中的问题,如:写检讨、停课、处分、公开情书等;3.不要像家长那样翻阅学生日记、查看学生书包甚至跟踪学生。这些做法都会使学生感到强烈的屈辱和压力,使学生十分反感,并导致矛盾激化。
其次要正确处理。1.注意从正面加以引导,如:讲座、咨询、谈心等方式;2.从心理及生理等方面多视角地对他们进行青春期教育,用科学知识帮助他们解读青春的疑惑;3.组织他们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以分散他们感情的单一取向等;4.减少教育失误,少批评、少指责、少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理智地诱导他们去控制自己的情感;5.利用健康教育课开展青春期教育,如:《迈入青春第一步》的理想教育、《警惕啊!青春人》的法制教育、《科学家的中学时代》的榜样教育,引导他们顺利地通过这一人生困惑期。
三、把青春期知识传授给青少年
美国教育家戈尔顿认为:“不要指望仅仅用某种教科书来解决孩子青春期的所有问题,而最好的教育方法是与孩子拉家常。”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可以借助某件事打开话匣子,让学生了解青春期有关知识。如:自己的发育、身高、长相、肤色、嗓音、月经初潮或遗精等,与异性接触时莫名的心动,等等。把青春期有关知识通过讲故事、谈心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这样比遮遮掩掩,欲说还休的做法好得多。例:当女同学面临青春期,我像母亲那样告诉她们如何注意生冷饮食、如何调节心情等。
四、两个案例的思考
教育家认为不仅知识是学问,而且人际关系和人生同样是一个人应该学习、锻炼的学问,也应该受到同样的重视。这里谨举两个小例:
案例一:我→看见→那里有许多人→他们在干什么?→我想过去看看→不!→我不能→为什么?→因为……我怕羞。
案例二:一名15岁的山区小姑娘进城购物,回家途中,她乘坐的班车由于中途遇到紧急情况,司机紧急刹车,因惯性,小姑娘未站稳,倒在了一个男孩怀里。回家后,越想越害怕,认为接触了异性就会怀孕,那将无法面对父母、老师和同学,于是写下遗书,走向绝路。
弗洛伊德告诉我们,人们压抑的心理可以通过其他正常渠道得以疏导。教师帮助学生在集体中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培养男女同学之间精神健康、情感丰富的正常交往和友谊,将会消除青少年不健康的心理障碍,从而唤起更理智的心理——自尊、自爱、自重、自信。
当然,青春期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其关键是解决大人的问题,家长、老师要提高自身素质,让青少年青春期教育不再停留于表面,而是真正走入孩子们心灵。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应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多与学生交流,给学生一些倾诉的机会。不要人为地划分“禁区”,而要让青少年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玲.教育心理学[J].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0.9.
[2]金东海.教育学[J].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