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自由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2012-04-29 02:27霍杰
商业研究 2012年8期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制造业

摘要:服务是一系列生产活动的必要投入,服务业自由化将对下游制造业有重要影响。基于中国银行业和制造业2003—2009年的数据,本文实证分析服务业自由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服务业自由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影响,外资企业进入、服务业私有化和服务业竞争水平的提高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有积极作用,外资企业进入与服务业私有化相比更能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关键词:服务业自由化;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

中图分类号:F426;F21文献标识码:A

1992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全面拉开了中国服务业自由化的序幕。中国服务业自由化是一个破除垄断、引入竞争、逐步推进的过程,在服务业自由化的进程中,首先根据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内在要求,逐步放宽对某些服务业价格的管制,使市场机制较为充分的发挥作用,实现比较充分的市场竞争;其次,实施市场结构的改革,允许其他国有企业或者部分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定行业,一定程度上打破国有企业“一家独大”的局面;再次,实施产权制度改革,通过股份制、民营化或者与外资进入方式,对某些国有服务业企业进行产权结构调整,引入了不同所有制的竞争主体。这些以减少垄断和促进竞争为目的的一系列变革,极大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92年的34.8%逐步上升到2009年的43.4%,平均每年增长速度达到10%,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虽然中国服务业发展迅速,但是与主要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比重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且服务业垄断严重影响服务业的发展效率和质量。中国与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市场力量发挥作用的障碍主要来自于服务业。服务为一系列的生产活动提供必要的投入,废除限制服务业竞争力量发挥作用的制度障碍将不仅有利于服务业自身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下游制造业的发展。本文以2003—2009年银行业和制造业的数据试图从两个方面分析服务业自由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服务业自由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否有积极作用;外资企业进入与服务业私有化相比,是否更能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

一、文献综述

本文的研究与三类文献相关:贸易自由化对企业生产率影响的研究,外国直接投资对本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影响的研究,市场管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由于关于这三类方面的文献很多,故只关注和本文研究密切相关的一些文献。

1.贸易自由化对企业生产率影响的研究。经济增长理论认为贸易开放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促进资本形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推动技术进步等,从而促进经济增长。Pavcnik (2002)以智利的贸易自由化为例,研究发现贸易自由化对与进口竞争产业的企业比那些没有受到国外竞争威胁的企业增长率高3%—10%,她对这个发现的解释是智利企业为了应对来自国外的竞争而不得不改善自身的绩效。Trefler (2004)研究美加自由贸易协议(FTA)对美国和加拿大的影响,发现贸易协议导致加拿大关税消减幅度最大的产业劳动生产率上升15%,而美国关税下降幅度最大的产业企业层面的劳动生产率上升14%。Fernandes (2007)基于哥伦比亚1977—1991年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研究发现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有较强的正向影响。Amiti和Konings (2007)基于1991—2001年印度尼西亚制造业调查的企业层面数据,研究中间投入品贸易自由化对下游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发现中间投入品的关税水平下降使生产率水平增长较快,产成品关税水平每下降10%将使企业生产率增长1%,而中间投入品关税水平每下降10%将导致所有企业生产率水平上升3%,使用进口中间投入品的企业生产率增长11%。余淼杰(2010)基于1998—2002年中国制造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和高度细化的进口数据,研究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发现贸易自由化显著地促进了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出口企业相对于非出口企业有较高的生产率提升,关税或非关税壁垒的减免对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要比非出口企业的影响小。

总第424期霍杰:服务业自由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商 业 研 究2012/08贸易自由化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第一,来自于进口的竞争压力迫使国内企业更有效率的使用投入 (Holmes and Schmitz, 2001);第二,贸易自由化通过国家间技术扩散使国内企业生产率提高(Grossman and Helpman,1991),当技术知识内嵌在进口商品之时,高质量中间投入的进口增长以及高效率资本品的进口增加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率;第三,贸易自由化将减少技术获取的机会成本,从而刺激企业将更多的资金投资于能提高生产率水平的技术(Goh,2000);第四,当存在企业异质性时,贸易自由化将提高产业生产率。Melitz (2003)研究显示贸易自由化将导致生产率较低的企业退出,产出将向生产率较高的企业分配,从而有利于产业整体生产率水平的提高。

也有少数文献研究发现贸易自由化会导致生产率水平的降低,如Tybout和Corbo(1991)利用智利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数据,未发现贸易自由化促进企业生产率提高的经验证据。康志勇(2009)基于中国1980—200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发现就整体而言出口贸易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面影响。王恬和王苍峰(2010)基于1999—2002年中国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发现就企业总体而言,关税减让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率;企业规模越小,关税减让的负面影响越大。因此,贸易自由化到底对全要素生产率起到正向影响还是负向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2.外国直接投资对本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影响的研究。大量的文献考虑外资进入与本国企业相竞争的行业,一般假定外企的进入将能够对本土企业带来溢出效应,从而对本土企业的绩效产生正向作用。溢出可以通过本土企业复制外企在本土市场经营子公司的技术,或者通过观察或者雇佣外国子公司训练的工人提高效率;溢出也可以通过外资企业进入导致东道国市场更为激烈的竞争,从而迫使本土企业采用新技术更有效率的使用资源。Javorcik (2004)基于立陶宛1996—2000年制造业企业数据,研究外国直接投资能否通过溢出效应提高本土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发现外资企业和本土上游部门的供应商之间的联系,能够通过外国直接投资带来本土企业生产率的提高。Blalock和 Gertler (2008)基于印度尼西亚的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研究外资企业的技术转移能否促进本土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发现供应外国企业的本土企业确实能获得生产率收益。他们认为在新兴市场经营的外资企业为了避免单一供应商套牢,必须要广泛传播技术,而技术扩散则会引起更多的企业进入,导致竞争加剧和供应市场价格下降,结果不仅仅所有外国企业,而且那个供应商的所有下游企业都能以较低的价格从市场上获得供应。 3.市场管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Rajan 和 Zingales (1998)研究发现金融发展由于减少下游产业的外部融资成本,从而能够极大的促进经济增长;研究还发现金融市场发展越完善的国家,对金融依赖越多的部门发展越迅速。Nicoletti和Scarpetta(2003)认为对批发、金融、保险和商业服务的规制可能损害经济的外部性,对生产率的增长造成负面影响。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人力资本、贸易自由化和直接投资等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文献很多(许和连等,2006;康志勇,2009;余淼杰,2010;霍杰,2011),但是尚没有研究服务业自由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相关文献。本文主要作了如下两个方面的边际贡献:第一,使用外资企业进入、服务业自由化和服务业竞争水平三个指标,比较精确的度量服务业自由化;第二,系统探讨服务业自由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实证分析服务业自由化和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政策分析。

二、研究假设和数据描述

服务业自由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废除垄断,减少市场进入障碍和服务业私有化。服务业自由化的结果将导致新的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进入市场,在新企业的压力下,原有企业要么提高自己的业绩要么退出市场。服务业私有化和外资企业进入导致的所有权变化能够使企业获得新技术、更有效率的经营,以及对服务型基础设施的更多投资。服务市场的这些变化,一方面增加了服务企业的选择和提高服务企业的业绩,另一方面下游的制造业也能从这些变化中获益。下游的制造业从以下三个方面获益:第一,以前本国没有的服务可以在服务业自由化后由于外国新服务提供者的进入而获得。第二,服务自由化将使服务使用者能获得的服务范围扩大。例如中国互联网快速扩展使中国农村地区居民能够获得网络服务,或者小企业能够获得较好的商业咨询服务。第三,由于服务业私有化、竞争的加剧和外资企业的进入,使已经存在的服务将变得更好和更加值得信赖。新的国内企业或者外资企业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将使通讯和电子设施更加可靠,随着银行间竞争的加剧使贷款决策可以更有效率的作出。这些改善将对生产扭曲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并可以减少下游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外资企业进入服务业对于中国企业提高生产率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比如已经在其它市场取得成功的外资企业进入,将带来关于新产品的生产技术和新的管理经验;通过制定一个较高的行业标准和引进新产品,可以促使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由此可以推测:

命题1:服务业自由化可以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

企业所有权结构发生变化包括两个方面,即服务业私有化和外资企业进入。一般认为服务业私有化和外资企业进入服务业都能够改善市场经营环境,从而提高效率,导致物资资本和技术投资的增长以及提高管理水平。但是,外资企业的母公司一般在该领域的成功者,导致外资企业能够更好的获得融资和较为先进的技术。

由此可以推测:

命题2 :服务业国外并购与国有企业私有化相比更能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

由于2003年以前和2003年以后采用不同的行业分类标准,故本文选用2003—2009年的数据作为分析对象,将数据选取说明如下:

1.因变量。全要素生产率是指除劳动力和资本两大物质要素之外,其他所有能带来产出增长率的因素贡献的总和。关于全要素生产率度量目前主要有两类方法:第一类参数法,比如索洛剩余法。这类方法通过预先设定一个生产函数,利用回归方法估计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然后计算出索洛剩余。这类方法优点是简单直观,但是缺点也很明显,规模报酬不变和产出弹性不变的假定未必符合现实。第二类参数法,比如前沿生产函数法、数据包络分析和Malmquist指数方法。这类方法一般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为技术进步率、技术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等,通过利用线性规划技术对数据构造生产边界,然后计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各个组成部分。由于这种方法是建立在产出缺口估算基础上,而无论用何种方法估算产出缺口,都会存在估算误差,从而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估算偏差。这两类方法各自有自己的优缺点,由于本文不需要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故采用较为简单直观的索洛残差法来测算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

设生产函数为C—D生产函数:

Yt=AKα1tLα2t(1)

其中Yt为产出,A表示全要素生产率,Kt为资本投入,Lt为劳动投入, α1、α2分别为产出对资本的弹性和产出对劳动的弹性。为估计产出对资本的弹性和产出对劳动的弹性,对方程(1)两边同时取自然对数有:

ln(Yt)=ln(A)+α1ln(Kt)+α2ln(Lt)(2)

在规模收益不变的约束条件α1+α2=1下有:

lnYtLt=ln(A)+α1lnKtLt(3)

利用(3)估计出产出对资本的弹性α1,然后计算出产出对劳动的弹性 α2(=1—α1)后,代入方程(2)可以得到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使用的样本来源于2003—2009年中国制造业30个两位数行业(行业代码13—42)的全部国有及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制造业企业。

(1)产出数据。衡量制造业整体产出指标是按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折算的产品销售收入,以2002年为基期,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劳动投入数据。国外研究一般使用劳动力工作小时数衡量劳动投入,由于中国相关数据难以获取,这里使用制造业各行业的全部从业人数加总衡量劳动投入,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3)资本投入数据。对资本投入数据的选取,中外研究者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方法,本文采用聂辉华和贾瑞雪(2011)的方法,使用以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折算的固定资产净值衡量资本投入,以2002年为基期,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将相关数据代入公式(2),可以计算2003—2009年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2003—2009年期间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在逐步上升。

表12003—2009年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全要素生产率0.73460.84900.90510.98391.10521.13661.1458

2.自变量。由于学术界目前还没有精确度量服务业自由化的指标,本文使用抓住服务业自由化特征的三个指标进行度量,即:(1)外资企业进入;(2)服务业私有化;(3)服务业竞争水平。这些变量有以下好处:第一,这些指标能够比较精确估算;第二,外资企业进入和服务业私有化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做出改革承诺的重要方面;第三,比较这些个体指标能够更深刻的洞察服务业自由化的各个方面的相对重要性。

由于整个服务业数据难以获取,本文以银行业数据为代表,研究服务业自由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由于从企业层面的数据比较难以获得,本文使用外资银行的总资产占整个银行业总资产的比例度量外资企业进入。银行业私有化使用股份制商业银行占银行业总资产的份额度量,银行业竞争水平的度量使用最大的四家商业银行市场份额度量,四家商业银行市场份额越低,意味着银行业竞争水平越高,所有的原始数据都来源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0年报》,计算衡量银行业自由化的三个指标数值见表2。

表2 衡量银行业自由化的三个指标数值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外资企业进入(%)1.501.841.912.112.352.131.70服务业私有化(%)10.7011.5411.9212.3913.6913.9914.86服务业竞争水平(%)58.0356.9156.0655.1553.6651.5851.31

3.控制变量。除了服务业自由化影响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之外,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因素。

(1)贸易自由化。在前面的文献综述部分,本文已经总结了贸易自由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度量了贸易自由化的指标有贸易依存度、平均关税率、黑市交易费用、非关税壁垒、贸易数量限制和集成关税率等。包群等(2003)研究发现贸易依存度能较好地反映经济增长的变化,本文使用出口贸易依存度(出口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作为贸易自由化的代理指标,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人力资本。外资企业通过从母国转移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提高东道国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而东道国企业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与东道国的人力资本水平息息相关,东道国需要有最低人力资本门槛,或者东道国技术水平和母国技术水平差距不是很大,外资企业进入才会对全要素生产起促进作用,Xu (2000)和程惠芳(2002)的计量结果证实了上述结论。用来衡量人力资本的指标方法有平均受教育年限、公共教育支出、每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人数、各级学校注册率、全社会文盲率等,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使用每万人口中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来近似代替人力资本,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三、经验分析

为了研究银行业自由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采用如下计量模型:

TFPt=β0+β1RFBt+β2RJCBt+β3RSCBt+β4OPENNESSt+β5HUMANt+εt(4)

t=2003,2004,…,2009

在上式中,TEP表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RFB表示外资企业进入,RJCB表示服务业私有化,RSCB表示服务业竞争水平,ε 表示误差。表3汇报了模型(4)的最小二乘估计结果。

模型(4)估计结果显示,2003—2009年服务业自由化的三个度量指标,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5%的水平都显著, RFB和RJCB系数为正,这说明外资银行进入和服务业私有化确实能够提高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RSCB系数为负,这说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银行总资产的比例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呈负向关系,这意味着银行业竞争水平越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就越高。从整体上来看,银行业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起积极作用;外资企业进入(RFB)的系数0.172比服务业私有化(RJCB)的系数0.025大得多,说明外资企业进入银行业比服务业私有化更能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模型(4)估计结果显示出口贸易依存度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起负向影响,这可能是由于中国的主要出口产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较小,导致无法产生溢出效应,加上劳动密集型产品挤占生产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资源投入,从而不利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人力资本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起积极作用,这说明人力资本存量增加确实能提高中国企业吸收外资溢出效应的能力。

四、 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2003—2009年银行业和制造业的数据,实证分析服务业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服务业自由化确实能够促进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从影响机制来看,服务业自由化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市场竞争加剧,制造业使用中间投入品的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从而导致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外资企业进入比服务业私有化更能促进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这是由于外资企业进入能带来更为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过大,挤占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的资源投入,因此出口贸易依存度的提高反而不利于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由于外资的溢出效应发挥作用需要一个最低的人力资本门槛,故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起正向作用。这些发现对于中国进一步推进服务业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据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服务业自由化,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1.努力减少不利于服务业自由化的各种障碍。遵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加快对电信、金融和交通运输等垄断性服务业的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形成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多足鼎立的竞争格局。要重点引进具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外资企业进入服务业,一方面可以提高服务业市场竞争程度,另一方面外资企业的溢出效应可以带动前向和后向关联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

2.积极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由于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按照比较优势原理,中国应该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大量出口会导致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容易导致贸易摩擦,近年来中国屡次遭遇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主要就是由于这个原因;另一面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组装,导致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锁定,不利于中国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因此,要优化中国出口产品结构,将外贸出口由粗放型、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产品结构向集约型、以质量效应为特征的产品结构转变,提高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水平。

3.加大研发投入和教育投入。本文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存量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起积极作用,但是这种作用还比较小(HUMAN的系数仅仅0.02),这说明中国人力资本存量还不高,与外国技术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国企业的技术吸收消化能力还比较低下,这需要加大教育投资和研发投入,进一步提高中国的人力资本存量。

参考文献:

[1]余淼杰.中国的贸易自由化与制造业企业生产率[J].经济研究,2010(12).

[2]康志勇.出口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9(12).

[3]许和连,介朋,祝树金.贸易开放度、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6(12).

[4]聂辉华,贾瑞雪.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与资源误置[J].世界经济,2011(7).

[5]包群,许和连,赖明勇.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理论及中国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3(2).

[6]程惠芳.国际直接投资与开放型内生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2(10).

[7]Rajan G, Zingales L. Financial dependence and growth[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8,88(3):559—586.

[8]Nicoletti G, Scarpetta S. Regulation, productivity and growth: OECD evidence[J].Economic Policy, 2003,18(36):9—72.

[9]Pavcnik N. Trade liberalization, exit, and productivity improvements: evidence from Chilean plants[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02,69:245—76.

[10]Trefler D. The Long and Short of the Canada—U.S. Free Trade Agree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4, 94(4):870—895.

[11]Fernandes A. Trade Policy, Trade Volumes and Plant—Level Productivity in Colombia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7, 71(7):52—71.

[12]Amiti M, Konings J. Trade Liberalization, Intermediate Inputs and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Indonesia[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7, 97(5):1611—1638.

[13]Holmes T, Schmitz J. A Gain from Trade: from Unproductive to Productive Activities[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001,47:417—446.

[14]Grossman G, Helpman E.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World Economy[M].MIT Press, Cambridge, MA, 1991.

[15]Goh, AT. Opportunity cost, trade policies and the efficiency of firms[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0, 62,363—383.

[16]Melitz M. 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J].Econometrica, 2003, 71:1695—1725.

[17]Tybout JDM,Carbo V. The effects of trade reforms on scale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New evidence from Chil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1, 31:231—250.

[18]Blalock G,Gertler PJ. Welfare Gains fro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rough Technology Transfer to Local Supplier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8, 74(2):402—421.

[19]Javorcik BS.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crease the Productivity of Domestic Firms? In Search of Spillovers through Backward Linkag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4,94(3): 605—627.

[20]Xu B.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Technology Diffusion and Host Country Productivity Growth[J].Journal o 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0, 62:477— 493.

The Effect of Services Liberalization o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HUO Jie

(School of Economics, 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Anyang 455002, China)

Abstract:Services are used as an essential input into a wide range of activities, services liberalization may lead to noticeable effect on downstream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Based on 2003—2009 bank industry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data in China, the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 of services liberalization o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ervices liberalization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entry of foreign enterprises, privatization of services industries and the level of competition in services industries have positive impact o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entry of foreign enterprises can enhance better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han privatization of services industries.

Key words:services liberalizatio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责任编辑:关立新)

猜你喜欢
全要素生产率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湖北省十二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
中国人口红利的国际比较与测算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科技创新为助力
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
能源效率研究方法的比较分析
我国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
大数据对制造业来说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