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娅
摘要: 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将成为社会的一员,如何将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现代公民,对其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来说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作者结合工作实践,探讨职业学校如何开展公民教育的做法。其内容包括:倡导形式要多样,要以学生为主体,便于学生参加,以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全过程、全方位进行评价,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保证公民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 职业学校公民教育形式与评价探索
自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来,我国的公民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开展公民教育作为在为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劳动力的职业学校任务尤其繁重。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将成为社会的一员,如何将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现代公民?对其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来说都至关重要。我校自2011年初开始进行《职业学校开展公民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研究,探索了开展公民教育的形式与评价,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职业学校开展公民教育的形式探索
以往,学校开展公民教育,大多形式单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目标,以学校、教室为场所。这样的教育,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和发展能力,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公民道德水准,我校在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集思广益,开拓创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公民教育,为学生创造了一系列的活动平台:
1.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每个学生一进入立信,学校就为他建立一个成长档案。这个档案记录他在立信的成功与失败,记录他的成长过程,伴随他在立信完成学业。学生的成长档案能使教师更好地评估自己的教学成果,能使学生真实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
2.评选年度立信优秀学生
每年年末,学校要在全校范围内评选一批立信年度优秀学生。年度优秀学生的条件,没有细致的规定,只规定一个大方向,让师生们可以从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角落去挖掘有闪光点的学生。评选出的年度优秀学生,其事迹在校园内被大力宣传。以此来激励学生,开展公民教育,这比用一些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物来说教要有效得多。
3.开展献爱心义卖活动
无论哪个公民,都有自己或多或少的爱心,关键是如何把它激发出来。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从小娇生惯养,自己的一切在家都由父母张罗。如果为了搞形式,就特意要他们去敬老院为老人洗头、剪指甲等,我认为这是不现实的,他们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耐心。所以开展的活动要合适,我校每学期都开展一次献爱心义卖活动,所卖义款都用来资助校内贫困学生,这个活动深受学生喜欢。因为学校规定义卖的东西必须是自制的或是自己目前不需要的。出售自己亲手制作的东西,让他人认可自己的才能,会让学生很有成就感。这样的活动对学生的教育是多方面的。
4.举办立信学生形象展示大赛
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可能天生就不如普通高中的学生。所以,仅靠成绩来评价他们,这对他们是不公平的。为了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各项才能,每年12月底学校会举办一次学生形象展示大赛。这个形象不仅包括学习形象,还包括技能形象、才艺形象、服务形象等,也是学校全方位开展公民教育,以活动促进教育的大型活动之一。
5.开展技能月活动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人才,教会他们一项就业的技术,就是教会他们今后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所以技能教育是职业学校开展公民教育的重点,为了了解学生技能掌握的情况,我们分阶段分类别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技能月活动,旨在发现典型,教育学生重视技能训练,提高就业的能力。
6.开展学生社团活动
职业学校的学生处于青春期,他们好动,兴趣广泛,容易被外界吸引。与其让他们说有代沟,与老师产生负面的对抗,不如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开展活动。学校开展学生社团活动时,仅制定社团的活动章程,而活动内容则由学生根据实际自行安排。目前我校共有十几个学生社团,如立信志愿者、open乐队、锡校社、文学社、英语俱乐部、动漫社等,除了个别一两个是由老师在牵头,其他都是由学生自己在组织开展活动,教师仅仅是面上的指导。社团活动给了学生自由发挥、自由想象的空间,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充实了他们的人生。
7.开展各项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
开展公民教育,就要让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到社会中去观察反思。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查,不能盲目随便,而要作充分的准备。实践调查的内容可以多样,或是涉及专业的,或是有关思想道德的,等等,但是最重要的是实践调查过后,教师要帮学生总结探讨,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取长补短。这才是我们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调查的真正目的,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去领悟教育。
二、职业学校开展公民教育的评价探索
教育的效果依赖评价体系。教育评价是开展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选择什么样的评价模式会影响学生运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形成什么样的行为习惯和个人素养。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学生评价,不仅要看成绩,更要看他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以促进个体的发展为宗旨。因此探究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对我校深入进行《职业学校开展公民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1.评价内容
多元化的评价内容,从注重学业成绩向注重能力转变。公民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能否迅速被社会接纳,不是光取决于他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他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
为帮助学生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我校对全体在校学生全面实施了“十项职业素质修炼”的校本研究方案,这十项职业素质是:(1)职业形象塑造;(2)职业态度培养;(3)语言表达能力培养;(4)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5)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6)目标管理能力的培养——职业生涯规划;(7)团队精神培养;(8)业余爱好和文体能力的培养;(9)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10)职业情商和个人竞争力的培养。每学年,通过“立信学生形象展示大赛”,让所有的师生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对学生的各项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
对在外实习的学生和已经毕业的学生,我校通过走访实习单位、毕业生访谈等形式,深入到各用人单位,就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技能、工作绩效进行评价,具体涉及社会适应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商务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它是衡量公民教育的成效的一把尺子。
2.评价主体
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从过去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变为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家长评价、企业评价、媒体评价、社会评价等多主体评价。以我校为龙头的立信职教集团,下有许多校企合作单位,这些单位接收我校的见习或实习的学生,成为评价学生的有效力量。与周边一些社会团体、公检法机关结成共建单位,成立家长委员会,一系列的措施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评价体系中。让学生自评和互评的过程,更是将评价变成了学生主动参与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过程。
3.评价结果反馈形式
有结果就要有反馈,只有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促使他去努力、去进步。但是,反馈形式的恰当与否,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在评价过程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学生)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形成平等、友好和民主的评价关系,使学生易于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养成平等、民主的处理问题的行为和习惯,这样才能促使他们成为一个坚强优秀的社会公民。
培养一个合格乃至优秀的社会公民,这项任务虽然艰巨,但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学校应将公民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融为一体,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受社会欢迎的优秀公民,实现强国富民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2]冯冬梅.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中开展公民教育的研究.南京财经学校.
[3]李玲.职业院校德育课教学中开展公民教育的途径研究.南京卫生学校.职业教育研究,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