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琴
摘要: 高校财务管理是高校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直接影响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本文浅要地分析了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财务工作更好地促进高校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一、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财务管理是指在高校范围内,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货币资金的运行规律,对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以达到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益,进而完成高校培养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的总目标。高等学校作为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子细胞,不仅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进器。由于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校自身规模的日益扩大,收入项目和数量的与日俱增,学校内部多种经济关系的逐步建立,以及诸多外部社会环境的多重影响,高校财务关系出现更加复杂化的一系列问题。毋庸置疑,新问题的产生增加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当前,高校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财务管理体制不畅、思路单一。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高校迎来了办学形式多元化、资金筹集多渠道化、办学规模扩大化、经济业务复杂化、内控要求严密化的局面。一些学校内部在会计核算、财务开支、创收分配等方面的财经政策和制度政出多门,甚至于擅自提高开支标准,扩大开支范围,财务管理出现条块分割、多头操作的局面。致使学校资源配置失调,难以集中学校财力,发挥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从而影响和制约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此外,现行财务管理体制的管理思路单一,与高校其他管理未建立有机联系。学校各经济主体更多表现为费用消耗主体,没有明确的责、权、利关系,不利于增强主体的经济管理意识,不利于发挥主体理财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校整体发展。各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形式多样,综合财务计划内容单一,一些高校由于财权下放过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小金库”现象。
2.财务预算管理不完善,执行不严格。政府推行部门预算的目的是有利于预算编制的统一性,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实现预算管理的规范化和预算编制的细化。财务预算是高校财务工作的核心,是实现高校有限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任务。但是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以下的问题:首先,预算期间较短。高校预算一般按年度编制,力求维持年度收支平衡,基本上不考虑学校的长期发展目标,使得不少高校的长期发展目标仅停留在战略层面上,无法在学校的财务管理及预算规划上得到核算与监督。其次,由于预算编制时间过短或预算编制透明度不高等原因造成了预算不够准确和覆盖面不够广泛,不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校财务收支状况和工作重点。再者,预算执行刚性不强。在预算的执行上,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督和评价制度,对各项预算经费无法做出准确的分析,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率难以提高。一些二级单位缺乏预算意识,以为跟领导打个报告就可以随意更改预算,只考虑本部门利益,很少顾及学校利益,使部门预算丧失应有的约束力。
3.高校的欠债运营,资金的浪费使用,导致财务危机日益加剧。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院校已经成为独立的事业法人。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高校不断扩大整体办学规模。而高校仅靠学费收入及财政拨款已远远满足不了扩张的资金需求,于是各高校采取了举债发展。由于基础建设资金需求量很大,贷款规模已超出学校自身还款能力的几倍,领导无暇顾及学校贷款规划、贷款项目论证、贷款方向选择、贷款风险预测、还款计划、还贷准备金等。财务人员对新的问题未做深入的预测分析,而贷款到期,单位资金又不足,只好拆东墙补西墙,造成天天跑贷款,资金仍不够用的局面。随着高校还贷高峰的到来和还贷能力的有限,巨额的贷款本息支付,高校面临严重的财务风险。此外,财务管理混乱,资金使用浪费,诸如奢侈消费、滥用公款、重复购置、重复建设、超指标、超预算等现象十分严重。以上原因都造成严重的财务危机。
4.高校资金支出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有些高校在资金使用上,缺乏成本管理意识,简单按开支标准支出,不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在货币资金管理方面,只注重对现金的一般管理,对货币资金实际需求量的预测和控制、对降低货币资金成本等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够。资金的时间价值被忽视,货币资金的机会成本较高。这就需要财务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为合理安排预算提供依据。目前高校内部财务管理都是电子化和网络办公,这就提高了高校内部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高校应用此现代化管理工具,加强预算管理,实现预算、核算与决算一体化,将预算与实际支出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优化资金的支出结构和确保资金正确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解决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
针对上述高校财务管理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国家的有关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高校自身的发展规律,实事求是,因势利导。
1.明确高校财务管理体制。高校应根据学校规模和内部管理需要设置内部会计机构,遵循“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和体制。财务处全面负责学校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职能,是高校财会工作的主管部门。会计核算包含学校财务、基本建设、科技开发、校内后期等,学校的科技开发、后勤等财务为二级财务核算。二级财务核算单位的设立由财务处统一规划,统一领导。财务处主管全校会计工作,必须责无旁贷地把全校的会计工作抓好,杜绝学校收入流失、支出失控现象,使学校的资源配置合理化,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当然,对于规模较大的高校,也可以设置总会计师,协助校长全面领导高校的财务工作,直接向校长负责,行使总会计师职权,对强化高校内部控制,编制和执行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拟定资金筹措和使用方案,开辟财源,督促本单位降低消耗、节约费用、优化支出结构发挥积极作用。
2.科学预算,强化管理,提高预算执行力。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高校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全过程,是高校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高校应当制定相应的预算规章制度,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管理、控制,定期、不定期地检查预算执行情况,尽早发现差异,找出原因,加以控制。科学预算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1)强化预算管理,增强预算执行的刚性。强化预算管理,把部门预算和校内综合预算合为一体,以有效实现学校的经济目标。细化预算编制单位,对学校所属各部门要求编制预算,并加强管理,克服学校预算内容不实、预算约束不强、预算不科学和预算不公平的现象。建立预算经费的项目管理制度,对于一些特殊的项目支出按照项目来测算,建立项目预算库。完善预算的调整制度,预算一经确定批准,要严格执行,维护其严肃性和权威性。对预算调整时间、方法、程序等做出相应的明确规定,如不在规定之内的预算调整,一律不予调整。建立预算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完善预算控制制度,优化资金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改革预算编制时间。要解决“预算执行真空期”,适当延长预算编制的准备期,一般要提前半年编制,为保证预算编制质量提供充裕的时间准备,同时也为新年度一开始即正式启动预算打下坚实的基础。但预算编制时间并不是越早越好,考虑到经济的发展、国家政策的变化,预算周期过长,预算编制时间过早,将会影响到预算的准确性。(3)细化预算,实行全面预算。尽可能地对各项支出的安排做到细致准确,使集中支付能够按部就班。强化和细化采购预算及计划,政府采购计划一旦报出,其数量、规格和技术指标、参数就很难更改。所以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必须制定完整的收支范围和收支项目分类,这样才能保证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执行。每笔支出都有明确的计划,制定和运用好机动性支出的预留额度。此外,还需加强预算外的资金管理,规范创收行为,完善分配制度。
3.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广开财源,多渠道、多方式地筹集资金,为学校的发展提供财力保证。树立风险意识,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目前,高校资金比较紧张,筹集资金是一个相当现实而迫切的问题。具体措施:首先,积极加强银校合作,夯实、优化教育资源。根据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结合当前运转资金的需求,制定相应的筹资计划、偿还计划。严禁贷款用于消费,确保利息支出不影响日常运转。实现高校与商业银行财务平稳过渡。其次,加强学生收费管理,及时回笼资金。最后,积极争取财政的支持和社会捐助,加强高校与工商界的合作,以开拓更为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与此同时,财务管理还应当树立风险意识,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多渠道筹集资金,一方面为高校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经济活力,另一方面促使财务风险的形成。这就要求高校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4.运用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方法,建立财务分析评价体系。高校财务分析评价是运用事业计划、财务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对高校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收支状况进行系统剖析、比较和评价,以获得对高校经济活动和事业发展状况的规律性认识。高校财务分析评价的内容应包括:(1)财务综合实力评价,即学校的办学经费筹集能力,包括国家教育经费拔款额、科研活动收入、学校资产总额等。(2)财务运行绩效评价,即按照收入和产出相比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原理,对学校财务运行的效果、效率、效益等进行评价,其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事业发展效率指标、自筹经费能力指标、科研成果评价指标等。(3)财务发展潜力的评价,即评价高校在负债和财务风险方面的承受能力。该类指标包括年末借款余额、年末流动资金、资产负债率、负债收入比等指标。财务部门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会计资料,全系统地分析各类资产的拥有和配置状况,掌握学校的总体实力,充分挖掘学校的内部潜力,努力增收节支,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为学校的重大决策提供准确的资料。
当前,在日趋复杂的办学环境和条件下,高校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优化财务管理,理顺财务管理体系,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执行力。与时俱进,及时把握经济发展方向,开拓创新多元筹资路径,努力追求办学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要积极引入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和评价体系,保证教育经费的合法与合理运行,以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良超,刘飚,高敏.高校经济责任制下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04(1).
[2]席卫华.高等学校贷款办学的风险及其控制.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3).
[3]黄力.高校财务管理应对发展新趋势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04(5).
[4]裘婷.高校创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事业财会,2005(1).
[5]杨庆英.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改革与创新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