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2012-04-29 23:48邓兰兰
商业研究 2012年8期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生产性服务业

邓兰兰

摘要:资源城市正在从粗放式、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节能型、集约型、低碳化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资源型城市实现转型的有力手段,对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城市服务功能的完善,以及提高城市群创新功能、增强城市生机和活力等,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因此,围绕优势支柱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面向资源产业的金融服务业,重视发展与主导产业对接的人才培训,推动资源产业集聚的专业化园区建设等都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业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F063.1文献标识码:B

新一轮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带来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的新趋势,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主要表现为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型。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资源城市普遍面临着城市转型的问题。在产业发展方面,能否尽快克服增长方式粗放、资源和环境制约突出、内外源型经济发展不协调、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将成为影响城市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业中的比重不断加大,逐渐成为转型经济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寻求经济增长的新的动力引擎、保持城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繁荣,对于支撑资源型城市转型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

一、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机理1.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是指那些主要为满足中间需求,向外部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生产活动提供中间投入服务,用于进行商业活动和更进一步的生产而非主要用于满足最终直接消费和个人需要的行业。在工业化后期阶段,随着社会分工专业化的不断深化,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也将不断上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心。在一些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已远远超出服务业的平均增长水平。

现代制造业中各价值链环节所创造价值的不平衡性表现为“微笑曲线”的特征。“微笑曲线”两端代表的是附加价值和盈利率高的生产性服务业,即上端的研发、设计,下端的品牌、营销、制造服务,而中端则是生产加工、组装等传统制造行业,属于附加价值和盈利率低的环节。向价值链两端延伸,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能够强化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实现产出的服务功能,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和附加价值,获得差异化竞争力,从而增强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产业升级的本质要求和关键步骤。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服务业供给水平,进一步增加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带来整体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随着生产性服务业比重的上升,经济增长将明显减少对高投资和高资本积累的依赖,生产性服务业中针对环保治理、节能降耗等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的高新技术服务业,可以为制造业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生产转化提供技术支撑,从而使资源型城市转向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所以,生产性服务业通过自身发展促进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因此,资源型城市可依托传统产业优势,剥离支柱产业在生产、管理和技术中优势服务环节,发展科技服务、商务服务、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延长产业价值链促使产业升级,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培育核心竞争优势。

2.生产性服务业增强资源型城市创新能力。技术创新与生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同时也是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根本动力,生产性服务业涵盖科研产业这一创新的关键源泉,它占据着创新过程的高端位置。生产性服务业中所包括的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是高知识、高技术型行业,通过研究和开发部门、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和高端的服务业向发达的中心地区集聚,实现科技人才等要素的聚集以及创新要素的知识的生产、传播和整合,能够较强地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有利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发展信息服务业有利于信息技术对各产业的渗入与改造,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业则对制度创新及交易成本的降低起到了重要作用。

另外,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集群带来的研发比较优势将更好吸引国内外创新机构和创新团队的集聚,成为推进创新活动的主体,有利于提升资源转型城市的创新功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城市生机和活力。

生产性服务业加速资源型城市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过程。因此,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及集聚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随着工业化的实现,服务业将成为城市聚集经济效用发挥的主要产业载体。现阶段我国已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加快城市化进程应更多地依靠服务业的发展。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加快城市化的速度,更有利于提升资源转型城市的经济功能。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不仅是各种经济要素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更要体现出城市内涵素质与功能的提高。服务业尤其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大部分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信息密集和高技术密集两种功能的结合将使城市成为现代产业集中区,能够创造巨大的就业需求和实现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的集聚,从而提升城市形象、强化城市功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全球的范围来看,全球生产服务体系与世界城市体系表现出高度统一,生产者服务尤其是高等级生产者服务,集中于一些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最高等级的生产者服务高度聚集于少数的世界城市,如纽约、伦敦和东京。

基于分工的角度,科学合理的规划城市的服务业发展定位与空间布局,是城市化未来发展空间与应有的服务功能定位的重要前提。资源型城市在转型中依托主导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在城市中心的集聚,制造业从中心退出,使得城市日益成为信息和服务中心。以信息软件、咨询服务、商务服务、金融、物流服务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化的空间集聚和城市功能的完善。

二、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现状

资源型城市承载着提供资源和能源的重要责任,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推进了我国工业化与现代化的进程。但同时城市受资源开采的周期性影响,部分城市出现资源枯竭的现象,产业亟待转型。国家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主要在首批认定的44座资源枯竭城市中展开试点,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对资源城市发展的历程进行回顾,分析资源城市的特征和突显的问题,才能客观地对资源城市转型进行科学的定位。

1.资源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资源城市在建设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在资源开发初期,城镇建设主要为生产服务,布局在矿区附近,与周边地区经济联系弱。城市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表现为分散的区块,商贸业、服务业也规模小布局凌乱。在资源开发中期,伴随着产量的再创新高,城市也带来了人口大量集中的迅速扩张期,大型居住区和商业区开始形成,服务业主要满足消费服务。到了资源开发末期,资源产量下降的同时也出现城市建设资金的匮乏,基础设施长年失修,商业形态落后,人口迁移明显,城市萎缩。其本质原因是城市功能和企业功能错位,以企业正常运行为本位的发展思路排挤了城市功能的正常拓展。

2.产业结构单一发展不协调。资源城市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比重偏大,严重依赖资源采掘业及初级加工业;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见表1);产业关联度低。表中数据可见,资源型地级市与全国地级市相比,二产的增长率虽然偏低,但在三次产业中占有绝对比重;资源型县级市与全国县级市相比,二产的增长率较高,在三次产业中也占有绝对比重。单纯从增长率来讲,当资源型城市进入大规模开采阶段后,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的扩张速度很快,也就是常常提到的超常规发展。但是剖析行业内部结构看,二产的内部结构中采掘业独大,产品结构单一,生产靠资本驱动,创新变革缓慢,由此资源城市产生的路径依赖极大地限制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3. 吸引资金能力差,自我积累不足。资源、能源的开发存在较高的进入门槛,形成了以国家行政主导、国有企业为主的市场结构,因此企业的运行往往在行业垄断和封闭状态下运行,市场化程度低,要素市场不发达,社会融资能力差。从外商投资角度看,资源城市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工业产值中外资份额偏少,外商实际投资额度较小(见表2)。

受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资源企业承担了很多城市建设的公共服务职能,长期企业办社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特别是资源开采枯竭期,城市财政紧张,自给率低、财政缺口大(见表3)。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资源低价、产品高价的扭曲价格体系,同时资源补偿机制长期缺失,中央大型企业主导的资源开发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联度不大等综合原因导致了城市的自我积累能力很弱。

4.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流失严重。资源城市中劳动力大多是采掘和加工业的产业工人,形成了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锁定效应,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困难。自然资源的丰裕也使得城市对经济社会资源的利用率低、人力资本投入长期缺乏动力和激励。由于城市环境伴随着资源枯竭而逐渐恶化,城市产业结构、工资收入结构又无力支撑高素质劳动力结构,因此人才流失在资源城市中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5.机制体制僵化,创新能力弱。制度创新能够激发城市的发展能力和活力,是城市转型的根本动力和催生城市经济功能转换的孵化器。在计划经济时代,资源产品定价低,企业利润全部上交国家;改革后实行资源税制度,但税率很低,政府很难对居民提供公共服务。资源城市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处于资源能源供应的战略性基础地位,城市的覆盖面大,体制改革的主要推动者不在地方而在于中央的统一决策,改革的震动性大,因此,资源城市机制体制创新步履维艰。

三、资源城市服务业绩效评价

数据包络分析简称DEA(Date Envelopment Analysis),是由Charnes等学者于1978年提出的,它把单输入、单输出的工程效率概念推广到了多输入,特别是多输出的同类决策单元,简称DMU(Decision—Making Units),的有效评价中。DEA是应用数学规划模型来评价具有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的“部门”和“单位”的相对有效性的。根据各DMU的观察数据判断其是否有效,本质上是判断DMU是否位于生产可能集的“前沿面”上。应用DEA方法和模型可以确定生产前沿面的结构,因此又可以将DEA看作是一种非参数的统计估计方法。特别当DEA被用来研究多输入、多输出的生产函数理论时,由于不需要预先估计参数,因而在避免主观因素和简化算法、减少误差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越性。

1.模型建立。本文将采用DEA中较为常用的C2R模型来解决资源型城市发展服务业的经营效率评价。常规C2R模型如下:

假设有n个DMU,DMU1,DMU2,…,DMUn,每个DMU有m种输入和s种输出,DMUj的输入和输出向量分别为xj=(x1j,x2j,…,xmj)T,yj=(y1j,y2j,…,ymj)T,j=1,2,…,n。

设DMUj0的输入、输出为(xj0,yj0),评价DMUj0相对有效性的C2R模型为:

maxuTy0vTx0

s.t.uTyjvTxj1

u0,v0

其中v=(v1,v2,…,vm)T,u=(u1,u2,…,um)T分别为m种输入和s种输出的权悉数。

2.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根据资源型城市服务业发展情况,我们选取了3个模型,一共九个投入指标和四个产出指标,其中投入指标包括:总人口、土地资源、国民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际利用外资额、财政收入、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绿地面积;产出指标包括:第三产业总产值、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客运总量、货运总量。以上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与黑龙江省经济普查数据。

3.实证分析。本文将采用DEA模型中的C2R超效率模型对几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服务业发展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实证结果见表5,模型运算工具为DEAP2.1。

模型1,考察自然资源对服务业发展的效率,自然资源包括人口、土地。资源型城市中,土地资源和人口因素是制约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土地资源是否充分利用,和人力资源是否充足,关系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在模型1中,从第三产业总产值中看,唐山、乌海是最高的,达到了1,其次盘锦、朔州、大庆、邯郸利用自然资源发展服务业的效率较高。再考察自然资源投入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客运总量、货运总量的效率上,唐山、乌海、朔州、大庆都是比较高的。可见,自然资源对服务发展的效率上,唐山、乌海、朔州、大庆处于全国前列,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较高。

模型2,考察经济基础情况对服务业发展的效率。经济基础对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制约作用,一个地区的经济基础好,有利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在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中,同样重视经济基础的重要作用。在模型2中,考察国民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际利用外资额、财政收入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和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客运总量、货运总量的影响。在国民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际利用外资额、财政收入对第三产业产值的影响中,大同、朔州、乌海、赤峰、鸡西、伊春、韶关是效率最高的。在国民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际利用外资额、财政收入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客运总量、货运总量的影响中,大同、阳泉、朔州、乌海、葫芦岛、白山、鸡西、双鸭山、大庆、韶关、云浮效率最高。综合来看,大同、朔州、乌海、鸡西、韶关等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基础对服务业发展的效率最高。

模型3,环保情况对服务业发展的效率。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三废综合利用和绿化对服务业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可以发展绿化服务业,对服务业发展起到转型促进作用。考察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绿地面积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和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客运总量、货运总量的影响来看对服务业发展的效率。综合来看,唐山、长治、晋城、朔州、盘锦、白山、云浮等城市环保情况对服务业发展的效率比较高。

4.结论。利用2010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以CCR—DEA模型为基础,构建了25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服务业发展的绩效评价模型,并且为保持模型的解释力度共设计三套方案。根据上述实证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资源型城市服务业的发展,仍然要依托自然资源,但又不能依赖自然资源,在转型中,注重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注重环境保护,注重经济产值对服务业发展的投入。

第二,服务业是以人力资本为基础的行业。大力培育行业人才是保持其未来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转变人力资源的技能培养,具有资源城市制造业、采掘业高技能型人才要积极发展,可以依靠服务外包为其他资源型城市服务;同时注重人才技能转型,积极培育和制造业、采掘业相关服务行业的人才。

第三,生产性服务业对固定资产投入要求较低,但对流动资本投入要求较高,故保持较好的资金流动是保证服务业较好经营绩效的基础。

第四,生产性服务业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有力手段,大力促进服务业的发展能够保证其他各行业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建立制造业、采掘业等中重工业相配套服务业发展模式,建立产业集群,利用服务业发展是解决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手段。

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对策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可以鼓励资源型企业“主辅分离”,大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建设,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和民营资本以各种融资方式支持资源型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高人员培训质量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以资源型城市已建的高新技术产业区、软件园区为基础,发展具有差异的服务外包专业园区。

1. 围绕优势支柱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鼓励资源型企业“主辅分离”,大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建设,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发展资源产品冶炼加工、循环利用等技术服务业延长资源产品加工产业链条;发展嵌入式系统、自动化控制、高技术物化等高端服务业推进配套装备制造业的形成和发展;发展行业领域数据处理、软件开发、安全监控、工业控制、人力资源管理等流程的专业化服务业,推进资源型企业新型工业化转型。资源型产业普遍存在产业链短、能源消耗高、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资源型产业转型的重要路径,能够不断提升企业的现代化生产和信息化管理水平,推进资源型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和重构。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基本动力,实现资源型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集聚,对于产业转型意义重大。

2.大力发展面向资源产业的金融服务业。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和民营资本以各种融资方式支持资源型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明确提出支持大中型资源型企业利用资金和技术优势,开发外部市场的矿产资源,简化各种手续,支持企业“走出去”。设立“资源型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以低息贷款的形式扶持矿业高新技术服务企业发展。建立有效的担保机制,对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服务外包企业,允许其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进行抵押贷款。以资本为纽带,大力推动资源型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3.重视发展与主导产业对接的人才培训。针对主导产业的需求实施定制化培训,强化动手能力和实际业务流程训练,提高人员培训质量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一方面提供吸引人才的待遇,包括优厚的薪水和奖金,还要为高技术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晋升机会,另一方面要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完善企业内人才管理机制,使更多的高技术人才流向本土服务企业,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同时,企业还要注重对在职员工的培养,企业可按照实际情况的需要,与教育机构、行业协会签约,共同设计培训课程,努力开发远程教育课程,提高人员培训质量。 4.推动资源产业集聚的专业化园区建设。以资源型城市已建的高新技术产业区、软件园区为基础,采取政府扶持、开发商运营、企业自建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外包园区建设模式,结合产业优势和自身的功能定位,发展具有差异的服务外包专业园区。遵循“政府导向、市场化运作”原则,鼓励各方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在完善园区生产基础设施的同时,考虑园区工作人员居住与生活设施的配套问题。根据不同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重点,细分招商引资的潜在客户,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促进服务外包企业集聚。

参考文献:

[1]John Tschetter,The Role of Services in the Structure of Production and Trade: Stylized Facts from across—Country Analysis[J].Asia Pacific Economic Review,2001(1):35—43.

[2]Stefan Gilju. Modelling Scenarios Towards A Sustainabl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Europe[J].Environmental Science& policy,2008(3).

[3]邓丽姝.生产性服务业视角下北京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思路和对策建议[J].特区经济,2010(10).

[4]李善同,高传胜.中国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升级[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责任编辑:严元)

猜你喜欢
资源型城市生产性服务业
新时期克拉玛依加强海外引智工作探讨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景规格局的优化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研究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统计分析
基于DEA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评价
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外包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资源型城市转型如何“破茧成蝶”
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借鉴国内外经验促进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环境行政执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