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保 黄吉
进入1980年代,随着亚太地区冷战局势的缓和,西方沉船打捞组织开始大举进入中国南海,觊觎起海底沉船的宝藏来。
一些没经验的水鬼捞到东西后过于兴奋,从海底一下游到水面,这时肺里的压强可比水面高得多啊,于是肺泡破裂,口里鲜血像喷泉一样,人很快没了。
南海的沉船、文物,永远是一个挑动大众神经的话题。
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被整体打捞出水,电视直播万人空巷。船舱里文物价值究竟几何?百亿?千亿?一时间各路藏家、媒体众说纷纭,热闹非凡。
然而,在这热闹的背后,南海文物的重重危机也开始显现——几千艘古代沉船不再安宁,国内外的盗宝者正如“群蚁蚀象”一般,正在蚕食着这些古迹遗物。与此同时,无数珍宝亮相世界各大拍卖场,如潮的抢拍声中,南海文物正一步步堕入深渊。
盗捞与破坏、抢救与保护,几乎就是今天南海沉船文物的现状,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宝藏躲过各方夹击,保留下去?
古代南海航线上的沉船遗迹
南海海底有多少文物?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段的两条航线说起。
“海上丝绸之路”发源于秦汉,虽然知名度要稍逊于同时期中国北方的“陆上丝绸之路”,但从货物输出量而言,得益于海运的相对便捷,海上丝绸之路要远远高于陆上的那一条。
参照由宋代流传至今的航海路线图“更路簿”、“水路簿”,专家们大致勾勒出海上丝绸之路在中国南海地区的主要航线。航线分“内沟”和“外沟”两条,所谓“内沟”,即沿着中国东南大陆线,经福建、广东、琼州海峡、北部湾,绕中南半岛而行,一路向西;而“外沟”航线则是北宋后期才新辟的,它也是从闽粤出发,经南海北礁过西沙永乐群岛、宣德群岛往南沙,通过马六甲海峡后由印度洋远至东非、欧洲。这两条航线至今仍在使用,而那些在久远年代不幸遇难沉没的商船,也大多沿内沟、外沟航线分布。
这些沉船的数量,目前已有一个较确切的统计。据2007年中国水下考古中心的报告,中国南海海域的古代沉船在2000~4000艘之间,而就在此消息发布的同时,国际海事组织(IMO)也宣布了自己的一项统计:在中国沿海以及中国通往欧洲、西亚的所有航线上沉没的贸易海船,位于南海地区、且有明确记载的就多达2000多艘。按南海35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来算,大约每800平方公里的海域就有一艘沉船分布——800∶1,这个比例究竟意味着什么?
“如果单看古代沉船密度,南海的800∶1并不算高,红海、地中海、加勒比海地区的沉船密度都比南海大,但恰恰是因为南海沉船货载的特殊性,又使得它们的价值又要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瓷器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大宗的商品,因为瓷器重量大价值高,并且还是远洋商船的理想压舱物,所以古代商船通常都会装载大量瓷器——宋代一艘中型商船就能装载上万件,而大型商船装载数十万件更是不在话下”,“船只沉没后,由于海水腐蚀性很大,丝绸、木器、漆器很快消失殆尽,唯独瓷器和金属器能保留下来。在今天看来,沉船里的瓷器不仅数量巨大,而且每件都价值不菲,所以说南海沉船‘含金量是极高的,差不多每艘都是宝藏”,经过多年的考证积淀,“海上丝路”研究学者纷纷对南海沉船的价值打起了“保票”。
除了众多国内学者,国外的一些研究也在为“南海沉宝”提供着佐证。最近几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历史学家就通过整理16、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与中国的瓷器贸易清单,陆续发现了很多沉船的信息。比如据清单记载,17世纪初(明万历三十年到三十五年之间),一艘满载的东印度公司商船在“外沟”航线沉没,上面载有“普通青油碟6万枚,碟3万枚,墨色壶2000个,大海碟1000枚,小调味碟500枚;青花海碗1000只及若干小碗,酒壶600个,随身小壶500个,大酒杯500个,漂亮的水果碟2000枚,盐罐1000个,以及漂亮的、直径3.5英寸的碟200枚”,如果将这批瓷器全部打捞出水,它们的价值将超过一亿美元。
“单是一艘沉船货物的价值,保守估计就达上亿美元,那么整个南中国海的沉船又有多少货物,价值又有多少呢?实在难以估算,这将是一笔庞大的财富”,2010年荷兰东方历史学专家钱斯?李?豪斯首度撰文评估了南海文物的经济价值,立即引起世界关注。
南海寻宝,外国打捞队的疯狂
上世纪50年代,法国海军率先发明了自携式水下呼吸器(SCUBA),即现代常规的轻潜技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项技术专利的最先引进者不是法国军方,也不是政府部门,而是一个个专事“海底盗宝”的沉船打捞组织。
有了先进技术的支撑,盗宝者愈加肆无忌惮,此后的30年间,从地中海到澳洲,从加勒比到印度洋地区,沉睡海底千百年的各色商船、战舰相继被打捞出水,他们也在这些沉船上获得了丰厚回报。进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亚太地区冷战局势的缓和,西方沉船打捞组织开始大举进入中国南海,觊觎起海底沉船的宝藏来。
据不完全统计,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在中国南海活跃的西方打捞组织不下10个,他们装备精良,在打捞之前都会进行长期的定位、踩点,有充分把握后再下水,每每一击必中、满载而归。1985年,英国打捞商人米歇尔?哈彻在南海南部发现了1752年沉没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商船“吉特默森”号,共打捞出15万件瓷器——主要是乾隆年间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盘、碗和黑彩执壶,以及125块中国金条和金元宝,每块重量达750克。
打捞成功后的第二年,“吉特默森”号沉船遗物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被打包拍卖。也直到此时,中国外交部和国家文物局才知晓了哈彻的“盗宝”行为。在所有的申述、抗议无效后,1986年6月,受国家文物局委托,两位故宫瓷器专家怀揣3万美元奔赴阿姆斯特丹,希望在拍卖会上“尽可能地抢拍下一些文物”。
然而,他们的想法落空了——整场拍卖会上,两位专家没获得一次举牌的机会,绝大多数拍品的底价就超过了3万美元。除了目瞪口呆外,两人一无所获,眼睁睁看着无数珍宝流散四方,3万美元分文未动。此次拍卖,“吉特默森”号沉船遗物共拍得3000余万美元,其中米歇尔?哈彻进账三分之二。事后他面对媒体,难捺兴奋:“这是我打捞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感谢瓷器、感谢中国(在英文中,‘瓷器与‘中国为同一单词)”,他还表示将继续在中国南海从事这项“饶有兴趣的寻宝”。
时间进入新世纪之交,同样是米歇尔?哈彻——1999年末,哈彻打捞队在印度尼西亚北部的南海海域打捞出巨型清代沉船“泰兴”号,船上共发现100多万件福建德化窑青花瓷器。为了“物以稀为贵”,卖个好价钱,丧心病狂的哈彻竟命人将大部分瓷器打碎扔入海中,只保留三分之一,约36.5万件。2000年,泰兴号沉船瓷器在德国斯图加特被拍卖,为了避免“刺激”中国,这次拍卖会并未邀请中方参加,最终拍卖金额也不向外界公布,但事后有消息透露,哈彻此次的收益“数十倍于1986年”。在拍卖结束、收到钱款后,哈彻迅速销声匿迹,再未出现于公众视野。
“中国沉船=巨额财富”,这个等式早已成为南海各路盗宝者的共识,今天,几乎任何一场中国文物拍卖会都能看到南海文物的踪影。除了那些在南海各地伺机而动的西方盗宝团伙,南海周边的一些国家,如越南、菲律宾也成立了“水下考古队”,打着考古的旗号掠夺文物。而2012年的中非“黄岩岛争端”,事件诱因就有菲律宾考古船擅自进入我黄岩岛泻湖“文物勘探”。
渔民还是水鬼?
一夜暴富的诱惑
外国人的盗宝行径直接刺激了国内文物贩子,当他们在南海大捞特捞的同时,中国东南沿海的盗捞活动也开始萌芽,并愈演愈烈。
“南海里的文物多得很,每次出海总能从海底拽上些碎瓷片来,以前从没有人把它们当宝贝,因为这是沉船里的东西,捞出来了反还觉得有些晦气……可后来,这些碎瓷片就有人收购了,一麻袋就几十元钱。价钱越往后越贵,一些‘收瓷佬甚至在出海之前就上船下定金,怕我们把瓷片卖给了别人”,在今天的海南琼海潭门镇,稍微年长一些的渔民,都经历过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段“碎瓷变宝”的岁月。也是从那时开始,潭门镇渔港里多了些奇怪的船只——平常看不到它们撒网作业,与普通渔船相比,它们的行踪异常诡异:不仅不依渔汛行动,每次出海归来船只甲板上总堆着混着泥沙的碎瓷片,还有一些不起眼的瓷碗、瓷瓶。
各路文物贩子闻风而至——“在潭门镇,说外地口音的人,基本都是海瓷贩子”。如今的潭门镇早已成为一个“著名”的文物黑市。据当地渔民反映,近年来总有人到他们中间搜集海底捞回的瓷器,并且给出的价格还相当诱人。一些当地渔民也成为盗捞水下文物的“专业户”,凭此“发家致富”。据海南省文物部门调查,潭门镇专门从事盗掘活动的大型渔船有30至50艘之多。最严重时,有近百艘小艇同时在南海西沙海域盗掘水下文物,有些船主一年的收入就可以达数百万元。
2011年5月,海南省文物局会同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共同组织了一次南海(主要是西沙群岛)水下文物状况巡查,结果触目惊心——此次巡查的48处沉船遗存,无一例外全部被盗,其中一半以上遗存破坏程度超过50%。由于渔民只为求财而来,他们在沉船区扒拉耙筛,瓷器是到手了,但遗存中蕴藏的历史信息却被毁坏殆尽,而这往往也是最令文物工作者头痛的地方。
“以前渔民的盗捞还主要集中在浅礁盘,距离水面很近,可现在不少盗捞分子当起了‘水鬼,开始向深水沉船下手了”——巡查组工作人员口中的“水鬼”实际就是指装备了简单潜水设备的盗捞分子,他们的出现,无疑为南海文物保护增添了隐忧。“水鬼真是要钱不要命,几十米深的海水他们衔一根氧气管子就直直潜下去,巨大的水压,让很多水鬼的身体都出了问题。更可怕的是,一些没经验的水鬼捞到东西后过于兴奋,从海底一下游到水面,这时肺里的压强可比水面高得多啊,于是肺泡破裂,口里鲜血涌出像喷泉一样,人很快就没了”。
尽管危险重重,但近几年南海里的“水鬼”却越来越多。他们将文物打捞出来后,立即采取专船运送的方式,人货分离、异地上岸,文物基本上由买家直接运走,整个过程中间环节少,时间非常短。这些水鬼捞出的“深水瓷”,由于打捞时已经过选择,一般品相较好,价格也要高得多,早已成为国内文物黑市里的“硬通货”。
南海文物保护的“外患”与“内忧”
南海沉船文物的科学考古,完全是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开始的。1986年,英国人哈彻在阿姆斯特丹拍卖了数十万件南海沉船瓷器,国内舆论大哗,当年9月国家决定发展我们自己的水下考古事业——中国水下考古学研究中心挂牌成立;1987年,宋代沉船“南海一号”在广东阳江海域被发现,引发渔民盗抢,国家文物局一边组织力量对沉船进行抢救性保护,一边委托中国历史博物馆(今国家博物馆)与澳大利亚阿得莱德大学联合举办第一届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本届培训班学员日后都成为中国南海考古的骨干力量。
迄今为止,南海考古已不间断开展了25年,取得了很多重大成就,如“南海一号”的整体打捞出水、明代沉船“南澳一号”的发现与发掘等。然而,对于整个南海文物而言,这些成绩依然只是“九牛一毛”。
“渔民、文物贩子对南海文物的破坏是严重的,这点毋庸置疑,但它毕竟是我们的‘家务事,只要广泛宣传、加大打击力度,南海文物的盗捞风是可以刹住的。可很不妙的是,现在南海周边国家都喜欢插手水下考古,打着的旗号也冠冕堂皇,什么海洋水文勘测、地质调查、资源普查,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南海文物”,广东考古界的一位专家认为南海文物的“外患”要远大于“内忧”。他的观点也正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南海周边国家正式登记的已打捞出沉船的地点截至目前共有118处。其中以菲律宾最多,为41处,印度尼西亚27处,泰国23处,马来西亚17处,越南10处。虽说这些沉船的“登记发现地”大多在其近海,不在我国南海疆域内,但其中的真实性又有多少呢?
就在今年4月,位于南海中沙群岛黄岩岛附近海底的一艘明代沉船遭到菲律宾籍轮船的破坏。据目击的海南渔民介绍,当时有两艘2000多吨的菲律宾籍轮船在明代沉船遗址处轮番作业,进行盗掘和破坏。他们的行为其实有多重含义,一是为了盗捞文物,获取经济利益;另外就是蓄意破坏中国南海水下文化遗存,以销毁中国关于南海主权的历史证据。
自1974年中越海战,收复西沙后,我国曾于1975、1976年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西沙、中沙文物普查,这些海底文化遗存成为我国维护南海主权的重要法理依据。而那些在南海与我国有“主权争议”的国家,往往会对这些海底遗存采取“非常手段”,进行破坏。由此看来,南海文物保护已经超出了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权限,需要联合边防、海军、渔政等海上力量,齐抓共管,否则肯定是收效甚微。
南海文物保护依然前路漫漫、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