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危言

2012-04-29 20:53商宁
中国经济信息 2012年7期
关键词:宁高宁蒙牛生产队

商宁

中粮看似繁荣的全产业链背后,暗藏着许多不确定的风险和危机。

从疯狂并购、“全产业链”、悦活饮料到五谷道场,身处市场江湖的中粮集团近年来备受关注和议论。

作为食品企业,如果说偶尔发生一次食品安全事故是在所难免的话,但如果连续不断地考验公众的容忍度,那只能说明其背后的食品安全体系存在重大问题。如果再联想起蒙牛问题奶、中粮蜂蜜、大米等产品相继被曝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就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中粮所宣称的“全产业链”体系。

看上去很美

2009年,中粮一下铺开了小麦、玉米、油脂油料、稻米、大麦、糖和番茄、饲料、肉食八条产业链,自此“全产业链”一直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当“卖粮难”成为历史时,粮食已经和石油、煤炭相似,成为一种资源型的行业。从这个角度说,立足贸易根基,向上游挺进,通过“圈地运动”有效控制粮油资源,这是“全产业链”的真正战略价值所在。为此,中粮在天津、郑州、成都等地发起圈地运动,建了一批项目园区,从产业布局上,这些举措具有战略价值。另一方面,中粮借力“全产业链”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营销概念,通俗易懂,可圈可点。

为了实现“全产业链”,中粮集团开始了疯狂并购,其中并购蒙牛案似“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业内轩然大波。遥想当年中粮并购蒙牛时,中粮董事长宁高宁对牛根生表示,“其他我可以不管,但食品安全一定要管”。余音未了,蒙牛却像个扶不起的“阿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点也不给新东家中粮留有回旋余地。据不完全统计,自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后,蒙牛大小食品安全事故近10起。

在当时很多人看来,中粮入主蒙牛有点意外,但实际上,中粮一直想寻求以粮油为主的植物产业跨越到动物产业的路径。在中粮看来,蒙牛是一家资质优异、资产优良、资本雄厚的企业,完全能够承载起中粮乳业的扩张之路,使得中粮的全产业链看起来更完善。

可谁知,不断曝出的食品安全事件,让蒙牛成为中粮全产业链建设的最大累赘。

应该承认,自从宁高宁“空降”中粮后,中粮在企业转型和发展上确实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特别是中粮“全产业链”理念的提出,让中国企业仿佛一夜之间找到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万能钥匙。

中粮在终端产品的表现上并没有占到任何优势。比如中粮的福临门食用油,市场份额只有16%左右,比益海旗下的金龙鱼超过40%的市场份额逊色很多,这还不包括益海旗下的胡姬花等品牌,甚至还不如山东鲁花28%的市场份额。

“中粮的全产业链只不过是以资本来撬动不同的产业。”东方艾格分析师马文峰说。

虽然中粮“体量”越来越大,但这并没有让中粮成为一头“老虎”或者“狮子”,充其量也仅仅是一头“大象”而已。

身处内忧外患

中粮的“全产业链”更像是资本博弈,这样带来的最直接后果是中粮的资本负债率一再突破红线。资料显示,2008年至2011年3月末,中粮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8.67%、59.97%、66.02%和65.96%,超过了宁高宁此前提出的60%的警戒线水平。

负债率的一再提高还仅仅是冰山之一角,中粮需要真正面对的麻烦将接踵而至。具体来说,中粮的麻烦主要来自于内忧外患。

内忧:自宁高宁入主中粮以来,中粮先后两次进行了集团组织系统的变革。2007年1月,中粮集团又按照商业逻辑,将集团34个业务单元调整成9大板块,集团仅负责总体战略、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决策,其余经营管理等具体工作均由业务主体自行决定。

板块化最直接的后果,正如历史上分封诸侯一样,各个板块之间便存在巨大的竞争和内耗。比如,白糖与淀粉糖都是食品甜味剂,具有较强的替代性,在目标客户群上有很大的协同性,然而在管理上两种产品却归属不同的上市公司及事业部——甜菜糖业务归属于中粮屯河旗下的糖业事业部,淀粉糖业务归属于中国粮油旗下的生物化工事业部,各自为政,集而不团;蒙牛拒绝中粮包装也是为自身小利益考虑等等。

一位中粮内部人士曾这样评价:9个业务板块在为集团带来行业地位和企业声誉显著提升的同时,也给集团带来了总体战略不清晰、板块争夺集团资源配置、各业务间逻辑不清、协同不力,形不成有机整体的矛盾。

外患:中粮面临的形势越来越紧张。包括美国的四大粮商在内的竞争对手,让中粮的扩张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全球市场,都面临强大压力。此外,高盛等国际资本,一直马不停蹄地在中国农业产业链进行精心布局,比如养猪业,高盛一方面积极进入到上游的养殖业,另一方面积极对中国最大的两家肉类加工厂雨润和双汇进行股权投资,图谋整个产业链的布局。

而事实上,国际资本的野心远不止于此,这些资本最大的优势在于一手控制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比如大豆、玉米等价格,一手控制中国生猪养殖、加工等龙头企业,从中获取利润。可以说,这些国际资本才是真正的全产业链投资。

与世界级企业的距离

在2010年“世界500强”榜单中,中粮以260亿美元的销售规模排名第312位,从而连续16年进入该榜单。然而什么是真正的世界级企业?除了销售收入以外,还应该具备以下三个要素:工厂布局是全球化的,客户分布是全球化的,员工也是国际化的。无疑,按照这种标准,中粮只能算是盘踞中国市场的“地头蛇”,算不上国际级的“强龙”。

中粮的“从田间到餐桌”其实是一种“合纵”,却缺少“连横”。要实现真正的“全产业链”,就需要着力于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着力于在源头上对食品安全的管理。

蒙牛在食品安全方面接连出现问题,已经不单是蒙牛的问题,势必将会对中粮的全产业链架构产生极大的不利因素。因此,中粮对蒙牛的改造才刚刚开始,但这注定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即便是中粮的“全产业链”多么完美,即便是中粮有多么雄厚的资本基础,即便是国家政策一再向中粮倾斜,但如果中粮不解决其自身内部的管理问题,不能很好地应对外部的威胁,“中粮帝国”面临的内外交困的局面将会愈发增强,那么,中粮的“全产业链”只是一幅看上去很美的画而已。

猜你喜欢
宁高宁蒙牛生产队
宁高宁出席金砖国家农村发展和减贫研讨会
浅析生产队政治夜校对农民的影响
蒙牛和娃哈哈大战新零售
生产队的那些日子
孙伊萍,新蒙牛的“空降”总裁
蒙牛获中国乳协四项大奖表彰
蒙牛有个关工委
生产队里开大会
宁高宁:中粮当家人变身牵牛郎
宁高宁:摇身一变牵牛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