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桂香
聋生因存在不同程度的生理缺陷,所以接受外界信息的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在他们身上都存在以下几种特征:感知能力差,感知速度慢,范围狭窄,内容贫乏,想象力不丰富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他们自评自查的能力和养成自评自查的习惯至关重要。一个人如果不能客观地评价某人某事,就不能精密准确地检查自己或别人提出的观点和结论,那么,我们应如何培养聋生自我检查、自我评价的能力?
1教给聋生审题方法,培养自查自评能力
在数学结果的反馈中,经常发现学生由于审题不准而造成错误。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教给学生审题方法,做到五看:一看已知条件;二看所求问题;三看重点字词句;四看单位;五看括号里的提示或要求。看过后要想,比如看到“多”要想到哪个数多,哪个数少;看到“倍”要想到哪个是一倍数,哪个是几倍数;看到“分率”就要找出单位“1”等等。这样通过读、看、想,把题目真正弄清楚了,聋生就能查出错误,分析错误,纠正错误,得出正确结论。比如:一块长方体木料长80厘米,宽和高都是40厘米,加工后长减少了20厘米,宽和高都减少到30厘米,这块木料的体积比原来减少了多少立方厘米?聋生计算加工后长方体体积时,宽和高都用(40~30)厘米。通过认真审题,注意了“减少了”和“减少到”的区别,就会知道解题错误所在。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严密性,一字之差,结果之异。因此,解题前一定要让学生认真审题,解题后还要对照题目反复检查列式是否正确,以便自我评析和订正。
2克服思维定势,进行自查自评
思维定势是指由于先前的思维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使人以比较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对于解决同一类型的题目有它积极的一面,对新的题型就会在学生脑中产生消极的作用,阻碍学生解题思路的拓宽;抑制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造成聋生解题的错误。因此,必须加强对比性的题组练习,克服思维定势的干扰,提高聋生具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1)小华体重84斤,小青比小华重1/6,小青体重多少斤?
(2)小华体重84斤,比小青重1/6,小青体重多少斤?
这组题目从字面上看似乎很相似,他们的第一个条件相同,问题相同,但是第二个条件不同。因此,第(2)题的解法往往会受第(1)题解题思路的消极影响而误解为:84×(1-1/6)。聋生往往认为:“小华体重84斤,比小青重1/6,则小青比小华轻1/6”,所以把84×(1-1/6),自以为解出小青的体重。这时,老师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第(1)题是把小华体重看做单位“1”的量,是已知数,用乘法;第(2)题是把小青的体重看做单位“1”的量,是未知数,用除法。实际上并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我在教学中,出示了如下题组。
(1)小华体重84斤,比小青重14斤,小青体重多少斤?
(2)小华体重84斤,小青比小华轻14斤,小青体重多少斤?
(3)小华体重84斤,小青体重70斤,小华比小青重几分之几?
(4)小华体重84斤,小青体重70斤,小青比小华轻几分之几?
通过以上题组对比联系,使聋生明确:“甲数比乙数多14”可以改为“乙数比甲数少14”,但“甲数比乙数多1/6”就不能说“乙数比甲数少1/6”,原因就是前者是乙数作为单位“1”,后者是以甲数作为单位“1”。单位“1”变了,倍数关系也就变了,这才是聋生因思维定势造成解题列式错误的症结所在。
克服思维定势:第一,一定要找出问题症结,即发源点的定势位差;第二,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病因分析(加强题组对比练习);第三,要回归到正确结论,帮助聋生总结出带规律性的知识。这才是真正从学法上提高自查自评能力的有效方法。
3鼓励自我反馈,强化自查自评
由于聋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还不成熟,他们往往忽视自己内部心理活动,对自己思维的破绽不加注意。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引导聋生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反馈。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引导。
第一,当学生回答问题之后,追问“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等问题,让聋生讲出思维的过程,并要求学生自己作出评价。如:在教学倒数时,有一个聋生回答说:“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这时我不评价,而是追问“为什么?”这位聋生告诉我:“因为假分数的分子都大于分母,所以它们的倒数都小于1。”接着追问:“假分数的分子都大于分母吗?”这位聋生顿时醒悟了,“我回答不完整,应该是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或等于1。”这样通过反馈纠正了错误。
第二,在处理聋生作业时,我对聋生做错的题目不加批注,而是把作业本发下去,告诉他们:“没有批的题目,请你们自己批,如果你认为正确的,说明理由。如果认为错误的,说明错在哪?为什么?并订正。”这样聋生在检查作业时,就会努力反馈自己解题的思维过程,并作出评价,坚持正确的,改正错误的。
通过各种形式的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聋生对数学的严密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教学中不断强化训练,使聋生在答题时养成的自查自评的习惯,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尤信义.自评能力的尝试 培养学生自查.
[2] 福建教育,1994(6).